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于 2017 年年初在与沈家店及同一地市的另一镇子做了一次初步试调查。我们先委托这两个镇子的熟人(也是我们课题组培训的调查员),共组织随机发放了一次 40 份的自填式问卷。但后来发现,两地的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这促使我们决心把调研范围扩大。而更大的问题来自问卷填答方式。28 份问卷有的是在村民家中填的,有的是在村头村尾人群中发放的,还有的是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找人填写的。在试调查过程中就发现效果很不好,不但一大半的问卷填答不完整,而且好几份填好的问卷有大量的雷同重复,从部分勾画对号的字迹和习惯来看,显然是同一个人所答,可能就是为了给家里的小孩“挣”些随着问卷一起发放的小礼品。
这样看来,农村实在是不适合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集中式填答充分暴露出相互“参考”的雷同问卷的弊端。因此,我们决定把接下来的试调查改为结构式访谈,逐份进行,最后一共做了 12 份。在与调研对象互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情况是之前没有设想到的,有的情况则与原先设想的有出入,有些问题的题干设置不太恰当,有些问题还需要进行补充。我们于是把 12 份试调查结果当成了深度访谈的个案资料,然后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除去问卷及发放本身的问题,村民配合度很高,我们这次在村子里的调查还是比较顺利的。
2018 年暑假我们正式进入沈家店镇进行调研时,发现此地有了很大的变化。六七年前来做田野调查时,我曾得到该镇教会负责人林长老的帮助,此次他也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发动亲戚朋友及分布在各村的本分可靠的教徒,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
在征得林长老的同意后,我们参加了教堂的礼拜活动。教堂于 2015 年翻新重建,高大气派,远远就能看到耸立在屋顶的大大的十字架。一条硬化水泥路从主路上延伸下来,车可以沿路一直开进教堂大院。门厅处显眼的位置上贴着一张A4 纸,上面写着:禁止 18 岁以下人员进入教堂。接着是两排小字:一旦发现,将追查教会负责人的责任。我问林长老,这是什么时候规定的,他说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是去年下半年的事儿了。我看了看教堂里,果然一个小孩子都没有,之前调研中经常看到有爷爷奶奶带着小孩儿走礼拜的情况。我问,真的就没有小孩儿再来教堂了吗?林长老说,通知一下来,就跟信徒们都说过了,现在基本上都不让小孩儿来了,走礼拜时乡里有时会偶尔来巡查一下,发现有小孩儿在的话,他和几个负责人都脱不了干系。这时候有另外几个骨干信徒过来了,他们听到这个事情,都挺感慨的。一个信徒说,现在教堂不让(小孩儿)来了,村里主日学也不叫开了,结果小孩儿们在家一人一个手机打游戏打得嗷嗷叫,还不如来这儿听听真理嘞。还有一个教会的负责人性子比较莽撞一些,直接说: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咱小孩儿生下来就是中国公民,咋就不让信教了?再说,马太福音里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她此处引用了圣经(太 19:14)]所以,不管是属世还是属灵,这规定肯定都是不对的。林长老默不作声,其他几个可能觉得我们几个“外人”在这里,说这些话不合适,便打着圆场把话题跳了过去。
在后来的访谈中,提到这个话题时,林长老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不让小孩儿到教堂,确实堵住了一扇福音大门,但是这并不是说福音这扇门给堵死了,小孩儿在家里也可以学习圣经。教堂是可以牧养生命,但也有很多年轻人从小在教会长大,后来却离开了教会。也有很多前几十年从没接触过福音,进来后却一心一意服侍。所以,主要是看个人是不是真心信主,相反小孩儿其实懂得并不多,不过早点儿认识主也许不是坏事。我问他,对政府出的这个规定,你觉得能理解不?他说,理解政府出的这个规定,毕竟孩子还小,学习最重要。神拣选谁是神的旨意,小时候不信的,长大也可以信而且信得很好,不是小时候不让进教堂就能管得住的。
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直接禁止未成年人进教堂,但就“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而言,我国的许多法律条文中都有提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6 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01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8 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017 年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第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对于所有的国家和社会而言,首先,其未来是寄托于有着扎实的科学素养和现代文明的下一代身上,而不是从小培养的足够虔诚的宗教徒身上,这就使得从国家层面做出禁止未成年人在该读书的年纪分散注意力在宗教信仰上的规定。其次,宗教信仰牵涉到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未成年人还未接触到科学知识、身心都还很不成熟的时候被动地接收这些观念,对个体来说可能会影响到前途和未来。再者,未成年的青少年缺乏理性而更容易冲动,这样的特质极容易被邪教组织、极端宗教思想等左右,不仅不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反而可能会扰乱社会秩序。总之,做出“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教堂”的决定,并不是否定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正如“未成年人不许无证进网吧上网”“法定年龄才可以结婚”不是剥夺人的上网自由、婚姻自主权一样,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定框架内的自由。
