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云冈文化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凌建英 张月琴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

摘 要: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关键词: 云冈文化;云冈石窟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

印第安人有一句箴言,说上帝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这句箴言说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又影响和创造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文化。同样的道理,区域文化也产生立足于他们“饮入生活的陶杯”的状况。当我们对大同地区文化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大同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塑造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其中北魏平城时代云冈石窟的开凿对大同地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可以说,云冈文化是在大同的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大同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是大同人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涵,是大同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意蕴。但是,学界对云冈文化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云冈石窟文化的阶段,对其作为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或者是把云冈文化视为一种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才刚刚开始。2007年11月,山西省教育厅依托山西大同大学成立了“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这无疑是云冈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那么,在对大同地方文化的研究中,明确云冈文化的概念、形成、地位及其传承是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文化名片的关键举措。

一、云冈文化的概念及其形成

文化,是一种流动的历史现象。对于区域文化而言,“时间形式是事件之间最原始而基本的关系” [1](P7) ,即使侧重于空间的地域文化也必须经过不断地发展才能成为地域文化。云冈文化就是在大同地区中的文化过程。从狭义上讲,云冈文化是云冈石窟文化,包括石窟历史、石窟文化和石窟保护三个部分。从广义上讲,云冈文化是以云冈为代表的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是大同及其周边地区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了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面貌。按照云冈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演变,可以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指公元4世纪以前,是云冈文化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大同地区文化水准还不高,只是初现了大同地区文化的端倪。我们只能依据考古学为我们提供的大同地区物质文化的原形,依靠少量的文献记载为我们提供文化生活和民俗、宗教等方面发轫的诸种特征。由于该阶段历史久远而持续时间长,它们所展现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自然属性而较少人为因素。

第二个阶段指公元4世纪至5世纪,是云冈文化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特别是398年拓跋珪正式建都平城后,大同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佛教的中心,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鲜卑族统治者以外交、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显示着文化实体的功效,同时也顺应着地区环境和民族习性,把主观的文化发展意识同客观的地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出现大同地区的文化风貌。云冈石窟可以称得上是此时的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典范。

第三个阶段从6世纪开始,云冈文化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区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往往通过人文心理、风俗民情、生活方式等文化来展现。在北魏以后的大同地区仍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辽金两代在大同设西京大同府,为陪都,元代改为大同路,明朝时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区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只有当某一区域的文化达到成就上的一致性,在此地域上出现整体性的文化系统和文化结构时,真正的区域文化才算形成。” [2] 文化汇集使大同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日渐丰富,同时大同地区文化也有了众多的称谓,如云冈文化、帝都文化、平城文化、石窟文化、西京文化等。

第四个阶段是近代以来,是云冈文化的缓慢发展时期。列强的入侵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观念的传入使云冈文化的地域特色逐渐流失。在强势文化冲击下,云冈文化发展的步伐几近停止。此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对云冈石窟的测绘资料,成为狭义上的云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在20世纪80年代,大同市十大文艺集成办公室陆续编辑出版了大同民间歌谣和谚语等相关集成。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大同文化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对大同地方文化的整体形象尚缺乏高度的凝练。

第五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大同进入转型创业期,云冈文化被日益重视且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从2004年至今,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大同历史文化丛书》一共8辑,第九辑亦正在整理出版中。2009年,大同市政府提出了“新云冈计划”,实际上就是以政府行为开始对云冈文化这一大同地区的文化形象的挖掘和打造。正如耿彦波市长在“中国雕塑之都大同新云冈计划启动仪式”上所讲,新云冈计划要达到唯一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独特性与丰富性的统一,地域性与国际性的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终极目标是实现中国雕塑之都的宏伟构想。

二、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最高体现

公元4—5世纪,中国的文明选择了大同,云冈文化必然是大同文化的最高象征,同样也只有云冈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大同地方代表性的文化。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云冈文化作为最终的大同地方文化的称谓呢?

首先,云冈文化是大同盛世文化的代表。398年拓跋珪正式建都平城,开始创建鲜卑族趋向文明的第一个城市文化。平城是公元4—5世纪中国的象征,也是当时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以鲜卑文化为主体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神韵以及平城的魅力在此充分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更是开凿了展现北魏时期中国形象的奇迹——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北魏的实物史卷和形象史碑,是北魏鲜卑族统治者创造的佛国样式——以印度佛教文化的传统图像为主,兼有鲜卑民族特点和其他民族特色。北魏这个神秘的鲜卑政权,究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何建树,社会发展到怎样状况,云冈石窟对其政治风云、经济实力和文化风格都有形象的记录而且保存至今。上可溯拓跋远祖,下可至北魏末期,内蕴思想意识,外显风土人情。从文化史角度透过佛教形式剖析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云冈文化是北魏时期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代表,是大同发展史上的盛世文化。

