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尖兵”社歌响彻滦河两岸

我们是年轻的文艺战士,挺进在祖国边疆。在那里不管敌人怎样疯狂,我们勇敢地投向抗日战场。把新民主主义的艺术,刺向敌人的胸膛;把新民主主义的艺术,垦殖在连队和村庄。像滦河两岸的松涛,像渤海翻腾的巨浪,越过冀热辽的平原山冈,震响在万里长城上。我们苦战!我们欢唱!在工农兵的队伍里茁壮成长!——尖兵剧社社歌

新的形势,新的考验,刚刚上任的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后为冀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李中权面临新的抉择。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干革命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两者缺一不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迅速传到了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李中权同志深知建立一支专业文艺队伍,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动员军民,对敌斗争的重要性。此时,我党冀东部队虽然建立了宣传队,但其工作比较繁杂,每个宣传队员都是多面手。从战争动员到文字撰写再到敌后宣传,宣传队几乎全能地承担起了所有任务。反观文艺工作,一个偌大的根据地却拉不出一支专业、固定的演出团体。每当演出的时候,时常出现专业演员不足,向部队“借人”的情况。此时,其他根据地文艺工作正如火如荼,反观敌后最前沿的冀东,最需要革命歌声鼓舞的地方,连一首脍炙人口的原创歌曲都没有。

随着部队人数的增多,根据地范围的扩大,建立一个既能号召群众,又能激励军队的专业文艺团体,成为分区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部队内部反对声音也不少。一些同志不主张成立剧社,甚至成立了也主张撤销。理由是敌情很严重,剧社是累赘,且目标大,不便活动。李中权坚决主张政治部要有剧社,虽然敌情严重,但是只要组织得当,指挥得当,剧社是可以建立起来的,也是可以在敌后开展活动的。这样的想法得到领导同志李运昌、李楚离的支持。经晋察冀政治部的同意,军分区开始了尖兵剧社的筹建工作。

张茵青与邓子如

专业的事专业人做。这个任务首先落到了张茵青和曾做过剧社工作的邓子如同志的身上。两人相识较早,是莫逆之交。1939年至1940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院三队(戏剧队)共同学习。邓子如在回忆录中记述着与张茵青相识的场景:“一天我回三队见村外小岗,一中等男子汉,着装整齐,长髯被风吹得在胸前飘来飘去好不潇洒。心想这是学院的哪位领导,还是哪位老师?后来才知道他才25岁,是挺进剧社的指导员。名叫张茵青,乃山东人氏。”

在冀东再次相见已是1942年秋末。张茵青是青年股长,邓子如是文艺干事,同样的信仰,同样的目标,将两个文艺青年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冬天,两人被组织确定为新文艺团体的筹建人,春节后共同投入紧张的筹建工作当中。

白手起家

首要任务是选拔人才。日军正在搞“第五次强化治安”,不时对根据地军民扫荡,部队分散流动性大。此时,张茵青来到冀东已有一段时间,对军、政都有一定了解。动员人才的任务自然落到他的身上。他带着军分区的命令,像穿梭似的,不怕艰险,不怕疲劳,日夜奔忙在冀东大平原、沦陷区周围。与此同时,大批文艺工作者从后方来到冀东。在华北联大文学院和平西根据地学习过的管桦、刘大为同志调来了;在地方坚持工作的罗明、林野、张君如、石更新、田娟等一批女同志调来了;在部队任宣传副科长的舒江同志,以及毕业于北平艺专的美术家安靖同志也调来了。1943年4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经朱良才主任批准,调来了郭东俊、黄河、尤飞虹,以及抗大二分校文工团的田篱、卜雨、韩大伟等专业文艺工作者。汇集到一起的同志,已有四十多名。顿时,“剧社”热闹起来。

有了队伍,却没有“武器”。军队的吃穿来自人民,剧社的所用物品乐器、灯光、化妆用品及舞台装置等,一是来自战利品,二是动员群众支援。冀东经日军反复杀掠,群众生活已经十分艰难。一日,张茵青得讯某专员得到一些战利品,故去寻求支援。结果没找到乐器,却得到了100两鸦片和1头毛驴。鸦片可以到敌占区换取必需品,毛驴可以在行军过程中驮重物或供体弱者骑用。说来有趣,这点烟土和一头小毛驴成为开办剧社的经费。

