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原始社会的人们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他们除了对已经掌握了规律的四季寒暑、播种收获以外,将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毒虫猛兽都视为巨大的威胁,在面对大自然无法解释的现象或承受自然压力时,往往感到十分恐慌,对雷电、风雨、地震、山崩等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他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主宰这一切,在他们的心中,自然万物都有某种神秘的神灵在控制。于是,为了生存,他们必须祈求冥冥中的超自然力量(诸神灵)来保佑、庇护。伴随舞蹈祈祷和膜拜自然万物中的诸神灵等,原始宗教意识、各类巫术仪式应运而生。他们笃信巫术的超自然威力,认为通过巫术活动能沟通神灵、驱鬼逐疫,这种祛除疾疫、禳祭鬼神的仪式,便是最初的巫傩。《荆楚岁时记》:“驱傩之事虽原始于黄帝,而大抵系周之旧制。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 随着傩文化的发展,在傩祭傩仪中最重要的精神道具——傩面具也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演变,从原始的图腾符号到祛灾纳祥的吉祥象征,逐渐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符号。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其中傩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起源于原始的农耕社会,远古先民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为了获得生息、繁衍后代,希望通过超自然力量的帮助实现超越自我的目的,达到驱鬼逐疫的精神寄托,是神灵信仰、自然崇拜、民间民俗和多种技艺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了傩歌、傩舞、傩仪、傩戏、傩艺、傩技等。长期以来,傩文化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历史、科学、艺术等信息尤为珍贵,这种巫风傩俗所负载的文化现象曾被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赞叹为又一道“文化艺术长城”。即便在现代,这种巫风傩俗也并未消亡,仍保持着上古巫风的鬼神崇拜特质,这种鬼神崇拜的神灵观念以形象化和具象化的傩面具表现出来,并以面具艺术形态广泛留存于民间,充满勃勃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一)研究缘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伴随傩祭、傩戏而产生和发展的傩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老的傩祭日趋衰亡。然而,在偏僻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闭塞,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傩文化的存在和滋长提供了肥沃的原生态土壤,这里信巫崇祀而尚鬼,巫傩祭祀盛行,成为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的傩文化富矿区,由此派生出了种类繁多的傩面具。

傩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地位突出,它不仅是神灵的凭依之物,还是神祇的具象化,是傩祭活动必不可少的道具,每一种面具代表着一定的人物。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遗存极为丰富,种类更是繁多,造型千变万化,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独具特色,并掺杂着形形色色的功利目的和五花八门的民俗意象。傩面具不仅仅因沟通神灵而被赋予神秘的宗教、民俗内涵,还是傩文化中最精彩和最重要的艺术造型手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傩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性、记叙性的研究成果,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相对集中,所以在傩面脸谱的资料整理、认定、梳理、分类等方面难免有所疏漏。再者,对傩的研究具有跨学科、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特征,难免将其范畴扩大化,将戏剧表演、歌剧舞会的脸谱、面具统称为傩面具,存在“泛傩化”现象。还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审美差异的原因,对傩面具的起源、发生、发展、演变及原生地的认识和把握缺乏清晰的内在逻辑分类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混淆已被许多学者所诟病。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再次强调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因此,就很有必要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谱系进行梳理,进一步厘清各少数民族在民间文化上的共生共融关系,从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间文化艺术发生谱系及内在逻辑。

(二)研究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再次强调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推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因此,就很有必要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谱系进行梳理,进一步厘清各少数民族在民间文化上的共生共融关系,从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间文化艺术发生谱系及内在逻辑。

当前,对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的整理和研究,探讨在中国傩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衍化历程和渊源关系,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增进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价值和意义

