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拉班舞谱符号与动作基本性质

拉班舞谱符号是舞蹈记谱员手中的动作形象,是编导、舞者心中和眼里的舞蹈形象,使用舞谱符号舞蹈创造动作如同作曲家创作音乐一样平常。在音乐家心中,乐谱是唤醒他们情感的种子,借助七个音阶构成音乐旋律,抒发自身的情感,构成音乐艺术。在舞蹈的世界里,动作是构成舞蹈形象的核心基础,没有了动作便没有了形,舞蹈就会成为艺术家的心中之竹,只可意会,而人无法通过形获得真实的感知,便会倒退至原始时期岩崖石壁画中的虚幻形象,更是无法触及,而对于具体的动作像出自哑剧、叙事芭蕾中的舞蹈动作固然都将受到影响。

1928 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只有一种方法得以保存——舞蹈视像,许多中外舞蹈家都曾成为舞蹈视像里的主角。然而,实践舞蹈视像的要求是不低的,而且舞蹈仅仅通过照片、舞蹈视像片段也无法真实、完整地再现舞蹈作品,毕竟有相当一部分舞蹈视像已经遗失或损坏。

在西方,一项促进动作舞谱研究并对其动作符号进行改进的研究工作在20 世纪末时再一次出现。这项严谨的工作最先是在拉班创建动作符号用于记谱的时候,为了便于舞蹈编导、舞者和拉班舞谱读者能够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将动作舞谱转换为动作,将空间和谐从读谱中去掉了,而后单独建立了“动作力效”表明空间和谐的概念与含义,这也说明了他对描述动作元素的具体形式以及他个人的舞蹈实践经验在拉班舞谱体系中的可行性。发明用舞蹈人物简笔画来体现舞蹈形象的沃特·保罗·米兹利茨(Walter Paul mizlitz)说,舞者和芭蕾舞大师都应能使用舞谱来记录舞蹈动作,从中会令他们发现,创造舞谱动作较之记下一个具有方向、时空间要素的舞蹈动作更为容易;舞者的动作在舞谱中才能被捕捉到,因为在舞蹈表演中这些动作是自由的,但在舞谱中它们能显现出具体的动作特征;在舞者试图用这种办法理解这些动作的同时,动作概念也从中被认识。动作概念在舞谱中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舞蹈视像。这说明舞蹈形象来源于对舞蹈动作概念的认知,它所包含的时间、空间、方向等构成动作的因素也表明舞蹈形象的动态样貌。

一些问题在拉班舞谱诞生之后有所改变,西方已经掌握了拉班舞谱的记谱员、舞团编导、舞者,从早期所记录下的舞蹈作品舞谱中,将一些芭蕾舞作品、现代舞作品进行复排,使其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即便如诺维尔在他的第十三封信里贬斥舞谱的功效时说,优秀的音乐家可以在两小时里唱出两百小节,而一个优秀舞谱学家两小时内也读不出两百拍的舞蹈。 如今,我们通过拉班舞谱不仅将芭蕾舞技术中的Sissonne, Assemble, Frappe, Jete,Jump, Leap等动作掌握,还对拉脱维亚民族民间舞作品“库卡斯·德里科斯:生活在荞麦场的猪”(Cūkas Drikos: Pig in a Buckwheat Field)、中国安徽花鼓灯中的巾与扇的舞蹈动律以及韩国的《太平舞》进行读谱实践,成功地还原了上述舞蹈的动作形象与动作风格,甚至使用拉班舞谱将尼金斯基的成名作《牧神午后》进行了复排。尤为重要的是,在彭松的引导下,我国相关人员通过使用拉班舞谱所记下的周代“六代舞”(六大舞、六小舞)等祭祀舞蹈的舞谱,实现了这类舞蹈的复排,并于 2017 年 7 月在中国拉班舞谱研究中心举行的国际拉班舞谱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演出。

