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世界大战的远因

第1节 俄国迁怒奥匈帝国

以上是导致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近因,此外还有着历史上的远因。首先,塞尔维亚方面之所以唆使他人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源于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塞尔维亚人和俄国人同属于斯拉夫人,14世纪的塞尔维亚曾是巴尔干半岛首屈一指的强国,后来被土耳其人征服,国破家亡。后世的塞尔维亚人一直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通过不懈努力,四十年前,塞尔维亚终于得以独立。后来塞尔维亚人民想重现昔日之“大塞尔维亚帝国”荣光的勃勃雄心与日俱增。如今 与塞尔维亚相邻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原本是昔日塞尔维亚帝国的一部分,当地仍然居住着很多与塞尔维亚人同根同种的斯拉夫人,因此,塞尔维亚一直以来的勃勃野心之一就是要兼并此地。

上述两地原本属于土耳其掌管,根据各国于1878年签署的《柏林条约》 ,在名义上仍为土耳其所有,但实际上一直由奥匈帝国进行临时托管,以此来避免列强之间产生纷争。对此,塞尔维亚人一直经常自我安慰,认为两地虽然现在仍与衰弱不堪的土耳其有着一丝半缕的牵连,但他日必将以武力迫使土耳其屈服,令土耳其割让两地给塞尔维亚。然而,1908年奥匈帝国以一纸宣言将此地据为己有,塞尔维亚人对此惊诧不已,同时也宣告塞尔维亚多年的“大塞尔维亚”美梦瞬间化为泡影。因此,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的切齿之恨不言自明。对塞尔维亚而言,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不仅是一种民族心理上的打击,而且有辱国家尊严。同时,对同为斯拉夫人的大国俄罗斯而言,这也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奇耻大辱。

签订《柏林条约》

在奥匈帝国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之前的1908年9月,土耳其国内发生了革命起义。起义成功后,土耳其废除了专制帝制,开始实行宪政。由于此时土耳其国内新政根基未稳,如果此时对巴尔干地区一直不怀好意的欧洲列强对土耳其事务进行干预的话,那么土耳其必生大乱。因此,土耳其不得不对奥匈帝国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求自保。而与巴尔干事务有着密切关联的俄国则开始未雨绸缪,以防不测。1908年9月中旬,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亲赴奥匈帝国进行谈判。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首先与奥匈帝国外交大臣爱伦塔尔举行了会谈。会谈中,奥匈帝国一方透露出欲将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据为己有之意。俄方对此非法要求感到非常吃惊,虽有心制止却力有不逮,于是转而提出一个条件说:“贵国之望不敢拂之,但有一事相求。受《柏林条约》所限,吾国之黑海舰队弗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此为吾国之痛处。唯望贵国兼并两地之时一并解除我舰队不能同行达达尼尔海峡之禁令。”对此,爱伦塔尔简单地回复道:“可,我方无异议。”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进而再次请求道:“贵国宣布兼并此地之时,还望预先告知吾国。”爱伦塔尔对此也进行了慷慨允诺。

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

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大喜过望,以为俄国舰队多年以来不能通行达达尼尔海峡的问题马上就要得到解决。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在高兴之余想以此为契机访问他国,于是1908年10月初便抵达法国巴黎进行访问。然而,刚到巴黎不久,就惊闻奥匈帝国已经以一纸宣言宣告兼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爱伦塔尔虽然与俄国已经有约在先,但仔细想来,俄国舰队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一事与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一事都事关其他列强利益,二者无法同时实现。如果守约,奥匈帝国就会丧失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良机。因此,在送走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后,奥匈帝国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对奥匈帝国的出尔反尔自然是怒不可遏,同样,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此也震怒不已。

