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服饰文化习俗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这句话把服饰与文化的关系说得十分透彻。服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又是反映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精神文明的内涵。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通过陕北服饰不仅可以看出其蕴含的文化的、民俗的信息,还可以透过表象,探究其背后的经济条件及人文素养等信息。陕北是黄河流域颇具代表性的一片土地,这里人们的服饰及演变过程极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一、传统服饰

【羊肚子手巾】

羊肚子(yáng dǔ zi)手巾,是陕北男子绑在头部的白色毛巾,方式是裹住后脑勺往前在额头处打结。

陕北人把衣服统称“衣裳”。古代通常把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连称为“衣裳”。《释名·释衣》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由此可知,陕北人口中的“衣裳”一词自古有之,且延续至今。

提起陕北人的衣着特色,人们映进脑海的第一画面便是头戴白羊肚毛巾的陕北汉子形象。加上近几年媒体上各种选秀节目中涌现出陕北选手身着“地方服装”参加比赛的情景,演员纯粹是为了强调地域身份,唱着“白羊肚子手巾头上蒙,红布裤带吊缨缨”的信天游,但却使“白羊肚子手巾头上戴”的形象日益固化。陕北人头缠白毛巾这种传统着装,其实源自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是由汉民族与匈奴、党项等游牧民族服饰交融演化而来。据《列子·汤问》记载:“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这里的“北国之人”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鞨巾而裘”是说“包着头帕,穿着光板皮袄”。头扎白巾、身穿白板羊皮袄,正是一副典型的陕北人装束。汉代扬雄《方言》云:“鞨巾,俗人帕头是也;帕头,缲头也。”“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缲头。”扬雄这里明确指出包头帕的衣饰流行于黄河以北赵魏之间,包括陕北在内的广大地区,可见,陕北人头上的白羊肚手巾是由“北国之人”的鞨巾演变而来。陕北自古为白狄之地,而白狄崇尚白色,以白色作为圣洁的象征,这种尚白的习俗深深地融入陕北人的生活之中,支配他们的心理达几千年之久。

陕北早晚温差较大,当地人认为头是人体最怕凉的地方,俗语说“头不凉,体无恙”,所以,头裹手巾,是人们保护身体的必要举措,手巾是陕北人御寒、遮阳、防尘的必备品。干完一天农活,或者收工回家的路上,腰酸背乏,路过小河溪流时,羊肚子手巾又成了洗脸擦身用的毛巾,一物多用,实在奇妙。如此看来,陕北人随身携带的那条白羊肚子手巾是具有多重功能的,是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举,是智慧的结晶。

陕北民歌中经常提到羊肚子手巾,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四妹子和我没个完,来年娶你过家门,热热闹闹把喜事办。”这种毛巾以前花色比较少,只是两个侧边上面有三条装饰的蓝色花纹,所以是“三道道蓝”。如陕北民歌《神仙挡不住人想人》中的唱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那就招一招手”。

现在有关“白羊肚毛巾”的家喻户晓离不开电视、网络等电影与戏剧艺术手段渲染的陕北人形象,艺人们也刻意把自己包装成地方特色突出的陕北农民想象,有很高的辨识度,陕北男性艺人的清一色着装均是扎着白羊肚头巾、身着羊毛坎肩的标志性服饰。

【羊皮袄】

陕北的冬季寒冷又漫长,陕北高原是农牧兼有的地域,每一户陕北人家里都会有一件或者几件抵御严寒的老山羊或者老绵羊皮袄。陕北人喜欢随性,不喜欢在羊皮袄外面褟上面子,而是就那么光板穿着,一直穿到烂,也只有这种光板皮袄才被称作老羊皮皮袄。20世纪70年代兴起穿有面子的皮大氅,用羊皮做里,布料做面,制成裘衣,风行一时。

