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与篇章安排

本研究共分八章进行撰写,具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基督宗教自唐代以来的入华传教史并进行了简要总结,提供了今天基督教与民间信仰交往的历史背景,便于我们理解双方的思维逻辑和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问题。其次,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基督教与本土民间信仰交往关系的研究成果及动态趋势,认为当前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多仅限于对具体个案的深描,个案之间既缺乏对比和类比,研究内容不成体系;不同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冲突但缺少解释,更缺乏对不同交往类型的高度概括及对内在发生机制的深层分析,研究停滞不前。为此,本研究根据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双方力量的不同对比,理想类型式地划分四类个案,并运用扩展个案法比较分析综合影响因素下基督教和民间信仰的交往关系。最后本部分拟定了研究的技术线路图,并对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

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起点,即宗教个体行为的理性。首先对于理性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其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客观理性—主观理性、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完全理性—有限理性、薄的理性—厚的理性。在此基础上对长期以来宗教行为所遭遇的非理性误读进行了分析,并进而讨论了近年来宗教研究领域较热的世俗化理论及宗教研究新范式的本土适用性问题,明确了本研究对相关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借鉴。

第三至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依次是对沈家店 (民间信仰—基督教同步兴盛)、天龙镇(民间信仰衰败—基督教兴盛)、泉旗镇(民间信仰—基督教同步衰败)及李沟镇(民间信仰兴盛—基督教衰败)四地的宗教信仰情况进行研究。考虑到所有发生在群体或组织层面上的交往最终其实都落脚于具体的行动者个体身上,且当前很少出现基于信仰群体层面的交往活动,所以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行动者个体的访谈来探索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思维逻辑和行动特征。每一章都有对田野调查地及调查过程的简介,以更好地理解交往行动的发生背景,也有对当地民间信仰及基督教发展的单独分析,并通过个案访谈呈现双方的交往特点,在篇章小结中将重要发现呈现出来。

第七章是对四个田野调查地的比较研究。该章基于四地调研结果与发现,探讨分析了四种各不相同的交往类型,并指出在农村熟人社会多维差序格局中,宗教个体间的交往与互动不是简单的信仰上的碰撞或冲突,大多数时候都要让位于其他世俗维度的关系,宗教信仰这一维度往往被置于比较靠后的考虑位置。同时,指出宗教行动不仅有情感因素,从皈信到宗教信仰实践到宗教交往再到信仰效果的解释等,宗教行动者都是理性行动者;而在功利性、实用性信仰特征的作用下,本土的农村基督徒们已经与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基督徒存在很大差异,他们明显缺少对原罪、彼岸救赎等教义教规的热情,更多的是对现实利益感兴趣,或者关心自己死后是否能上天堂的问题,但这与佛教那种轮回转世、天堂地狱的说法也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接下来我们探讨了农村基层社会中的宗教现状及其治理问题,提出要构建起农村宗教协同治理体系的想法。

第八章是结语与思考。在此处探讨了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双方力量对比于交往关系和模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及深远影响,指出近些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之间的交往渐趋平常化、平和化,日常交往占据主旋律,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内部的三自与家庭之间的分裂。考虑到这一系列的特殊情况,重点强调无论在宗教理论研究还是在宗教管理实践方面,都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这一正确方向。另外反思了本研究所存在的几个缺陷与不足之处,并指出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OIdX9sV3cqoREc+sO8sqbYbtXGkWXQ+WxCipDt7lppNXGzqRrECvZk2M8fso2Hg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