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全健康”与传统健康、大健康的关系

一、传统健康与大健康的概念

(一)传统健康的定义

“健康(health)”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而疾病通常被定义为因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辞海》(第7版)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

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健康用可测定的数据(如身长、重量、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度量,其国际标准却很难把握。”虽然该术语的正确定义指的是心理因素,但它并不专门针对疾病的测量或分类。可以说,这是由传统的自然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必要成果。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了“身体健康”的概念:“身体健康乃是一个在躯体上、心灵上和整个社会生活上的完满情况,而不单纯是毫无病痛和虚弱的情况。”世卫组织的这一“身体健康”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的质量),以及体魄、心灵、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大健康理念及提出背景

大健康(Comprehensive Health)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生活需求变化以及人们疾病谱的转变,所提出的一种全局的保健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其追求的不仅是个人保健,还涉及人类精神、心理、生态、社区、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保健。提倡的不只是科学的保健生活方法,还有合理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所有与健康相关的资讯、服务等,也涉及所有社会组织对于适应人类社会性的健康需求所做出的行为。所谓大健康就是紧紧围绕着人们身体健康期望的核心概念,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走得安”。

21世纪,是人们追求健康的新时代,也是人们享有健康的新时期;21世纪,人们从发展社会经济到关注自身的健康,人类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毫无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居民的亚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其保健能力、健康消费行为也亟待提升,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积极传播科学合理的保健知识,提倡卫生文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企业主体行为,并且根据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现状,消费者急需科学的理论知识做正确的消费引导。同时我国社会健康服务机构资源与人才非常匮乏,正面对着“入世”后的巨大挑战,民族健康产业、民族健康文明也亟须进一步扶持和传播。可见,我国的卫生事业状况不容乐观,建构“大健康工程”乃大势所趋;新医疗改革中提倡防治为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医疗指导原则,由此促成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生命健康是一个全程关怀的过程,现代疾病,事后对抗性诊疗往往为时已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文明病,即生活方式病也日渐盛行,而处在亚健康状况的群体也愈来愈多。生活环境虽然改善了,但食品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问题却此起彼伏,生活品质反而下降了。如今人们的某些慢性病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不重视亚健康状况,这已严重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也耗费了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不少人也因病致贫。

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健康认知、疾病预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健康内容不断更新。比如美国,1875年至1925年是环境时代,重点是天花免疫接种、外科消毒、公共卫生服务;1925年至1950年是药物时代,重点是对氨苯磺胺药物、土霉素、抗结核等药物的广泛使用;1950年至1980年是生活方式时代,重点是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搭桥;而在30年后,即2009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这样形容和要求改革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健康体制——“正是医疗领域过高的成本,构成了对我们经济巨大的威胁。这是摆在我们家庭和企业面前的越来越高的障碍,是摆在联邦政府面前的一颗棘手的定时炸弹,更是美国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虽然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心脑血管病、高血糖等富贵病也接踵而来,这种困扰至今仍在。因此,发达国家将工作重点转到防治领域,也就是为应对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所发起的严峻挑战。已经摆脱了基本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也面对着同样的健康挑战,亚健康状态病人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率增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频敲警钟,正推动着政府制定“防治前移策略”。

大健康事业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责任,既关乎公平地获得人类基本权利与健康及集体防范跨越国界的威胁,更关乎人类和平共处和合作共进。通过建立世界健康组织联盟,创造文明文化的新力量,将在地区与全球性大卫生事务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和友好合作中,发挥风向标的重大影响。

二、全健康与大健康的融合

正在兴起的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较权威的定义即通过地区、各国和世界的跨学科协作,以达到人、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最佳健康。

全健康与大健康相比,前者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其关注的是人类、动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和谐与安全;而大健康理念的重点是以人为本,亦即整体生命周期的保健状态(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和生活质量。全健康理念主要关注人的整体社会健康管理,以及身处一个社会与整个地球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大健康理念则关注个人的健康管理,以及整体社会的健康管理体系。全健康理念主要关注动植物健康和与人类状况之间的健康关联;大健康理念则关注健康的消费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健康理念明确了保护野生动物和避免伤害动物的健康是人类生命安全的关键前提。特别是,全健康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贯通一致,为了提升和改善人类社会的健康环境,有必要促进大健康向全健康发展。

这是一个从大健康往全健康发展的质的飞跃,当国内不少地区还在围绕如何进行全民大健康开展普及工作时,海南已经开始通过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具体实现海南两种精神——椰树精神和特区精神。

三、由传统健康走向全健康

通过对公共卫生与传统卫生监督范式的发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公共卫生范式从传统卫生到全面保健的过渡过程。“全健康”概念源自英语“One Health”。海南应全面引入“全健康”理念,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在体制机制创新、跨学科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起“全健康”体系,带动健康海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努力在"全健康"方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近年来,由于新的传染病发生以及某些再发传染病的暴发,人、动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紧张,促使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与生存安危做出反思,这才使得“One Health”变得越来越流行。自2004年以来,国际社会定期举办会议或论坛讨论“One Health”议题,并出台具体行动方案。在国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陆家海教授和他的科研队伍,于2014年11月在广州举办了首届“One Health”健康研究国际论坛。此后,这一理念得到了更多有识之士的拥护。

简而言之,全健康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以实现最佳的健康和人、动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理念。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统健康范式和全健康范式之间的异同,现列出以下表格详见表2-1。

表2-1 传统健康范式与全健康范式之比较 m5GxKhNnOGcocIBukss5hNNy27ZBKF6L0lm/gxD7CKcQqEPZXlm7TR1HUD8ydk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