后来我们进了教堂,发现里面地方很大,摆了十几排长条靠背椅,再加上两边过道靠墙放着的一摞摞圆凳,足可以容下四五百人。但当天可能因为有雨,来的人并不多,稀稀拉拉的不到一百人,椅子空了一大半,大多是岁数比较大的,最年轻的看起来也得有三四十岁,且妇女比较多。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花色式样各不相同的布坐垫或硬纸坐垫,应该是手巧的信徒自己制作的。像很多教堂一样,教堂讲台后布置着十字架,红色背景墙上贴有显眼的主祷语: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
侧面的墙上,则贴着《圣经》的一些句子,如: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
讲台上放着一个话筒,还有一摞版本不同、大小不一的圣经。在讲台左侧,靠墙的位置放着一架电子琴,用红色平绒布端端正正地盖着,四周墙壁上布置着圣经的经典语录。讲堂的左面位置专门隔出来几间房,留作教会的办公室,我们被请到办公室里跟几个教会的负责人见了面。他们简短高效地聊完了一些琐事,然后林长老大致介绍了我的来意。个别负责人还记得我,当年我受林长老的委托,跑了许多教会,统计教会信息,并给教堂和教会负责人照过相。他们一致表示,林长老交代的事情,一定办到。后面的调查,大部分是在这些骨干信徒的协助下完成的,他们的热情善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终我们采取“结构式访谈+集中填答+自填”的方式,共发放了 290 份问卷,回收了 261 份有效问卷(其中自填问卷 11 份),并对 14 个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对像沈家店这样基督教和民间信仰都比较兴盛的农村地区双方的交往关系有了深入了解。
本次的 261 名受访对象中,我们对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地点、职业类别、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等进行了调查。性别分布具体情况如图 3-1 所示:
图 3-1 性别分布
本次样本中,女性占 60.15%,男性占 39.85%,这与河南省统计局 2019 年发布的《2018 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中男女基本均等、男略高于女的比例不符。而沈家店镇所属南阳市,2018 年男女性别占比分别为 52.9%、47.1%。 但是,因为沈家店基督教比较兴盛,所以我们调研时有意选择了一部分基督徒进行访谈。基督教中女多男少的“马大现象”十分突出 ,在之前的研究中,女性基督徒占比动辄达到 80%以上甚至 90%以上。基督徒较高的女性比例在总体上改变了本样本的男女性别比例,再加上是主观抽样,就会在数据上得到呈现。
在年龄构成上,最小的访谈对象为 19 岁,最大的为 78 岁,平均年龄约 54岁。但这种方式不利于对受访对象的整体分布情况的直观把握,所以我们以 10岁为组距对样本进行了年龄分组,得到图 3-2 的结果:
图 3-2 年龄分组
由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受访对象的年龄集中在 41 岁至 70 岁的中老年阶段,71 岁以上的老人在配合问卷填答时比较困难,且考虑到其行动对社会影响力呈减弱下降趋势,所以没有做更多访谈,因此其实际的占比应该高于本次调研显示。40 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数量较少,应该与调研时大批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未返有关。
在教育程度方面,可以很明显看到,初中以下学历的占了 81.2%之多。至于本科以上的那些受访对象,调查组人员大多表示有印象,因为要么是放假回来的大学生,要么是偶遇到的回乡探亲的已在外工作的人。这与近些年在北方农村死灰复燃的“读书无用论”有很大关系。因为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部分农村学生在高考中处于劣势,所上的大学相对层次较低,而这直接影响了其就业进修,并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换言之,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并不能换来高回报,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农民在教育方面的态度、热情与成本投入,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然后迅速结婚生子,再把孩子留给尚处于壮年的父母看管,自己继续出去打工,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管不问,到后面的学校教育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孩子十几岁也辍学外出打工,周而复始走上父辈的老路……总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外出读大学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但能够考上 211 或 985 高校的农村孩子却是少之又少。就样本而言,越年轻的教育程度就越高,这也符合我们对总体的判断。
表 3-1 教育程度