舞谱实践使动作符号具有更加具体和真实的动作性质。舞蹈编导和舞者在进行舞蹈创作和动作训练的过程中,都会直接接触到舞蹈动作。动作影响形象的塑造,形象决定动作的性质,在舞蹈艺术里,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三种性质:重力、时间概念以及空间概念。当物理学家根据天体移动制定宇宙永恒定律的时候,从中已发现宇宙天体这类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重力效应,才使行星、陨石等宇宙物体能够向着特定的轨迹发生移动。重力在舞蹈中又表现为牵引力,芭蕾舞的动作是反向牵引走向天空,现代舞的动作是正向牵引靠近大地,中国本土舞蹈大多数居于正反牵引之间,表现出“中和”的一种动作特质。拉班在拉班舞谱中设计出向心和离心的动作运动符号将这种古老的宇宙理论付诸实践,较之德尔萨特提出的向心、中心和离心的概念,可以说是对其的深入与扩展,也可以被看作是舞蹈领域新发明的一种动作运动方式。依据德尔萨特的动作表情体系,其强调的是动作之所以具有表情(情感)是因为受到心灵(精神)的影响,好比“巫”之所以要跳巫舞,是通过自己的动作唤起精神与心灵而感化神灵将至,达到宗教祭祀的目的。动作表情来自身体的核心:以心灵为引导开始的舞蹈动作能够使情感抒发出来,使舞蹈动作得以外扩和延伸。人体的中心是心灵的位置所在,向心和离心分别是靠近中心和远离中心,感到兴奋与愉悦的情绪则动作离心,感到沮丧与悲伤则动作向心,所以我们的舞蹈动作里表现出不同的舞蹈形象和情感。拉班正是洞察到这一点,在舞谱中进一步创造出了向心和离心的动作及运动轨迹,以此来说明动作在重力和引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几种不同的动作性质——自转、旋转;上升、下降;扩大与缩小。它们用动作符号描述依次是: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关于舞蹈动作的条件,这些动作符号可分别用在表示拉班舞谱中不同身体部位的动作与舞台调度图中。

图 8 支撑脚上步跳跃动作舞谱

重力作用使我们充分意识到人体的轻、重,起跳、落下等舞蹈动作是如何来的,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可以使我们在跳起来后能够直接回到地面,而不是摔倒在地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试图说明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用肌体控制我们的身体,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在训练有素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又干净的动作表达情感,而不会产生歧义或多义。拉班舞谱中的动作符号印证了这一点。我们根据跳跃动作来体会跳起—落地这一完整的动作时,我们的双脚或单脚是如何落地的,腿在落地的那一瞬间是直立着还是弯曲着,而下一个紧接的脚下动作又是如何与之前一个落地的动作相衔接,这不仅仅是时间节奏上的问题,还关系到人的身体本身如何进行运动的问题,说明它与解剖学有一定关系。(见图 8)

拉班舞谱的跳跃谱也直接反映出这一问题。图 8 所分析的动作是,在舞谱的支撑栏这里,出现了支撑脚以外的空白区,说明此时舞者的整个身体处于半空中,之后出现的一只支撑脚的符号用来指代是右脚或左脚单脚落地,以此作为跳跃动作在准备换脚起跳之前的衔接动作,完成三次跳跃后双脚同时屈膝落地,说明动作已完成。要注意到跳跃动作中的两点,一是开始起跳的动作是从左脚上一步后开始的起跳,落地动作是右脚向前上步后起跳;二是最后一次回到左脚前迈步起跳后双脚屈膝落地停住,屈膝动作能够对跳跃动作的落地起到缓冲作用,以防止膝盖和脚腕损伤。通过这一例说明,拉班舞谱使我们在读谱和记谱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实践,还引导我们深入了解我们身体运动的方法和规律,对舞蹈创作中关于动作的编创有所启发。

动作中的时间概念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在整个人生中不是静止也绝非永恒。动作允许我们在当下感受过去、现在,或许还能通过行为动作的方式洞察未来。对于舞者来讲,这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的更迭,使舞蹈的形态也在不断地随着人类社会这一主体环境发生着改变。最早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指出,相对论的核心是“空间与时间”。而在相对论出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时间与空间是各自独立的,二者毫无关联。然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他将时空看作是一个整体,并以此作为“四维时空”概念的中心,而四维空间可以有自己的参照系。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其动作与其时间(节奏)及空间(维度)同时在进行,可知舞者运动中的身体本身必然是具有物理性的,舞者及舞者自身的舞蹈动作共同组成四维空间中的那一个“1”,即整体。拉班舞谱谱表设定出基本的动程线并划出动作节拍与小节数(见图 9),使动作在规定的节奏内和节拍上整体进行,表明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参照系,进一步说明舞者在表演舞蹈作品中某一具体人物形象的同时,其自身动作时长是依据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真实刻画以此符合舞蹈作品的需要。最先感受到这种动作中时间概念的便是编导,紧接着是观众。以舞谱记录的跳跃动作为例,在一拍内完成一次跳跃是小的跳跃动作,需要通过一定的肌肉爆发力来体现出速度快、反应灵敏的动作质感。其将一拍一跳的动作符号改成两拍跳一次,即位于舞谱支撑栏里的前中动作符号加长到一拍半,所空出的半拍说明舞者身体在空中停留的时长。中跳对舞者的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尤其是在充分准备好起跳后的一瞬间,全身肌肉需要控制住以占满舞者身体位于空中的半拍,那么舞者在空中所停留的时间随之加长、空间也随之增大(图 9),赋予动作本身的舞台表现力也更强,体现出更强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舞蹈动作的张力。小跳动作刻画出灵巧、敏捷,具有柔美或体现神圣与美好气息的舞蹈形象;中跳动作刻画出强悍、勇猛,具有勇敢、正义和浩然大气的舞蹈形象。总之,不论是小跳还是中跳,都需要注意到跳跃结束时落地的最后一拍是对跳跃动作的缓冲,更是对舞者身体的保护,这是学习拉班舞谱时更为重要的知识。