其次,云冈文化是大同历史与现实的融会。云冈文化不仅是石窟文化,而且它穿越时空走向现实,见证了整个大同文化的发展。据《魏书》记载,公元453年,佛教高僧昙曜开始在武周山麓开窟造像,弘扬佛教,历时40余年,有多达40000人参加了这一庞大的工程。云冈石窟在雕刻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精华。云冈石窟不但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在经历辽、金、元、明、清几代的发展,大同地方的文化也围绕皇城、帝都、军旅和民族融合不断创新。从云冈石窟到华严寺,从北魏明堂到大同民居,从耍孩儿到罗罗腔,从大同铜器到庙会旺火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展现了大同形象。大同文化也可以称作皇权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边塞文化和民俗文化,但是云冈文化则是大同地区最具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唯有云冈文化才能更简练、更形象、更具代表性地描述大同的地域文化。

第三,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发展的未来指向。一个地域应该有一种文化精神和核心。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地域文化,特别是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云冈文化也将面临一个广阔的前景。2001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与大同的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戏剧、秧歌、剪纸、雕塑等方面的传承人以其独到的艺术表现云冈。2008年奥运圣火在云冈石窟的传递和2009年大同市政府“新云冈计划”的启动,证实了云冈不仅是北魏文明的象征,也将是大同地方文化发展的未来指向。

三、如何推动云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文化的要义不仅在于探索文化的历史,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然大同地方文化的未来指向应该是云冈文化,那么,结合“新云冈计划——中国雕塑之都”和大同古城修复和保护工作,大同各界应该联合起来,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的地域文化。我们应该将云冈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着力培育在大同已形成的文化习惯与文化传统,并进行有效的扬弃,形成具有活力的云冈文化传统。那么,通过怎样的手段将云冈文化建设成真正属于大同的文化呢?

首先,要以文物古迹为核心,做好区域风貌的展示。大同的文物古迹是大同历史丰厚的体现,也是云冈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好这些文物遗存,实际上是保护了大同的文脉。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天安门和英国的大本钟等这些文物遗存,实际上也成了这些城市的象征,成为特定城市的代名词,也是城市有形的物质代表。云冈石窟、平城遗址、明堂遗址、善化寺、华严寺、九龙壁等,是人们对大同云冈文化体验的首选目标。这些古迹均可以作为大同的文化符号,也可以成为大同的亮点。

其次,要以标志性建筑为突破口,铸造当代大同的建筑个性。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围绕云冈文化,深入挖掘,形成以云冈文化为核心的大同建筑风格。特别是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吸纳和采用云冈元素,如将云冈石窟丰富的纹饰用在广场、街道、楼宇的标志性建筑物的装饰上。

第三,要以云冈文化为着力点,形成大同的人文风骨。文化是有灵魂的,云冈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大同的人文气质上。大同的人文积淀体现在特定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上,这些文化活动可以包含特别的文艺活动、民俗风情、饮食习惯,如云冈大锣鼓、秧歌、耍孩儿、铜火锅、广灵剪纸、旺火等,都构成了大同特有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称号。借助云冈文化旅游节和恒山庙会,有意识地挖掘与传承云冈文化,是塑造大同个性的关键所在。通过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以云冈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精神,并以此凝聚力量,展示魅力,塑造大同风骨。

第四,要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和途径,以高校科研为推动力,推动区域文化品牌的打造。在大同的下一代中开展“爱我大同、爱我云冈”的活动,通过编写中小学乡土教材,在青少年中展开云冈文化的学习与亲身体验。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加强对云冈文化的宣传。加强大同各文化单位间的联系,形成以云冈文化为平台的科研交流组织,并以此加大对云冈文化的科研力度。

第五,要以转型创业为核心,进行文化产业创意,利用大同资源,形成大同手工制品业、大同文娱演出业、大同古代雕塑学习修炼业、大同精品景点旅游业、餐饮销售业以及大同传统精品制造业等。通过举办云冈文化旅游节、云冈文化论坛、云冈文化雕塑艺术研讨会、云冈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以及云冈文化学校教育研讨会等活动,叫响云冈文化,并以此带动大同地区文化水准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公元4—5世纪鲜卑族的文明造就了平城,也造就了大同曾经的辉煌和骄傲。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为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历史和文化交融的表征,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文明的延续和勃兴。“城市本身就是一部浓缩和凝固的文明史,它融会贯通了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文化历史遗产和文化精品。但每个历史时期又有其局限性和该时代的痕迹,后人的任务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保证我们由古及今传承下来的精神家园中人文景观的历史连续性。” [3](P198) 把云冈文化打造成为大同地域文化,不仅是深层次地反映大同历史文化,也是再造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大同区域文化,是培育大同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以云冈文化展示大同的魅力,并以此扩展与影响周边区域,构建以云冈文化为特色的大同区域文化圈。

参考文献:

[1][美]怀特著,曹锦清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简论[J].宁波大学学报. 1995,(1):40-46.

[3]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RfFwQKE086nPibxv6mjYUjX2GqXCIvWShOSQK3xxlbov3NpjBEu85TSfcY1hh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