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红色经典影片赏析与近代中华民族磨难与抗争

赏析 1:《鸦片战争》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鸦片战争》赏析

续表

影片赏析结构

影片赏析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影片概况;

2.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原因;

3.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哲理以及对当代国防建设的启示。

影片赏析摘要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该片主要讲述的是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本影片再现了 19 世纪 40年代初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的史实,讴歌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武装侵略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浩然正气与英雄胆略。

影片赏析正文

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电影《鸦片战争》

1840 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维持上千年的稳定局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开始了对香港长达 100 多年的殖民统治。根据 1984 年 12 月《中英联合声明》,中国于 1997 年 7 月 1 日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中国电影界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由电影艺术家、年近 74 岁的导演谢晋执导,鲍国安、林连昆、苏民、郎雄等主演的电影《鸦片战争》于 1998 年2 月在德国首映。该片从史实出发,真实地反映了 150 多年前中英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始末,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外国列强欺压、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概。

电影剧情简介

清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 年 6月 3 日,林则徐冲破当地腐败官员和英国商人的重重阻挠,在广东虎门海滩公开销毁鸦片。然而,英国政府却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对华宣战,驻守虎门炮台的关天培等官兵终不敌装备精良的英海军,全体为国捐躯。英海军从珠江口直逼京畿。1842 年,清道光皇帝为向英军求和,被迫与英方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林则徐被发配新疆。

影片再现了 150 年前这段历史的痛楚与悲壮。它没有掩饰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落后、愚昧,没有掩饰当时中国统治者既惊慌失措又自高自大的可笑心态,没有掩饰一个东方的中华文明古国与一个西方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狭路相逢,最终造成悲哀而荒诞的结局。它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宏大气势与崇高的民族气节,展示了广州、虎门到定海的广大人民、官兵抵抗英军侵略那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动人事迹和场面。

想一想: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曾经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 17 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而事实是,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盛世蕴含衰败,落后就要挨打。

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国力衰弱为英国打开中国大门提供了可能。18世纪中后期,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开始把大量鸦片输入中国。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到1839 年就猛增到 40000 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措施制止,将会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1838 年 9 月,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之害,要求严禁鸦片。还警告说:“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9 年 3 月,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抑制该省水师。林则徐到广东后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行动,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 237 万余斤,从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历时 23 天,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它有力地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的决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光辉一页!然而,中国正义的禁烟运动被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在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的唆使下,英国政府决定武装侵华。1840 年 6 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 40 余艘、士兵 4000 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进而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7 月 5 日,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 11 日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并沿途留兵封锁中国沿海。尽管中国沿海军民奋起抵抗,却终究技不如人,在英国殖民者坚船利炮攻击之下无法维持。1842 年清廷自知无力再战,遂接受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林则徐被撤职惩办。鸦片战争后,列强又不断以各种借口相继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从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欺凌、被侵略、被掠夺的地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改变观念,开眼看世界,倡导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官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效法西方兴办洋务。洋务运动虽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然而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无意改变封建制度,终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想一想:

清朝政府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又是什么?

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

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苦难、探索、斗争历史。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腐败和清朝政府的无能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鸦片战争失败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又是什么?第一,在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增强综合国力。第三,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

影片欣赏解析

中国的禁烟运动严重触犯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寻找借口,发动了极具侵略性、非正义的鸦片战争。因清朝政府消极应对,最终战败。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醒中国社会,清朝政府无法理解英国开战仅以谋得通商、外交、法律优惠为目的,反而因为英国并未以摧毁其统治为目标,而将之视为一场突发的、短暂的事件。目光短浅,不思进取,终究酿成大祸,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又不断以各种借口相继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从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落后就要挨打,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欺凌、被侵略、被掠夺的地位,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由此百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赢来了民族独立与富强,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课堂小作业

任务 1:网络收集林则徐个人小档案。

任务 2:找到《南京条约》关于割让香港岛的文本表述。

教学建议

1.对接教学内容:第一章“红色经典影片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节“红色经典影片与近代中华民族磨难与抗争”第一目“红色经典影片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2.影片赏析教学目标:

(1)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独立的信心;

(2)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3)增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

3.影片教学设计:可采用提问、讨论以及辩论等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30-48,204-214.

[2]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3-166.

[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89-125,482-586.

