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国道德话语发展的民间路径

中国道德话语首先是在民间发展的。中华民族在地球上诞生之后并没有直接进入有国家的社会状态,而是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无国家的社会状态。无国家的社会状态就是原始社会。与其他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在原始社会仅仅遵循氏族部落的管理制度和原始道德规范。为了将原始道德规范变成氏族部落成员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我们的远祖必须借助道德语言的力量。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中华民族是在哪个历史关节点开始使用道德语言,但我们可以想象,中华民族一定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道德语言的民族之一。中国位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在建构中华古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道德话语一定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道德话语是催生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推动它们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发源地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国家、政府,只有“民间”。中国道德话语的始发地是“民间”。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首先拥有的是奴隶制国家,尔后又经历了封建制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变迁。进入有国家的社会状态之后,公共权力产生,朝廷成为公共权力的代理者,“官方”也应运而生,但“民间”并没有消失,依然对中国社会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在无国家、无政府的社会状态,还是在有国家、有政府的社会状态,人民创造历史的能力和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不容否定的。研究中国道德话语的历史变迁,我们也应该首先关注和研究中国人民在民间发挥的历史作用。中国人民是中国道德话语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传播者。我们的远祖早在原始社会就创造了道德语言,并且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着它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道德话语体系。在创造、使用和传承传播中国道德话语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发挥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

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基本上存在着两种道德:一种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即封建道德;一种是人民的道德,即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者的道德。这两种道德不是彼此孤立,除了相互对立的关系以外,还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这至少说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历来存在两条历史演进路径或路线,一条是官方路径,另一条是民间路径。我们认为,与这种历史事实相一致,中国道德话语至少存在两条历史变迁的路径或路线。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统治阶级总是试图实现官方道德语言和民间道德语言的统一,但是两种道德语言始终保持着巨大差异。研究中国道德话语演进的官方路径和民间路线能够使我们看到中国道德话语的分裂性特征,这对我们认识、理解和把握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状况是有启发价值的。

我们从中国道德话语存在民间发展路径的事实中很容易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民间是中国道德话语产生和发展的最广阔场域,它为中国人民创造中国道德话语和推动中国道德话语不断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现实条件;中国道德话语正是从“民间”这一非常广阔的场域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的;民间是中国道德话语贴近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现实的场域,也是中国道德话语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依靠的最重要场域。

中国人民在民间使用的道德语言是现实性最强的道德语言,因而也是最鲜活的道德语言,但由于它零零碎碎地分布在老百姓中间,人们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哲学家的伦理思想以及他们用于表达伦理思想的道德语言。殊不知,这些哲学家所使用的道德语言大都来自民间,即来自中国老百姓所说的道德语言。

《礼记》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儒家伦理思想的经典著作,不如说是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在民间得到应用以及它借助民间道德语言表达自身的事实的一本书。该书强调:“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其意指,上古时期的人强调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和回报;礼,讲究的是有往有来,施惠于人而没有得到回报,这是失礼;受到别人施惠而不去回报,这也是失礼;人有礼,人际关系就会安定平和,无礼,人际关系就会危险;因此,礼是不可不学的东西。众所周知,“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术语都是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道德语言。《礼记》只不过是做了相关的收集工作而已。

与《礼记》类似的还有《三字经》《孝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书籍。这些书大都由民间知识分子根据民间道德语言编辑而成。《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这段话的部分内容出自孔子的《论语》,但它们事实上也是民间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日常道德语言。

中国老百姓在民间使用的道德语言具有民间特色。民间道德语言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即口语性和通俗性。民间使用的道德语言都是口语化的言语,而不是严肃的官方道德语言或文绉绉的学术性道德语言。例如,民间的老百姓很少称有道德修养的人为“善良的人”或“有德之人”,而是称之为“好人”。在中国社会,“好人”是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于指称“善良的人”或“有德之人”。另外,中华民族喜欢将没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缺德的人”或“坏人”。这种人与“好人”相比较而言。在中国社会,无论一个人在何种语境下使用“好人”“缺德的人”“坏人”等伦理术语,大家都知道他所表达的伦理意义是什么。

中国老百姓还喜欢使用“靠得住”“可靠”“顶天立地”“有志气”“侠义心肠”“菩萨心肠”“坏心眼”“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是亲,骂是爱”“打抱不平”等口语化的道德语言。这些都是内含伦理意义的术语,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当一个人说另一个人“靠得住”或“可靠”的时候,是指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当一个人被称为“顶天立地”的人,这是指他是一个自强、自立、自信的人;当一个人被描述为具有“菩萨心肠”的人,这是指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的人;当一个人被要求“一碗水端平”,这是要求他公正无私。这些民间道德语言朴素无华,但伦理表意通俗易懂,能够被中国老百姓广泛接受,不应该受到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民间的道德语言是零散的、非系统化的,它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传播。这种传承传播方式具有直接性强、语境性强、效果性强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口口相传的方式容易导致中国道德话语在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出现“遗漏”“误传”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先辈增辟了以书面形式传承传播中国道德话语的方式。《三字经》《孝经》《千字文》《弟子规》等民间书籍应运而生。它们有效弥补了中国民间在传承传播道德语言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hSvz00ozFWJLZeb7A9kKsDuyW6JciJL4b1P5idnYox5/3PzYZdgnIUA/2kq2R7s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