(一)学术价值

第一,厘清民间信仰与巫傩文化之间的关系。民间信仰伴随着对神灵的信奉和精神的寄托自发留存民间,由于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崇拜对象纷繁复杂,组织形式松散无序,功利性强,傩文化是发源于农耕时代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曾作为周代宫廷傩礼与宗教礼俗并存,在杂糅各种民间信仰习俗后渐渐沉入民间,成为民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傩面具是源于原始宗教的傩文化活动,是一种跨越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现象。今天的戏剧脸谱,其造型多脱胎于傩戏面具。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整理,发掘傩戏艺术形式,并对其形式进行解析,可以厘清民间信仰与巫傩文化之间的关系,再现巫傩文化在当代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展现古代审美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形式链条,为傩戏艺术形式纵向延续提供现实基础。

第二,梳理并建立西南少数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西南各少数民族有着厚重而丰富的民间优秀文化,汇集成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中华民族风貌的优秀传统文化,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的时间维度和扩散的空间维度又各有不同,体系复杂,在认知度和认可度上呈现“泛众化”。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的整理研究,不仅能丰富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梳理巫傩文化发生演变的轨迹,还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

第三,拓宽巫傩面具艺术的多维度研究思路。傩文化是一种跨越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现象,对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的整理研究,发掘傩面具的艺术形式,并对其形式进行解析,再现古代准艺术的发生、发展现状,展现古代审美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形式链条,为傩戏艺术形式纵向延续提供现存基础。这不仅能丰富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理论研究,还能拓展傩面具艺术的多维度研究思路,对哲学史、中国文化史、民俗史、民族宗教史以及美学艺术史等学科的史料研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而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间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可以说傩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对傩文化面具谱系的整理研究,就是去伪存真,清除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筛选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文化,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傩文化根植于民间,是广大乡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而广大的乡村是滋养和培育傩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乡村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主战场。因此,对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的谱系整理研究,传承农耕文明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以传统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传统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傩文化倡导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价值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社会氛围。傩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倡导祭祀灵物,敬奉灵物,与之和谐相处,以求得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构建友好型的环境氛围。对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且对于保护地域性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在文化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的挑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在广大的乡村,随着农村经济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民间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失去赖以产生、存在的土壤和社会环境,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受都市文化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外出务工后很快接受外来生活方式与娱乐方式,甚至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洋文化。他们将这些外来文化和一些生活习惯带入本地后,就对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多年的生活习惯进行选择性摈弃,这也是导致一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

1.传承文脉断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总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记忆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耳相传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人或传承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民间艺人日益减少,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会断脉,甚至消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传统农耕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是大量的老人和儿童,人们生活消遣方式和娱乐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乡村家园正逐渐消失。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的普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人们在享受时尚文化和都市文化的同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这些都大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遭到极大的破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没有传承人,其非物质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人在,非遗就在。当前,傩文化及傩的技艺正面临“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文化传承危机。

2.成果烦冗杂乱

对中国土生土长的傩来说,面临的境况一样,曾经作为原始居民的精神寄托而在中国流传数千年,也因时代的变化逐渐式微。因此,傩文化在学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傩文化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学界掀起了一股“傩文化热”。傩作为一种原始古老的文化现象,在三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轨迹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融合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傩面具是傩文化的傩事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道具,是图腾崇拜的象征,蕴含了远古以来人们的精神力量,不仅凝聚着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还展现了民间传统的雕刻技艺,在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学界对傩面具的研究也随着对傩戏的广泛关注而越发受到重视,随着傩文化研究日益深入,涌现出了大批的研究性、记叙性的研究成果。比如《东方傩文化概论》《傩戏面具艺术》《傩戏面具》《中国脸谱艺术·傩面具》《傩面具》《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中国傩戏面具艺术》《傩来傩去——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傩戏、傩文化——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面具史》等大批研究记叙性的成果,特别是在傩文化比较集中的一些省份,专门就傩面具进行了搜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比如《贵州傩面具艺术》《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赣傩面具艺术研究》《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等纪实性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相对集中,可参考的资料也过于庞杂,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祭祀仪式和民俗活动繁杂,难免在各地傩面具的整理、认定、梳理、分类方面有所疏漏。特别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遗存极为丰富,种类更是繁多,造型千变万化,并掺杂着形形色色的功利目的和五花八门的民俗意象,各地的傩面具有不同的精神象征,各民族的傩面具也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内涵。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各地各民族不同表述的傩面具,要厘清傩及傩面具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演变轨迹,就需要利用谱系关系。