赏析 2:《谭嗣同》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谭嗣同》赏析

影片赏析结构

影片赏析目标

1.了解《谭嗣同》影片概况;

2.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以及原因;

3.深刻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教训。

影片赏析摘要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持续侵略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机,图强求富,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相继寻找救国救民道路。1894 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一役中惨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定效法日本实施变法图强。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变法伊始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 年 9 月 21 日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从容就义。电影《谭翤同》以六君子之一谭翤同为主线,歌颂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兴资产阶级为民请愿,挽救民族危机慷慨就义、献身民族的崇高精神。

影片赏析正文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电影《谭嗣同》

1984 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由陈家林执导,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谭嗣同》在中国上映。该影片以六君子之一谭翤同为主线,歌颂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兴资产阶级为民请愿,挽救民族危机慷慨就义、献身民族的崇高精神。

电影剧情简介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明定国是”的诏书颁布天下,开始施行戊戌变法,召见康有为,电召梁启超、谭嗣同赴京。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迅速做出强烈反应,命荣禄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拱卫畿辅。谭嗣同、康有为等希望光绪皇帝能掌握实权、重振朝纲,而慈禧太后则开始与荣禄调兵,密谋废黜光绪,朝廷新旧两派的对立日益激化,各种矛盾与斗争进入了白热化。慈禧太后将光绪软禁于瀛台,康、谭二人得到光绪求救的特谕后,遂向袁世凯求助。但袁世凯两面三刀,假意答应,实则将他们出卖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恼怒至极,再度听政。变法志士们被抓,康有为、梁启超秘密逃往国外,谭嗣同则决心以死来唤醒民意。谭与其他五位志士被押赴菜市口慷慨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想一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谭嗣同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另外几句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原因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1865 年(清朝同治四年)出生于官宦家庭,自小心胸坦荡,为人仗义。少时喜欢博览群书,曾游历各方,思想反叛开放,既有恢宏的气度、过人的胆识,又有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使命感。

1894 年甲午一役,中国战败。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4 月 17 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成为学习西方的先声。1895 年 5 月 2 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 1000 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他们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时年 30 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他感到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897 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6 月 11 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决定效法日本实施变法图强,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同年 8 月,因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授予谭嗣同和林旭、刘光第、杨锐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变法伊始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 年 9 月 21 日凌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谭嗣同不避追捕,慷慨而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 月 24 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 月 28 日,谭嗣同与其他 5 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等“六君子”的从容就义,充分表现了近代中国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想一想: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它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又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1.历史意义

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影片欣赏解析

《谭嗣同》以谭嗣同为中心人物,再现了戊戌变法的史实,歌颂了仁人志士慷慨就义、献身民族的崇高精神。1894 年甲午一役,中国战败。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4 月 17 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在清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以期效法日本践行君主立宪制,然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皇顽固派的阻挠,最终失败。“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课堂小作业

任务 1:网络收集谭嗣同以及“戊戌六君子”的个人小档案。

任务 2:找到《定国是诏》的文本表述。

教学建议

1.对接教学内容:第一章“红色经典影片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节“红色经典影片与近代中华民族磨难与抗争”第二目“红色经典影片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影片赏析教学目标:

(1)通过影片了解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方案,并理解这些方案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3)增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

3.影片教学设计:可采用提问、讨论以及辩论、情景剧等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32-137.

[2]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14-564.

[3]郑焱.碧血丹心谭嗣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21,37-215.

赏析 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赏析

影片赏析结构

影片赏析目标

1.了解《辛亥革命》影片概况;

2.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以及原因;

3.深刻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的意义。

影片赏析摘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危机重重、困苦羸弱,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为寻求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而上下求索。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了一次次武装起义,拉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影片赏析正文

“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要用我们的鲜血才能铸成,那我们必须英勇献身”——电影《辛亥革命》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掀起了中国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在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011 年 9 月,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由张黎和成龙共同执导的电影《辛亥革命》在全国公映,该片全景式再现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推翻君主,创建民主”革命战争史。今天让我们通过电影《辛亥革命》重温那一段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历史。

电影剧情简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危机重重、困苦羸弱,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站出来与落后的封建体制做斗争,前有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变法自强,实施日本式君主立宪制;后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组建革命政党,以革命之手段推翻清政府,代之以民主共和体制。1911 年,他们终于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该片由秋瑾就义开始,以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四个篇章展开剧情,将历史上的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海外募款、武昌起义、南北和谈、创建共和等真实事件逐一呈现,塑造了孙中山、黄兴、林觉民、秋瑾、喻培伦、徐宗汉等革命志士“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民族英雄形象。

想一想:

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辛亥革命最终为什么失败?

