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其实理论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理论当有春的活力,如“领异标新二月花”;须有秋的沉静,如“删繁就简三秋树”;还得有夏的开放,负势竞上,旺盛勃发;有冬的凝练,抖落名缰利锁,在冷板凳上耐得住寂寞。

学术随笔作为一种学术言说方式,可直击生活,规避冗长空泛、八股泛滥。比起板着面孔说话硬邦邦的高头大文来,学术随笔更能接生活地气,融学理、鉴识与意趣于一体。表达上可更为灵动,融入学术个性。所以学术随笔最得“四季”之形色,春的活力生动、夏的开放洒脱、秋的沉静干净、冬的凝练冷峻都可以有。古今很多方家,不写大体系的宏大理论,却写下无数影响很大的札记、笔记、随笔等,盖缘此罢。

十多年来,有幸在《深圳特区报》理论周刊“观澜”学术、专论等版面上发表了一些小文;收录入本书时,个别处按编辑要求稍有技术改动外,均为发表时原貌。文章从不同方面、不同侧面记录、分析、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程。从小文中略可“观澜”到社会发展的线索和一些重点。

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崧《观澜》诗说:“子曷观乎,维水有澜。其澜伊何,厥观实难。我观河江,其量弗殚。”生活的激浪总是澎湃向前,其量弗殚。今天无论是现实,还是理论,都进入了一个新境遇。理论、学术、思想如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摒弃假大空,遏止伪学道,才能掠时代之风云,得生活之青色,析世相之真义,也才谈得上根植于生活的泥土,保持理论应有的品质。


2021 年 11 月 9 日 +DCZ5rchWXusUAKmcGplOS12cmsLlL15mIcarXYt8E4Q44+sfCfeE7pFUHZ+t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