陕北人穿皮袄有着悠久的历史。乾隆《府谷县志》载:“多服无布面皮裘,不甚饮茶,尚黄软米、羊肉。”靖边白于山区有民谣:“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走路靠驴子。”陕北人用羊皮做衣服是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老羊皮皮袄是陕北人的一件宝,无论风雪多大,穿着老羊皮皮袄都会感到身体被一股暖暖的热气拥裹,到了晚上,老羊皮皮袄又变成了无比暖和、无与伦比的“铺盖”。清朝光绪时期翰林院大学士王培棻曾到陕北考察,并作“考察报告”《七笔勾》,从山川地貌到衣食住行把陕北说得一无是处,很多陕北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但不得不承认《七笔勾》中描述了大量的事实,其中写道:“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可丢。”皮袄在陕北有“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之说,民间流传“有钱人穿呢子,没钱人穿皮子”,民歌中有“山羊皮袄苫尻子,有什么心事唱曲子”之唱词。

皮袄,有老山羊皮袄也有老绵羊皮袍,有长皮袄也有短皮袄。长皮袄叫大氅,短的叫半大氅。还有用羊毛编织的帽子、腰带、袜子、背心,等等。这类衣服看起来很土,说起来皮袄皮裤等皮制品却是人类与猿猴相揖别以后,裹在身体上的第一件衣服,人类裹着兽皮,跋涉了难以叙说的艰险岁月,才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没有深加工的皮袄也算是中华服饰文化史的发端。

【装裤】

装(zhuàng)裤,又叫壮裤,指棉裤。如:羊毛装裤到底穿上轻巧。“装裤”一词来自古语。文献中早有有关记载,《归义军节度留后使》记载:“紫绵绫旋裥袄子壹领,细牒装裤壹腰,皂皮鞋壹两并细牒袜。”九世纪中期的《沙州僧崇恩析产遗嘱》记载:“崇恩亡后衣服,白绫袜壹量,浴衣一,长绢裤壹,赤黄绵壮裤壹腰……”陕北地区,冬季穿的衣服,表里之间絮有棉絮或羊毛填充物,故名之“装”。“装”在此用作动词,读去声,与“壮”音同。陕北地区冬季寒冷,人们多着臃肿棉裤过冬,棉裤显得人胖又壮,所以大家口传也一直认为是“壮裤”。

【大裆裤】

大裆裤,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裤裆很宽的裤子。陕北人生活在布满山沟的黄土高原上,天天不是爬山就是下沟,要做出许多双腿跨度比较大的动作,裤裆太窄不便于行动,自然就有了大裆裤。在穿裤子时,由于裤腰太宽,难免要在裤裆处大大地打个折,这样穿着大裆棉裤与长襟袄的人们身上的线条就不那么挺直美观了。但是,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条件去讲究美观,更重要的是实用。

【肚兜】

肚兜是陕北传统的贴身服饰,形状像是背心,前襟上方用布带子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可以系于腰间。肚兜上绣有五颜六色的图案。小孩子的一般绣虎头像或者五毒像,新婚夫妇一般绣鸳鸯戏水、蛇盘兔等,象征夫妻恩爱。

【对门门】【长襟襟】

“对门门”指旧时陕北男子穿的低领对襟式上衣,“长襟襟”指旧时陕北女人穿的低领偏襟式上衣。

受陕北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很长一段时期内,陕北服饰都是以家做为主。农民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出老布、土布,再自己染成黑、蓝、灰等单一的颜色。男士上衣一律是比较省布料的“对门门”式子,即低领对襟式,女人上衣是低领偏襟式的,即“长襟襟”,纽扣统一是用布做的“核桃疙瘩”,男女均穿大裆裤。由于经济落后,物质贫乏,陕北人冬天的棉衣,到了春天把里面的棉套子一抽,就变成了两层的“夹袄”,到了夏天,再把夹袄拆开,就变成了两件单衣。陕北女人像魔术师一样,把一件衣服变成一年四季的穿着,维持着一家人艰难困苦的日常。在艰苦年代,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很简单,俗语说“不凸皮露肉”就行了。

