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冼星海、周巍峙授业的音乐家
——今歌

与黄天同志一样,尖兵剧社音乐队长今歌也来自延安陕北公学。今歌原名王宗岳,又名王良、王铁音,1920年出生于四川。

初露峥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今歌与无数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爱国热情,投入全民族抗战中。中学时期,今歌的音乐才能就崭露头角。他参加歌咏队,负责指挥和教唱救亡歌曲,率领学生歌咏队走出校门,开展轰轰烈烈的救亡宣传活动;参加进步刊物《尚志周刊》的工作;参加进步学生组织“励进学术研究会”,孜孜不倦地深入研读中外革命书刊,认真探索救国之路。

1938年5月,经中共重庆市地下党组织安排,今歌踏上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征程。来到延安,担任陕北公学二十七队的歌咏指挥,今歌仿佛走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然而,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吃小米、住窑洞的艰苦条件,也不是修校舍、运煤炭的繁重劳动,更不是露天上大课和夜间站岗,而是那“到处传遍抗战的歌声”。

那时候,学校凡是出操点名,课前饭后,列队行军,总是歌声嘹亮、雄伟激昂,激荡着庄严雄伟的延安古城。在这里,他把王良的名字改为王铁音,喻意愿将生命化作钢铁般的音符,融入这震撼山岳的抗日之声。

1938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中组部任命周巍峙为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率团开赴华北抗日敌后根据地。今歌的音乐才华被这位党内著名音乐家的慧眼所识,随即调入西北战地服务团歌咏队,成为一名革命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在这里今歌接受了冼星海、周巍峙的指导,两人皆为中国当代音乐泰斗级人物,前者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后者代表作《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皆为不世名曲。此时两位大师已具时名,他们的指导对今歌此后一直从事的音乐指挥和作曲,产生了受益终生的深远影响。

1937年12月21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在河北阜平成立。1939年春,在平山县李家岸村改为抗敌剧社。不久,为了进一步加强剧社的音乐力量,今歌作为音乐骨干调入抗敌剧社音乐队,尔后任副队长,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每天在清晨出操结束,总是由他带领大家练声,而后教唱新歌。有时也教一些简谱和五线谱方面的乐理知识。

艺术创作源于一种思想上的热情和冲动。从少年时代起便不断地接受抗战救亡歌曲和苏联音乐的熏陶影响,来到边区后抗日军民对新的抗战歌曲的渴望,抗敌剧社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促使今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尽管当年边区环境动荡,战事频繁,条件艰苦,但今歌一直没有间断对音乐创作执着的追求。从目前能够查找到的资料中看,他以今歌为名最早发表的一首作品《两条道》写于1940年3月,并已达到相当的思想艺术水平。这首歌当时在敌后晋察冀流传很广,通俗易唱,内容明确,深受广大军民的喜爱。此后,他的创作热情便一发而不可收。在抗敌剧社期间,他的作品至少有二三十首。其中的《爱护村》(胡可、陆灯词)与《军民节约四唱》(红羽词),分别在1942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和边区文联发动的群众性创作运动中,获甲等奖和乙等奖。

尖兵故事 1943年8月,今歌奉调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成为尖兵剧社的业务骨干,任尖兵剧社音乐队长兼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带领音乐队的同志们,极为艰苦又朝气蓬勃地展开了工作。剧社成立之初,大家演唱的歌曲,多来自延安和晋察冀,或者是根据当时民歌和群众熟悉的曲调填词而成。随着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军事、政治、文化、生产各项事业的发展,抗日军民如饥似渴地需要更多的音乐作品来反映他们艰苦斗争的生活。今歌深深理解这种企盼,在繁忙的行军、战斗、排练、演出之余,他开始了艰苦创作。白天,为了安静,他端坐在屋子的一角,腿上垫着他那特制的盛满书籍的大挎包,悄声地谱写着鼓舞、振奋士气的歌曲;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还戴着700度的眼镜,借着油灯微弱的光线,趴在小炕桌上写个不停,直到困倦难耐时,和衣伏案而眠。

搞音乐创作,今歌没读过音乐学院,更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却是公认的“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并优质高产的作曲家”。参加抗战以后,由于环境残酷,调动频繁,他也没有得到进修深造的机会。他与当时一些优秀的抗战音乐工作者周巍峙、劫夫、麦新一样,是靠如饥似渴地学习,坚韧不拔的努力,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而获得成功的。到冀东后,他身上始终背着一个绿挎包,里面装着普洛特所著的《和声学》以及乐谱和其他书籍,不论情况多么紧张,几次轻装都没舍得丢下。两年来,他以革命音乐家的理想气质和灼人的热情,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创作了歌剧《满洲泪》《地狱与人间》《前门后户》《夜深人静时》(与黄河合作)和近百首歌曲。这些在战火中诞生的乐符,从整体上把冀东的音乐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结束了过去那种旧曲填新词的局面,结束了冀热辽抗日军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的时代。

艺术风格 今歌的艺术风格,博采众长,其作品有聂耳、冼星海等当世顶尖作曲家的艺术特点,又融入了地方曲艺的元素,特别是与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紧密契合,受到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在这些凝结着年轻歌手心血的精神作品中,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坚持着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与战争服务的方向,追求和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而他在1945年春创作的歌剧《地狱与人间》(黄天编剧)则进一步“继承了聂耳、冼星海同志新音乐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音乐主题鲜明、精练、易懂,是大众化音乐的典型作品”。

