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黄冈,自古以来就是人文鼎盛之地。时空流转之间,苏东坡、李时珍、毕昇、邢绣娘等历史人物在此相继登场,且留下了东坡赤壁、五祖寺等人文景观,孕育出了东坡文化、红色文化、医药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教育文化等多种本土文化形态,奠定了“鄂东文化”在荆楚文化和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在历史机遇与乡土生活的共同塑造下,地处雄峻大别山与滔滔长江水之间的“鄂东”生长出了令人艳羡的文化元素,为本土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2011 年至 2016 年,笔者任教于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其间,有机会亲身体验鄂东社会生活的本真状态,追寻鄂东人物的生命轨迹,鉴赏鄂东本土文学、戏曲作品,感受鄂东人文的浓郁氛围,探究鄂东文化起源及其流变发展的脉络。短短五载,虽未能窥见鄂东文化之全貌,却也为其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所折服。
正是在这五年之中,经过前期积累的鄂东本土影视产业进入高潮阶段,诞生了《全城高考》《铁血红安》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曾两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夺得“华表奖”“金鸡奖”等影视专业奖项。在此期间,地方政府、本土传媒机构以及文艺工作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愿,每一部电影、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对于黄冈人而言都是一个“大事件”,甚至因拍摄需要建起多处影视基地。对于曾经身处这一环境中的笔者而言,《全城高考》《铁血红安》在鄂东掀起的文化热潮至今记忆犹新。热潮的背后,潜藏着鄂东文化固有的自觉与自信,当然还有面对娱乐文化与大众文化冲击的焦虑。
在鄂东文艺家沈嘉达教授的带领下,笔者参与了多项本土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的相关课题,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此期间,研究团队先后出版论文集《鄂东影视文化论丛》(2015)、《荆楚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2016),并组建了地方高校智库“鄂东影视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这些学术层面的思考,几乎与鄂东本土影视生产和传播实践同步进行,表现出高校学者对地方文化现象的高度关注。对于本著作来说,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前奏亦是基础,整体内容框架与论证逻辑就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本著作是 2020 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鄂东影视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在此之前,笔者就先后主持了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湖北作家与影视传播研究”(2014)和“鄂东文化与黄冈本土影视创作及产业前景研究”(2018),以及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课题“影视传播与黄冈旅游文化形象建构”(2014)。这些有着清晰目标与对象的专题式探讨,为后期逻辑论证与观点呈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显示出鄂东影视文化研究的延续性和整体性。
对鄂东影视文化现象的系统性考察,是笔者在特定时代环境中对地域文化生存状况的主动关切。在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重大命题,关系到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其进化空间。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鄂东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需求尤为迫切,而以何种方式进行转化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选择影视艺术作为创造性转化的载体,显示出鄂东文化以全新面貌展示自我的强烈动机,也折射出地方政府及本土文艺工作者对地域文化资源的高度自信。
鄂东文化虽然地处一隅,但千年不息的传承与延续足以证明其生命力之顽强。在鄂东本土影视生产与传播实践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鄂东文化不断生长的强大动力,其中潜藏着民族文化拓展生存空间的普遍性问题。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作者力图从鄂东文化自身的生存需求出发,深入辨析其影视转化的动机与动力所在,将“黄冈出品”视为鄂东文化适应外在环境变迁的产物,而不是一种“应景之作”或“功利之举”。透过鄂东影视传播现象,建构起积极、主动的地域文化观念,是笔者研究的基本立场与论证起点。
从理论高度对鄂东影视文化现象进行系统阐释,于本土学者而言既是担当亦是使命。对于正处在调整期的鄂东影视产业来说,本著作的正式出版既是开先河之举,也有助于重新认识“黄冈出品”的价值与功能,进一步优化本土影视创作的策略。笔者同时希望,更多的学界与业界人士能够立足地域文化生存现状,就本土影视生产与传播模式达成高度共识,以产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鄂东大片”,借此推动鄂东文化不断融入现代消费场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聚焦于鄂东,但不局限于鄂东。以鄂东之一隅,透视中华文化在全新传播生态中的蜕变之路,是本著作论证与阐释的根本导向。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尽可能理性、客观地审视鄂东本土影视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文化的维度探究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为更多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切实可感的参照。
期待所著能够对地方影视艺术创作及文化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是以为序!
张才刚
2021 年 7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