陕北石峁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陕北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当时的衣着是草兽皮。宋元之前,陕北地区是汉族与匈奴、党项、回纥、羯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属于牧区,这时的服饰以皮、绒、毛制品为主要原料。后来有了麻的种植、蚕的养殖,才发明了纺织,出现了丝绸麻棉,人们的衣服从款式到材料才越来越进步。

二、鞋袜类

【毛底鞋】

千层底在陕北又叫毛底鞋,说是千层底,其实是一种夸张的称呼,其实也就是三五层。是陕北妇女用平时攒下来的旧碎布零头小片作为铺层,用糨糊在案板上粘成厚厚的一大片,晒干后揭下来,就是“袼褙”。找来大小合适的鞋样或者干脆比照着鞋底,剪下六七层袼褙,整齐地摞在一起,把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两底蒙上结实的白布,用白布条沿上白边,一个千层底的雏形就算做成了,剩下的就是一针一线地纳鞋底了。有时候也会省去沿白边的步骤,直接把袼褙摞起来,用剪刀剪齐就可纳了,做好后,需要用剪刀修剪边缘,剪成一种又毛又齐的毛边,所以又叫“毛底鞋”,因为做好后鞋底一周有一圈看起来毛毛的线头。做毛底鞋,鞋底是关键,鞋底做好后一只鞋一半多的工程就可以说是完工了,剩下的就是制作鞋面和绱鞋。

做鞋是陕北婆姨们的巧拙标志之一。陕北女子从十几岁就开始学做布鞋了。以往的陕北,女子要在出嫁前送给未婚夫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俗语称“稳跟鞋”,意思是穿了稳跟鞋,亲事就十拿九稳地定下了,送鞋一方面是表达情意,另外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千层底布鞋既是陕北人民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智慧结晶,它繁杂的工序又涵盖了陕北妇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家纺类

【铺盖】

陕北人把包括被子、褥子、床单、枕巾、枕头等的床上用品统一称为“铺盖”,这种命名方式简单、直接、全面、明了。身下有了铺的,身上有了盖的,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作为特殊“铺盖”之一的是陕北人炕上铺的毡。陕北人喜欢铺毡,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温功能。铺了毛毡的土炕冬天暖和夏天又不会觉得土炕太凉。二是防滑功能。陕北窑洞的大炕上都铺着用芦苇或者高粱秆皮皮编成的炕席,直接铺褥子会打滑,铺上毡后摩擦力明显增大。三是毛毡弹性好,铺在炕上会让人觉得炕不太硬,相当于现在的床垫一样。铺毡是一般人家的设施,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还要在铺盖上加一块羊皮褥子或者狗皮褥子。羊皮褥子较为普遍,是把两张熟好的山羊皮用针缝成一大块,孝顺父母的儿女们总是在过节或者父母过寿时,送上一张令人羡慕的羊皮大褥子来孝敬自己的双亲。

【三五毡】

三五毡,即长五尺宽三尺的羊毛毡。陕北人用羊毛毡铺炕,大多数情况下把整炕铺完需要三条“三五毡”。也有的家庭根据炕的大小不同使用“四六毡”或者“二五毡”。

陕北,秦汉时期为上郡之地,“畜牧为天下饶”,所以陕北人几乎家家炕上都铺着羊毛毡。羊毛毡又分为沙毡、绵毡、灰毡,其中沙毡的原料是山羊毛,由于毛质较硬,手感较为粗糙;绵毡的原料是绵羊毛,颜色为纯白色,较为柔软细腻。灰毡是杂毛毡。毡匠会在毡面上添加简单图案用以点缀,“红双喜”为最常见的吉祥图案。后来羊毛毡发展成了羊毛毯,陕北的羊毛毯美观、实用,很为人称道。加上色彩艳丽,图案美观,用手工精心编织而成,一块毛毯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作为实用的衣饰,首先是为了保护身体,御寒保暖,以及方便劳作而制。陕北地区服饰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区域各个时期的物质、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的某些特点。 WUD/fyQSr+TpjLUvnLdzTttxOVSlN/nU0PNGW+gRrzVpEnAe3r4ZtcxXHaT7T3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