在敌人的封锁扫荡下,首任社长张茵青白手起家,费尽心血,凝聚了几乎全冀东的文艺精英。他将每一名成员都视为“珍宝”,特别关心小同志与女同志。行军中他跑前跑后,分配身强体健的同志帮助弱者;到达驻地后,让女同志先选择房屋,然后逐屋查看,监督洗脚,告知如何处理脚上的水泡。情况紧急没有住房,他就和同志们一起睡草垛。

为了让刚刚诞生的剧社能够在敌人的扫荡中存活下来,如遇战斗,张茵青指挥隐蔽,让有战斗经验的同志帮助没有上过战场的同志;有时剧社离开部队单独行动,他制定尖兵、后卫的出发序列与发生情况应对措施,被冲散后的第一、第二集合地点以及宿营、布岗、口令。在平时,张茵青与同志们说东道西,说说笑笑,但在工作中严肃认真,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与同志们关系非常融洽。每天同志们都已入睡,他却仍忙个不停。

在血与歌中,尖兵剧社的诞生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党在冀东地区有了专业的文艺团体。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晋察冀第十三军分区提升为独立的军区,下属多个军分区的文艺团体都是在尖兵剧社的帮助、指导下建立的。这些最开始参加尖兵剧社的文艺工作者都成为各军分区的文艺骨干,分散在长城内外、滦河两岸、渤海之滨。

首次演出

1943年7月1日,全面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军分区为庆祝党的第二十二个生日,在滦河一畔的迁西县西水岭村,召开了上千人的大会。最令人难忘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尖兵剧社在此时此地进行了首次演出。

会上,分区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同志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坚持抗战的新局面”为题,生动地分析和阐述了当时冀东地区全面抗战的复杂形势:“从冀东大暴动算起,冀东军民已经过五年的浴血奋战,形势好转了,部队壮大了,全区已经有了三个主力团、十个区队共三万多英勇善战的抗日队伍。这时,建立一支专业文艺部队,开辟文艺战线,配合对敌斗争,就十分必要了。”最终,李中权在党的生日这天,正式宣布了尖兵剧社的成立。这支文艺新军在庆祝大会上进行了首次演出。

剧社有了框架,还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她是战斗在敌人心脏,坚持敌后游击战的一支文艺新军,因此她的名字应该采用这两个质朴庄严的大字“尖兵”。

发展壮大

七一演出,是在剧社刚刚筹建的情况下开展的,没想到却收到了异常强烈的效果。整个演出情绪热烈,台上台下交织着歌声、掌声、欢笑声。次日,司令部、政治部和政工会领导干部纷纷祝贺演出的成功,有的专程跑来,为看一看扮演角色的演员。十一团政委吴宗鹏同志、十二团政委曾辉同志,热情地邀请剧社到他们所属部队,为战士们演出。仅一个多月的演出准备,不少演员又是头一次登台,演员的水平自然可想而知,但演出却引起了这么强烈的反响。这说明在长期艰难困苦中坚持抗战的冀东军民,需要革命的精神给养。

七一演出后,平原上青纱帐起来了,剧社稍事准备,便跟随部队挺进滦东地区,投入了恢复基本区,开辟新地区的斗争。尖兵剧社在北宁路沿线昌黎、滦县、乐亭、抚宁、迁安一带,配合部队的政治攻势,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召开群众大会,演出文艺节目,帮助建立区县政权。剧社每次演出时,台下总是人山人海,附近村庄,有的坐马车,有的骑毛驴赶来看戏。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开,乡亲们奔走相告,兴奋地传说:“好家伙,八路军上万人,带着大剧团、到处搭台唱歌演戏……”这一年,各处的敌人震动很大,有些孤立的据点,龟缩起来要求增援,有的不得不仓皇撤走。

尖兵剧社的影响所及,不少知识分子、男女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报名参加剧社。耿介同志就是这个时期来到剧社的。他早期毕业于北平艺专,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谙熟民族民间音乐,能出色地演奏笙、管、箫、二胡、琵琶等多种乐器。他的到来对剧社的音乐工作,特别是乐队的建设、人才培养,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这年秋天,抗敌剧社又为“尖兵”派来了社长黄天、音乐队长今歌,以及康占元、周苏、李碧冰等同志。不久,燕京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周方和来自敌占城市的纪良、詹真辉、刘北鲁等具有艺术专长的同志也先后来到剧社。从此,剧社进入了一个新的日臻成熟的阶段,剧社建设更坚定,工作更活跃,人才更集中。 gJM5Zf+0Km4qXCn8/Z+rjLdP4dlrCWXYGokoTOEiAwG4lvQasfwqBkJVfa3yim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