在婚姻情况上(如表 3-2 所示),有 59.4%的调查对象处于“已婚(初婚有配偶)”的状态,加上“离婚再婚或同居”(0.8%)“丧偶再婚或同居”(3.8%)两项,共有 64%的调查对象有配偶。如果再把“同居”(12.3%)的比例算上,那足有 76.3%的调查对象有配偶。而未婚的、离婚未再婚或同居、丧偶未再婚或同居的分别只有 8.8%、5.4%和 9.6%,共约 23.8%。这与 2019 年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8 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中提到的我省人口婚姻状况依然表现出“一高三低”(有配偶人口比例高,未婚、离婚和丧偶比例低)的特点是比较吻合的。
表 3-2 婚姻情况
在工作地点上,我们进行了包括“县城、省内其他地市、省会、本地乡镇、本地企业、本地农村、无业在家、外省、其他(请说明)”等类型的详细划分;在职业上,划分了“无业、农民、普通工、技术工、商业人员/服务人员、行政人员/办事人员、经济/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等类型,但在调研中发现,调查对象往往把工作地点的“无业在家”与“本地农村”混用,把职业中的“无业”与“农民”混用,考虑到这两类混用似乎彼此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把它们合二为一,结果发现,工作地点中选择“无业在家”(38.3%)和“本地农村”(24.5%)的,共有 62.8%;而职业中选择“无业”(18.0%)和“农民”(53.3%)的共有 71.8%,说明我们的调研对象大部分是农村务农的普通农民。这也就解释了在“月收入水平”上,为何累积会有89.3%的调研对象选择在 3000 元以下,其中更有 60.2%选择 1000 元以下。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月收入水平的填写与实际有较大出入。首先,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显示,2018 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 1.3 万元。 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每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了 1000 元。而且,根据我们的了解,当地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大力挖掘资源,招商引资,先后有木耳种植、拉链厂、红薯种植、丹参种植等多个项目落户镇上,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即便大多数农民不离乡外出,在镇上依然能找到零工贴补家用。这些零用钱每月也应该至少能挣千把块钱左右,因此大多数人月收入水平不至于在 1000 元以下。其次,按理说,去省外打工的收入肯定比留在本地要高,这也是农民工大军背井离乡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但是调研中除了在外读书的学生确实没有收入,还有一些工作地点在省外的仍然选了1000 元以下的月收入水平。我们猜想,可能是因为在调研对象接受访谈时,经常有带路的人在一旁的缘故,他们不方便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收入。
与月收入相关的,是对过去一年家庭经济条件的调查,结果如表 3-3 所示:
表 3-3 家庭情况
我们发现,即便有六成多的人选择自己月收入是千元以下,但仍有近三成的人选择家庭经济情况是“收入大于支出,有一定储蓄”,近五成的人选择了“收支基本相抵”,这两者加起来有近八成,显然逻辑不通。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判定,月收入水平应该是被严重压低了,而这个家庭经济状况的填答应该比较符合客观事实,即大多数家庭经济至少能够做到平衡收支。不过,还有6.5%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家庭“入不敷出,并且有借债”,经追问得知,一般与家人患了疾病或供孩子上收费高昂的民办高校有关系。
最后,我们对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简单询问。选择“一直都还好”“一直都挺好”及“一直非常好”的总共占了四成。一方面,这应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居民对健康更为重视的结果。在我们的问卷中,一道题目为“日常生活中,您更看重以下哪三项(请按重要程度排列)”,我们发现,“健康”在排名前三的选项中都占有不小的比例。数据显示,在调查对象所选择的前三项日常生活更看重的事情中,健康分别占到 27.59%、19.92%、19.92%,如果考虑到答案选项的分散程度,则可以说,健康在更看重的前三项内容中,仅在首选项中次于家人,其他的第二选项和第三选项中,都是处于首位的,是调查对象最看重的。考虑到待选择的三项之间很难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所以我们把本道问题当成普通的限选题,通过定义多重响应变量集来进行重新分析,结果如表 3-4 所示:
表 3-4 日常生活
注:因本题为多项选择题,故个案百分比总值大于 100%。
从表 3-4 可以看出,健康(31.4%)的选择居首,家人(28.2%)紧随其后,宗教信仰(13.3%)、收入(11.5%)分列第三、第四位,这说明受访对象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比较良好的健康自估也与农村人对“健康”的界定比较宽松有关。有一些访谈对象甚至认为,只要没有得癌症肿瘤这些大病,平时头疼脑热、咳嗽气喘的,或者血压、血糖有点高,都不算啥病。因此,尽管统计结果看起来很乐观,但事实上农村人比较“皮实”,医疗意识比较淡薄,生病不爱去医院,往往止住不良症状就行了,小病容易拖成大病,“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不在少数,当然这可能也是一部分人选择宗教信仰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