图 9 拉班舞谱4/4 拍动作小节

动作的时间概念说明了舞者的动作不是均衡的,拉班舞谱中的动作符号印证了这一点。描述芭蕾舞足尖上的小碎步,每一个拉班动作符号都记录成短小的前高位的几何图形,而使用拉班舞谱描述Arabesque这一芭蕾舞姿时,是拉长了的手臂和脚的动作符号体现动作姿态的节奏与动作控制,表明舞者也必须这么照做来体会肌肉动作的重力与时空间状态。(见图 10)根据相对论理论,时间会受到动作状态即空间要素{x, y, z}的影响,拉班将x, y,z分别引申为表示动作在平面、立面与三维的空间关系,每一个动作都在三个面中得以形成, x指代平面中出现的动作、 y指代立面中出现的动作、 z指代矢状面中出现的动作,由此我们看到的人体动作都是处于三维的,所以空间概念也成为决定舞蹈动作的基本性质之一。阿拉贝斯克舞姿是典型的处于三维时空中的舞蹈动作。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闵氏空间理论,阐述了两个相同的类型在时间t相同的情况下,会导致它们各自的动作发生重合,这也说明,舞蹈动作在同等物理时间状态下,即使观者不是同一个人,他们对舞蹈动作的感知仍然是同步的,反之则不同步而形成如洛伦兹变换中观者所感受到的与舞者自身完成的动作形成平行的趋势。动作本身没有受到主体即舞者的影响,而是由于客体即观者的客观时间不同而形成变化。这种变化所形成的原因,能够成为支撑双人舞技法实践中“卡龙”编创技巧并理解它的理论依据。

图 10 Arabesque舞姿

爱因斯坦并没有接触过拉班舞谱。但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代科学家们选择在纸面上表述时间的方式与在拉班舞谱中直接处理动作时间的手段是一致的。1980 年前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展示出一个名为“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研究在非物理专业术语的条件下,爱因斯坦如何去看这个世界以及有关于他的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物理理论。拉班舞谱的时空间概念或许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行说明。很明显,拉班舞谱是以舞蹈时空动作作为人体动作的整体形态,构建舞蹈形象的主体,所以在拉班舞谱当中,从舞谱描述的第一个舞蹈准备动作开始,一系列的动作符号所使用的基本长度体现出了时间/空间的概念,这成为拉班舞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们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围绕太阳转动的地球的轨迹,并将这条宇宙天体运动的轨迹加以延伸,以指明物质运动的轨迹呈螺旋状(空间)往上的时候,时间同时存在。由此可知,芭蕾舞者在做像rond de jambe这样的古典芭蕾动作技术时,形同于某一物体正在做着圈状轨迹的时空运动。对于舞蹈艺术本身的动作性质和动作实践规律来讲,这是一种以动作描述的时间概念作为探索舞蹈动作语言的方法。一位研究拉班舞谱的学者,也必然会结合由舞者做出的空中动作探索当人体处于空中时,动作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如何呈现的。

经研究表明,舞蹈动作实践的目的是创造出一种有形之型,这种被我们称之为典型之“型”的舞蹈形象是经过身体本身的肌肉运动表现出在半空中的一个瞬间悬停的舞蹈动作,比如,中跳。基于物理运动理论来理解舞蹈动作,是因为通过肢体运动展示出一个空间的维度而使舞蹈动作能够不断地出现,比如,人体的移动,是动作进入空间得以产生移动的动态过程。拉班的学生芭特妮芙在 1944 年成为美国舞谱局客座舞谱编辑时,她和她的搭档萨克斯选择了关注芭蕾舞中女舞者所表演的一个绕圆的手臂动作,以及一个伴随性的步伐来描述动作质感的变化(见图 11),证实了这些动作具有悬浮、抑制、弯曲的特点,并且以一种强有力的动作冲动渗透着最终呈现为一个柔和且富有张力的动作姿态——这是芭蕾舞中常常见到的两个动作舞姿。每一组动作都旨在通过手臂在圆的轨迹上环动表现出舞蹈形象的内在情感。手臂绕圆的动作,流畅于动作时间之中且带有空间质感的动作,像极了《天鹅湖》和《天鹅之死》两部舞蹈作品中女主角的情感动作。可见拉班舞谱符号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赋予了动作以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基本形态性质,这也决定着舞蹈创作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性质实现舞蹈形象塑造与相应舞蹈动作的编创。

图 11 结合脚部与手臂动作的芭蕾舞姿(美国舞谱局提供) Y4L3rXvTGrl3PcD5vS5B4s3kAxnanFJ4eBak+7KVVKgt/tj33VEFgkhmZTJdGe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