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中医药文化养生园

决明花

顾同应(明)

个个金钱亚翠叶,

摘食全胜苦茗芽。

欲教细书宜老眼,

窗前故种决明花。

在难忘的初春,病毒肆虐,为了保护好自己,也为了他人安全,我每天尽量减少外出,居家办公,为数不多的短时间出门,地坛跑步,成为每天早上固定的活动。

清晨入园的游人很少,但是入口处的工作人员测温、验健康码、检票,样样不能少,提醒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一丝不苟。园中的保洁师傅们像往常一样,照例做着卫生清扫,枯枝树叶及时被清理,空空荡荡的园子显得格外干净整洁。完成保洁工作的两位师傅,在方泽坛前的中心广场上,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整理一下工帽,抬头挺胸,保持着脸上的微笑,用手机相互拍照,然后各自拿起手机,将照片发出去,高声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但我明白,他们在向远方的亲人,发送着健康平安的消息。

每天来到地坛,仅有的几个晨练的人,彼此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任何的交流,但是每天远远地望见对方,似乎又是熟人。一位跑步的年轻人,穿着单薄的运动衫,跑得飞快,我们在园中一次又一次相遇,他一次次嗖嗖地从我身边闪过,健硕的身材,优美的跑姿,让我羡慕。如果没有疫情,我想,我可能会与他切磋一下,你追我赶地跑上一段路。一位大妈,瘦瘦小小,脚步轻快,每天在主干道上遛弯,来来回回,走上好多趟,偶尔与迎面走过来的另一位大妈,老远打着招呼,“来了?”“来了!”如果没有疫情,我想,两位老人可能会走在一起,热情地唠着家常里短。

地坛虽然离家很近,我却一直将它忽略,仅有的几次游园,我只是一个走马看花的路人。疫情之下,给了我一次自省的机会,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用更多的时间,爱护身边的一切,家人、朋友,还有周围的一草一木。因为疫情,我独自一人,在地坛奔跑,没有朋友,没有熟人,跑步之余,我停下脚步,慢慢找寻,我曾经错过的一草一木。

在地坛的东西主干道上,距离东天门约几十米的郁郁葱葱的柏树间,掩映着一个古朴的深褐色牌楼,正面额题“中医药文化养生园”。这里原来是一片牡丹园,十年前改造成中医药文化养生园,每到春季,百草萌动,百花盛开,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在地坛举行,吸引许多京城百姓前来。十年时间里,我错过了这个园中园,更错过了一次次中医药文化的科普活动。

寒意正浓,养生园里,松柏冷绿,草木枯萎。园内的导引图,清晰明了,小路旁、花坛边、草丛中,处处可见养生歌谣、穴位示意、经络图解、节气谚语,图文并茂,简单实用。一景一韵,水路陆路,处处体现了中医药保健养生的精华。每一次的园中漫步,都是一次中医药知识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洗礼。按照中医药理论,养生贯穿一生,重在生活化,贵在持之以恒。

养生园面积不大,但是规划精巧、设计简约,整个园区按照人体的五脏,分成肺金区、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脾土区五个区,园中的流水和道路,化作人体的经脉经络,连接起五个分区,养生园的布局就像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东、南、西、北、中,青、赤、黄、白、黑,金、木、水、火、土,自然界的五方、五色、五行,彰显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提倡顺应四时的生命观,充满了中国人的生命智慧和哲学思想。

经过中医药文化养生园的牌楼,向北进入园中,眼前一下子变得开阔,迎面是一幅巨大的石雕抽象壁画,乳白色的石雕中,镶嵌着阴阳太极图,壁画的右侧写着:精气神和合。传统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之三宝,精为先天之根本,气为生命之源泉,神为精充气足之体现。一个人要健康长寿,精气神和合是关键。

巨型壁画向西是肺金区。按照中医说法,肺为相傅之官,司呼吸,主治节。养肺之要,重在养气。空气清新,草木葱郁,深纳缓吐,健体调息。肺为娇脏,寒热当忌,避于贼风,慎于起居。一条健康步道弯弯曲曲地通向调息广场和导引广场,步道上铺设有一个个凸起的光滑圆润小石头,可以按摩足底穴位和反射区,调节脏腑,强身健体。在调息广场上,有六个调息打坐台,可以打坐练习静功,是进行呼吸吐纳的绝佳场地。在导引广场上,按照动作图示牌,可以配合呼吸吐纳,由意念导引动作,进行身体锻炼。每次经过这里,我认真按照指示说明,呼吸吐纳,导引动作,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是虔诚地希望,自己的肺能够更加健康,可以更好地抗御病毒。

从肺金区向北,经过牡丹园,来到脾土区。作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脾,是人体整个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机能中心。脾土区,是园中园的中心,下沉式圆型的养生广场周围,装饰有二十四节气的主题地雕,均匀放置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个圆形石墩,石雕上有精美花纹和节气谚语,按照节气,食五谷、品百草,才是节气和养生的最佳搭配。我常常环绕着广场,转了一圈又一圈,欣赏着花卉和人物的雕刻,一字一句地读着上面的谚语,节气物候,万物之美。站在广场中心,我抬起头,望着天空,我相信,凛冬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生命的节律与自然的脉动,才是永恒的天地规律。

继续向北,经过望坛亭,跨过小木桥,来到肾水区。顺着假山石,攀岩而上,山上的平台上,依靠着北侧的山石矗立着孙思邈的石像。“药王”仪态安详,手持药书,正在专心制药,书案上摆放着他撰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身旁放置着制药的工具,捣罐、碾压槽、葫芦。我怀着崇敬之情,伫立在药王的石像前,心中默念着,祈祷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可以平安。

沿着小路向东走下假山,来到肝木区。“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悦和苑院门上的这副对联,讲述着朴素的养生道理。跨入小院,中心的空地上是一片草药圃,泛着绿的小苗不知道是什么药用植物,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一定要再来这里,辨识草药,药食同源,营养又健康,养生又治病。养生长廊中,只有一位老人坐在角落里,忧郁地吹着长号,乐音低沉。漫步廊中,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古代四大名医的雕像静静伫立,八段锦、五禽戏、拔罐、刮痧,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望、闻、问、切,标本同治,阴阳中和;一碗药汤,一根银针,中医瑰宝,代代相传。我仔细地看,静静地学,养生之法,生生之道!

出了长廊,经过月亮门,走出小院,向南沿着蜿蜒小道,来到养生园的南部,心火区。据《黄帝内经》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可见心脏地位的重要性,它具有主导和协调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而且人的聪明智慧由心而来。如今,瑟瑟寒风中,心火区空无一人,致和廊中,吹拉弹唱的人们不见了,涌泉广场上,练习书法的老人也不见了,一条溪流从一块象征“心脏”的景石流过,我仿佛听见了灵动的叮咚声,那是心脏跳动的声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疫病终将过去,祥和安宁的日子必将回来。

沿着蜿蜒小道,再次返回到养生园的入口,站在宽阔的东西主干道上,这时候,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我抬起头,挺起胸,迈大步,走出了地坛的东天门。

(2020 年 2 月 25 日) vgrzoaf71qxsEIsujnDpO8awXeK9DEbGAJmcWHgj5ID4KcUuaQXn5FRozqu+FL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