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1894 年甲午一役,中国败北,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1905 年 8 月,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从 1906 年到 1910 年,同盟会及其附属会党,相继发动了在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萍浏醴起义,广东的黄冈起义,广西的镇南关起义,浙江的秋瑾、徐锡麟起义,安庆的熊成基起义等,虽然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们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也让民众逐渐觉醒。

1910 年 11 月 13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召开会议,商讨革命政策调整、发展组织及第三次广州起义新计划。1911 年 4月 27 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但因对敌势力预估不足,最终起义失败,行动总指挥黄兴逃亡至香港避难,大量革命义士(包括多位来自南洋的华侨义士)不幸殉难于广州街头。同盟会会员潘达威先生,出于对革命战友义士的敬仰,出资雇请百余农民收敛了 72 具义士遗骸,安葬于黄花岗附近的一块荒地,史称“黄花岗七十二革命烈士”。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也震动了全国,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1911 年 5 月,清朝政府为了修建湖广铁路(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方便运兵镇压正在兴起的南方起义,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了 600 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合同》,把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卖给了帝国主义。清政府的这种卖国行为,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慨,湖南、湖北、广东、四川 4 省大举展开了保路斗争,其中四川的保路运动比之两湖和广东更为激烈。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反动媚外的清政府从湖南、广东、陕西、甘肃、贵州、云南等省派兵前往四川增援,湖北新军也被调入川,造成了武昌空虚,给武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汉新军工程营正目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11 日晚及 12 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并成立了以黎元洪为都督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到 1911 年 11月底,仅仅一个半月时间,除了北方的直隶、山东、河南、东三省、甘肃和新疆等省以外,南方十三个省全部脱离大清王朝,宣布独立,共建南京临时政府。1912 年元旦,海外流亡 16 年之后的孙中山回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

为镇压革命军,清政府发出“剿办”武汉“革党”上谕,派陆军大臣荫昌率湖北周边的清军及北洋新军陆续压向武汉,同时下诏起复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袁世凯北洋军攻下两镇。袁世凯一面奏请清政府停止进攻,一面表达善意,与革命党议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表示,如果袁世凯让清帝退位,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认为机会来了,1912 年 2 月 12 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 260 多年的统治结束。2 月 13 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2 月 15 日,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成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势力的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从根本上看,辛亥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辛亥革命自身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它没有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纲领;第二,它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第三,它没有比较广泛地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群众;第四,它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

那么,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革命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可是革命一定要人们的命吗?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为了改变命运。《辛亥革命》中有一段孙中山的发言:“咱们这一张与生俱来的中国脸,曾经让咱们遭受多少白眼,多少欺凌,多少苦难和屈辱,那是因为咱们面孔背后的国家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堪,困苦不堪!咱们中国人就这样任人欺负,被人觊觎,由人宰割。”“中国积弱,在中国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王室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而老百姓呢,个个都是苟且偷生,蒙昧无知。”

那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秋瑾说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在给妻子的信中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中山认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更深入人心,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革命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想一想: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1 年 10 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是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

首先,它推翻了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清政府,给予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从此中国的反动阶级就乱了阵脚,再也不可能建立起稳定的统治秩序。

其次,它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有力促进了中国人民民主精神的普遍高涨,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任何复辟帝制的企图都将由于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而破产。

再次,它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影片欣赏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危机重重、困苦羸弱,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为寻求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而上下求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民主共和,毅然发动武装起义,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有力促进了中国人民民主精神的普遍高涨,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

课堂小作业

任务 1:通过网络收集孙中山、黄兴、秋瑾、林觉民、喻培伦、徐宗汉、袁世凯等人的个人小档案。

任务 2:勾画黄花岗起义到“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轴。

教学建议

1.对接教学内容:第一章“红色经典影片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节“红色经典影片与近代中华民族磨难与抗争”第三目“红色经典影片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影片赏析教学目标:

(1)通过影片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失败教训;

(2)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3)增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

3.影片教学设计:可采用提问、讨论以及辩论,角色扮演等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46-174.

[2]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全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93-718;868-893;929-994;1226-1443.

[3]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484-756. luCZBHckQDSM4lhAy5wxB/n3mnKkejzK40lfbTYXGy12BVc3ktfCQwhO+fb2I1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