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红色文化蕴青州》由樊光湘、樊步青、刘畅共同编纂。

《红色文化蕴青州》是在收集整理全市红色资源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这是青州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州市加强党员干部和大中小学生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可贺!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决定和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将红色育人贯穿德育育人全过程,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推动红色教育资源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准确把握、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共同编纂《红色文化蕴青州》。

青州市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青州是革命老区,是一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红色历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早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许多优秀的青州儿女就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或在家乡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远渡重洋探寻革命真理,或投笔从戎、为革命冲锋陷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大革命时期,青州是党组织建立较早、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共产党员王翔千,一大代表邓恩铭、王尽美就在青州省立十中、四师等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和指导学生、工人运动,帮助建立党、团组织。1923年,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小组,1925年1月,中共青州支部建立。因此,青州便成为山东省建党较早的县市之一。青州能够较早地产生党的组织不是偶然的,这是青州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青州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1926年10月,中共益都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后,领导青州人民不断掀起革命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扩大了党的影响,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1927年,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共青团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青州成为益都、临朐、广饶、昌乐、潍县等地的革命活动中心。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党的斗争屡遭挫折。从1928年至1932年,仅中共益都县委就连续四次遭到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但是,青州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倒,而是接过烈士手中的战旗,掩埋了同志的尸体,揩干身上的血迹,继续同敌人展开顽强不屈的斗争。1932年8月,党领导的益都暴动,虽因遭到反动派的镇压而失败,却显示了青州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青州是胶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州人民在中共益都县委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一面积极恢复、发展党组织,一面广泛领导和发动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创建革命武装,于1938年3月组成“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与马保三、韩明柱及廖容标司令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杨国夫司令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密切配合,开辟了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边县联合办事处和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两大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人民拥军优属,支援前线,反“扫荡”,反“蚕食”,与日、伪、顽进行了殊死的搏斗。青州党组织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革命武装在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由少到多,由弱到强,既而茁壮成长。解放战争时期,青州党组织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带领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势力;踊跃参军支前,保卫胜利果实。这里的人民为参军支前,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热忱。1946年,仅境内铁路南弥河西地区就有700多名青年踊跃参军;铁路北地区就有42000名民工争上前线,护送军需物资和伤病员。1948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区及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机关进驻青州境内,陈毅、粟裕、张云逸、曾山、康生、傅秋涛、向明、郭子化、许世友、彭康、李林、袁也烈等党政军高级领导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战争,解放潍县、济南等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奋斗的足迹,书写了许多英勇悲壮的红色史实,产生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革命胜迹、战斗遗址、英雄壮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处于执政地位的益都、益临、益寿三县党组织,肩负起了建设新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新的历史使命。1951年至1956年,青州三县及三县合并后的益都县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青州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结束土改”、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准备。1957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益都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勤劳、勇敢、智慧的青州人民更是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之路。特别是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以来,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这些极其宝贵的红色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典范。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教育引导的社会效应,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共产党员和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在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加深党史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培育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积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红色文化蕴青州》共设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红色文化宣讲稿选编;第二部分是青州市党性教育基地解说词选编,是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的本土读本。

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和在青少年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见证时代奋斗精神,从而使一代代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合格建设者和时代新人。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和在青少年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材。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和在青少年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传承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将自己的成长发展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期望,此书的出版发行,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如是,甚慰。

樊光湘
2021年3月 nExWL0h+CvNdCME+0XUmTPOuHn9punVmrROfwLFbKJw0aN8BqC0WxdeBsz2JT4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