3.“泛傩化”现象

戴着面具是傩事表演的重要特征,而傩又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原始祭祀活动,这种傩仪活动在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吸取各地各民族的歌舞、戏剧,演变为酬神还愿的傩戏,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等阶段,同时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融入了大量的儒道释等宗教文化,特别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受到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对傩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傩面具的梳理,就具有跨学科、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特征,难免将其范畴扩大化,正如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麻国钧先生提出的傩学研究存在的泛傩化问题,这种“泛傩化”的现象不利于整体了解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对这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

4.知识体系混淆

傩原本就是依靠民间艺人口传相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存留于民间,人是傩文化得以延续传承的主体,依托人的本身而存在,是以傩事活动中的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人的身、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傩在各地各民族流传过程中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杂糅各种民间文化,在此消彼长中相互融合。傩面具也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文化审美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造型艺术、材料选择、色彩运用、功利目的、民俗意象等方面形成千差万别、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但由于对巫傩面具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成因等都缺乏清晰的内在逻辑分类体系,对巫傩面具的起源、分布、种类及艺术特征等方面缺乏明晰的整体建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混淆已为许多学者所诟病。因此,就需要用人类学的谱系方法,建构傩面具演变发展的传承谱系。

(二)对策与建议

从谱系的研究角度,在掌握前人成果、田野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当下西南各少数民族在傩祭、傩仪、傩戏等文化事象活动的面具进行分类整理,回溯其发生、发展的演变历史,厘清傩面具发展的复杂现象中隐含的内在文化逻辑,建立傩面具不断演进的具有历时性的综合动态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的发展谱系,并分析该谱系演变轨迹对傩文化的影响,利用图谱将傩面具的发生发展置于文化变迁和思想发展的脉络中,在特殊历史文化时期和社会重大变革的背景下,探究其嬗变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建立傩戏面具谱系的发生、演变机制

每一个事物都存在一个规定它发生、发展的机制。傩戏面具纷繁复杂,利用谱系研究的方法,寻找傩戏面具谱系的生成机制,厘清傩戏面具发展的复杂现象中隐含的内在发展规律,建立傩戏面具不断演进的具有历史性的综合动态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系统地揭示傩文化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2.建构西南少数民族傩戏面具的谱系

傩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民间文化事象,涉及社会、宗教、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系统梳理傩面具的成因及发展规律,建构一个最能反映傩面具发展演变的谱系架构,有助于在当今中西文化融合大背景下,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突出的特色

(一)研究领域的新开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强调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并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整理,发掘傩戏面具的艺术形式,并对其形式进行解析,可以厘清民间信仰与巫傩文化之间的关系,再现巫傩文化在当代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展现古代审美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形式链条,从而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间文化艺术发生谱系及内在逻辑。

(二)研究理论的新思路

利用谱系研究的方法,以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纵坐标、以其所受诸多文化带影响为横坐标、以其思维演变和思想衍化进行深度探源,运用三维立体式研究策略,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谱系,清晰分辨出西南少数民族傩面具流变的方向和轨迹,分析出傩文化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变迁规律,有助于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本成果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空间格局分析法,该方法对于把握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的整体分布特点和规律十分有效,有助于建立由点、线、面立体构成的少数民族傩面具空间格局谱系。采用了谱系分析方法,注意各少数民族民间信仰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关注其生成过程以及在历时演变中的断裂、转折和转向,从而构建出西南地区各民族在傩及面具之间的关系格局和文化共同体谱系。 ASYDDGvDKpwBg76S9M+6vVRjw74fl3TLfZUd1NFkjq/cHQTAS07lqXLEkN486D3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