爱伦塔尔

沙皇尼古拉二世

第2节 塞尔维亚的阴谋诡计

得知奥匈帝国单方面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消息的塞尔维亚人自然也是群情激愤。奥匈帝国发布兼并宣言的当天,塞尔维亚迅速将十二万大军调动到奥塞两国边境地区进行备战。与此同时,塞尔维亚向列强强烈控诉奥匈帝国践踏《柏林条约》之暴行,并明确要求奥匈帝国:如果要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要向塞尔维亚提供相应的补偿。列强认为此事十分棘手,因为这并不单单是奥塞两国之间的问题。俄国是塞尔维亚的后援,德国亦是奥匈帝国的后盾,如果稍有差池恐怕会酿成无法预测的大乱。因此,经过磋商之后,列强联合向塞尔维亚下达了一份通牒,警告塞尔维亚不要轻易用兵以防引起地区局势动荡。同时,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利用自己与塞尔维亚的特殊关系,劝诫塞尔维亚政府切莫轻举妄动以免产生危险。最终,塞尔维亚政府被迫做出让步,于1909年3月明确表示放弃对奥匈帝国的一切要求。然而,奥匈帝国却对塞尔维亚不依不饶,强烈要求塞尔维亚方面公开书写一封道歉信。奥匈帝国的这一要求就像宗主国对待属国一样跋扈,极其傲慢无礼。塞尔维亚虽为小国,定不会甘受如此奇耻大辱。当时塞尔维亚国内群情激愤,纷纷表示宁愿亡国也绝不做奥匈帝国的奴隶。

两国互不相让,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地区形势日益危急,已开始呈现出大战一触即发的态势。正在此时,一直在幕后频频为奥匈帝国出谋划策的德皇威廉二世突然由幕后走上了台前。威廉二世给沙皇尼古拉二世递交了一封书信称:“此巴尔干危局极易酿成世界大战,对此俄国也负有一份责任。为使事态得以圆满解决,我希望俄国先行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一事。否则,德国亦有被迫动兵之念。”面对德国的嚣张气焰,俄国被迫服软并转而对塞尔维亚进行安抚,要其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俄国之所以如此隐忍,是因为在四年前的日俄战争中战败元气大伤,至今仍未痊愈,完全没有与德奥两国进行对抗的胜算。实力更加弱小的塞尔维亚自然也知道自己实力不强,于是开始低三下四地向奥匈帝国谢罪,并承诺缩减军备。

由此,1908年的巴尔干危机就此暂时化解,欧洲和平得以继续维持。然而,不甘受此奇耻大辱的塞尔维亚人的报复之心却愈加强烈。塞尔维亚自知以武力无法与奥匈帝国堂堂正正地一决雌雄,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想通过阴谋诡计对兼并案的主谋——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进行刺杀,以此方式一解心头之恨。于是,1914年6月28日,上演了萨拉热窝事件。

漫画1908年的巴尔干危机:保加利亚亲王斐迪南宣布保加利亚独立并自称沙皇,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强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第3节 巴尔干战争始末

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的怨恨还不仅仅是1908年的兼并事件。1912年至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期间,塞尔维亚再次受到奥匈帝国的打压,被迫放弃了自己浴血奋战得来的战争果实。巴尔干战争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及希腊组成的四国联盟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衰弱的土耳其此时已不堪一击,保加利亚乘势攻入土耳其首都附近;而塞尔维亚则经马其顿向前进攻至亚得里亚海附近地区;黑山则将斯库台地区纳入囊中;希腊则一直攻占到了土耳其南方地区。一心想要开辟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以此为契机,精锐尽出;黑山亦紧随其后,两国合力一处,继续勇猛向前攻城略地。