在这部反映抗战时期长城线上“无人区”人民苦难与斗争的四幕八场大型歌剧中,他以“老百姓一听挺亲切、挺熟悉、挺喜欢”的音乐语言、比较丰富的调式、多种演唱形式和富于变化的节奏,塑造了忠厚善良的老农民高老头夫妇,勇敢坚强的抗日民兵高大生、春儿,勤劳贤惠的大盛锡福和春儿的未婚妻风姑等一组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在创作他(她)们的音乐主题时,今歌吸收和借鉴了民歌、戏曲等冀东民间艺术形式中的音乐素材,如在第二幕第三场高大娘的唱段中,就“糅进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旋律和节奏”(这点与同期诞生于延安的著名歌剧《白毛女》有相似之处),表现了饥寒交迫、贫病交加中的高大娘凄凉悲惨的心境。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今歌与编剧兼导演黄天社长跟随部队深入长城外“无人区”亲眼看见了日军的残暴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后,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一挥而就的。正因为作者深入斗争实际并且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所以首场演出就获得了轰动效应,几千名观众的心被剧情紧紧吸引,“看着戏他们都落下了同情的泪。演到最后,《你们来了》八路军主题曲反复合唱,台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不进人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大幕落下许久,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随着冀热辽部队执行八路军总部二号命令东出山海关,该戏又在东北一些大城市的舞台上多次公演,“场上座无虚席”,震撼了敌占区的群众。

风忆云絮 尖兵剧社刘大为回忆刚与今歌相识的情景:“刚看到今歌,他正伏在后台化妆组的油灯下,读着一本被大家轮流读烂了的苏联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直到副社长张茵青、指导员郭东俊把他介绍给我们,我们又把刚从北宁路南托关系从敌占区买来的小提琴捧给他看时,他才抬起头来,透过深度的近视镜,两眼睁大,忽闪着光,嘴角也露出了笑纹。他接过提琴,拨弄着琴弦,显出了比过春节孩子们得到花炮还高兴得多的表情,连连说道:‘太棒了,太棒了!’”

刘大为在连队当指导员和在团里当宣传干事的时候,也编过小报。为了表扬先进批评后进,有时也写几句快板诗或枪杆诗,可从来没写过歌词。战士们普遍认为简谱下面排列着长短不齐的那种带韵的文字,非常神秘。一般人怎么敢轻易改动这种体式?今歌同志却鼓励刘大为写歌词。他说:“你会写快板、枪杆诗,就可以写歌词。”这时正赶上热辽军区轰轰烈烈地开展创造模范连的运动,并且开展杀敌缴枪大竞赛。刘大为根据这一运动,写了一首《争取竞赛胜利》的歌词,然后交给今歌同志,请他把关。

第二天清晨,尖兵全社集合排练新歌时,今歌同志从衣袋里掏出两首歌词。他说:“我们现在很需要争取竞赛胜利这种歌,用它去鼓舞战士开展杀敌立功运动。大为同志写了一首歌词:胜利的光照耀着黑红的脸,闪亮的好激动着竞赛的心……我用这首词谱了两个曲调,一首有军号过门,恐怕连队难唱,又写了首没有军号过门的,唱给大家听,请大家提意见,用哪一首好。”

这件事出乎刘大为意料,一首处女作歌词,竟然谱成了曲,还叫大家一起唱。今歌同志培养和鼓励年轻人从事艺术创作,在刘大为等许多同志心中播下了文艺的种子。

今歌同志平时沉默寡言,埋头苦干,把一颗火热的心,全部投入抗战的音乐工作中。苏志远,1943年9月参加尖兵剧社的小号手。每当回忆今歌都泪流满面:“队长牺牲前身上总背着一个绿挎包,里面装着两本厚厚的书,一本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一本普洛特的《和音学》。在当时,这两种译本是很难弄到的。因此,不论情况多么紧急,几次轻装上阵他都没舍得丢下,一直带在身上。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含泪‘打扫战场’,安葬队长的遗体时发现,他的书包不见了。同志们想,也许是队长牺牲前把它掩埋隐蔽起来。谁料,一个月后,当我们收复失地打开玉田城,直捣日军老巢时,竟在一个小队长家中寻找到了它。战士们冲进屋去,第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那两本熟悉的书:《被开垦的处女地》和《和音学》。我们终于战败了敌人,并亲手把它们夺了回来。同志们十分小心地拂去了书页上的尘污,又重新把它们带在身上,就好像我们的队长又回到了行军行列,又和我们一起战斗了。”

从1943年秋到1945年夏,今歌在冀东度过了生命旅程中的最后两年。这两年,是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他工作最忙碌、作品产量最多、对抗战音乐工作贡献最大的时期,是他生命之歌的华彩篇章。两年来,共计有四部歌剧和百余首歌曲问世。在这些凝结着年轻歌手毕生心血的精神作品中,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主旋律,坚持着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与战争服务的方向,追求和体现着新民主主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政治标准和艺术风格。今歌在冀东这块染血的热土上,走向成熟,走向辉煌,也走向了永恒! 6GaIHUuIhBGbLtDB3hZBvL1I+rKhmtpy5YV1jpHLw58Dp8wzp8KfQGb+mgx2sW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