奥匈帝国徽章

漫画巴尔干战争:德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英国尝试为愈发紧张的巴尔干局势降温

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在亚得里亚海地区有着重大利害关系,因此两国对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行动不能坐视不管。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联合发表声明称:“塞黑两国的行动已超出了巴尔干半岛的范畴,并已经开始侵犯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如果对此继续放任不管,甚至有可能打破世界局势的平衡。”两国发布此声明后,为了震慑塞黑两国的行动,意奥两国也开始调兵遣将。一石惊起千层浪,不单是意奥两国,俄国也开始对此积极介入以备不测;德国亦在奥匈帝国背后频频耍弄权谋;英法两国也开始走向台前尝试各种调停。经过各国的一系列运作后,最终在伦敦召开了会议。结果,作为防止巴尔干地区再次出现纷争的预防手段,列强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新设一国,即阿尔巴尼亚,并将阿尔巴尼亚置于列强的监管与保护之下。塞尔维亚对列强的决议无力反抗,只得吞下这枚苦果,被迫从付出巨大牺牲才攻占的亚得里亚海地区撤兵。由于奥匈帝国是此案的提议者,因此塞尔维亚十分痛恨奥匈帝国。同样,实力弱小的黑山也被迫放弃了经过半年浴血奋战得来的斯库台地区,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第4节 俄国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及列强宣战的缘由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俄国为什么会成为塞尔维亚的后盾?塞尔维亚有两个王室,其一为卡拉乔尔杰维奇王室,另一个为欧布雷诺维奇王室。现王室为卡拉乔尔杰维奇王室,是早些年欧布雷诺维奇王室的亚历山大一世国王被暗杀后继承而来的。俄国想通过援助卡拉乔尔杰维奇王室的方式对塞尔维亚王国进行掌控,进而在巴尔干地区站稳脚跟;相反,熟知俄国套路的奥匈帝国则在背地里扶植欧布雷诺维奇王室,想以此将俄国势力逐出塞尔维亚,因此,两国之间经常龃龉不断。经过一番斗争后,俄国获得成功,塞尔维亚完全成为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哨兵,负责防范奥匈帝国南下进犯塞萨洛尼基地区。

亚历山大一世

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使塞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两国剑拔弩张,加紧备战。面对咄咄逼人的奥匈帝国,俄国显然无法坐视不管,于是,俄国对奥匈帝国发出严重警告:“如若贵国向塞尔维亚开战,则战火将不止于尔等两国,至于扩大到何种地步亦无法预知。我国将不再实施绥靖政策,当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被兼并之时的俄国已不复存在。”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当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本就怀恨在心,对此次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下最后通牒一事更是勃然大怒。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其臣僚表示:“我隐忍至今已七年半了,对此次奥匈帝国无礼之举已无法忍让。”如此算来,从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算起,确实已经过了七年半。

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尤为错综复杂。奥塞两国间的矛盾并不仅仅局限于两国之间。首先,俄国为保护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前哨塞尔维亚,定会对塞尔维亚予以充分援助;同样,奥匈帝国也必将受到德国的大力支援,德奥两国早已于1879年结盟,决意共进退。1882年,意大利为防备法国的侵略也加入德奥同盟,至此德意奥三国同盟得以成立。当俄国援助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时,德国自然而然也要从背后给予奥匈帝国大力支援。当处于台前的两国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无法调和时,俄德两国必然会有一天从幕后走向台前,一决雌雄。

1914年7月31日,德国要求俄国在十二小时之内终止其战争动员令,已经做好战争准备的俄国必然不会再屈从于德国的淫威,因而对此置之不理。1914年8月1日,战意已决的德国对俄宣战,并于1914年8月2日攻入中立国卢森堡,同时强迫比利时允许德军自由过境。比利时对此不予理睬。比利时虽然力量弱小,但为了维护自身的中立国地位也进行了积极备战,同时还向与自己有着重大利害关系的英国寻求支援。面对比利时的要求,英国以保护比利时的中立为由进行干涉。作为塞尔维亚后援的俄国于1914年8月2日对德国宣战;法国亦以践行法俄同盟之谊为名为俄国站台。如此一来,德奥两国与俄英法三国对决之势已成,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已然拉开序幕。 5LZNlwxHzQsJ51R02qgOAbcKDbwKQe4RdrAEPHt7pqiCKJHmBIk3XDHRy4RK2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