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何坦
说话要讲究一定的艺术,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要知道,这个场合能说的话在另一个场合就不一定可以说,昨天能说的话今天就不一定能说,对年轻同志说的话对老同志就不一定能说,对男同志说的话对女同志就不一定能说,对领导说的话对一般同志就不一定能说等等。
曹操赤壁兵败后,哀叹说:“如果郭奉孝(郭嘉)还在,我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话语明里是在怀念郭嘉,暗里便是认为这群谋士皆是酒囊饭袋的意思。
谋臣当中自是有人心里不服气。早在用兵前贾诩就曾建议曹操好好经营荆州,不必急着伐吴,他日水到渠成,孙权自然会来归附。曹操如果采纳他的建议,也就没有后来的赤壁惨败了。
曹操把战船用锁链连在一起时,程昱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说冬天刮西北风,他们怎么用火攻?
后来起了东南风,程昱告诫曹操小心,曹操说:“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同样的建议,如果是郭嘉提出,曹操自然会言听计从,为什么?因为郭嘉其人,曹操最为信赖,而其余谋士的建议,在曹操心中就要大打折扣了。
说话不仅要讲究适当的场合,还要适时。不管一个人说话的内容有多么精彩,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有效说话的目的,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要让对方愿意听你的讲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就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犹如一个参赛的棒球运动员,虽有良好的技术、强健的体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击球的决定性瞬间,或早或迟,棒就落空了。所以,时机对你非常宝贵。但何时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判明并及时抓住,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主要根据谈话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交际场合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口若悬河,非常健谈;而有的人即使坐了半天,也没有讲一句活,他根本找不到要说的话题。当然这里有一个“切入”话题时机的问题。
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切入”话题,首先必须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基本点。如王某新买了一台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连续几次到维修站修理,都没有修好。后来,他找到经理诉说苦衷。
这时,经理以很快的速度把正在看武侠小说的年轻修理工小张叫来,询问一些相关的情况,并提出批评,责令其为王某修理。一路上,小张铁青着脸不说一句话。王某灵机一动,问道:“你看的《江湖女侠》是第几集?”对方答道:“第二集,快看完了,可惜找不到第三集。”王某说:“包在我身上。我家还有不少武侠小说,等一会你尽管借去看。”紧接着,双方围绕武侠小说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津津有味,开始时的紧张气氛消除了。后来,不但修好了洗衣机,两个人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些人在经历了说错话所带来的不愉快后,决定保持沉默。但是,身处社会之中,我们能够一直保持沉默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前有一位僧侣,他的徒弟是个懒虫,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有一天他叫醒徒弟,对其大叫:“你还睡,连乌龟都已经爬到池塘外边晒太阳了!”就在此时,有个人想要抓些乌龟给母亲治病,他听到僧侣的话后,就赶到池塘边。果然,有许多乌龟正趴在那里晒太阳。他抓了几只乌龟,为母亲炖汤。为了感谢僧侣,他带了些乌龟汤给他。僧侣却对乌龟的死感到非常愧疚,于是,他发誓以后不再说话了。
过了不久,这位僧侣坐在寺庙前休息,他看见一位盲人朝着池塘走了过去。他原本想要叫盲人不要再往前走,但他记起了自己曾经的誓言,决定保持沉默。正当他的内心在交战时,盲人已经掉到池塘里了。这件事情让僧侣感到很难过,他才明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一味地保持沉默或喋喋不休。说话的艺术在于轻声细语有礼貌,不可以莽撞无礼。假如要避免争执或批评,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
说出事实是件重要的事,但是,假如你要说的事实会令人感到不快,那么你就放聪明些,会下棋的人没有闲棋,会说话的人也没有闲话。
平常人们喜欢用“口若悬河”四个字来形容会说话的人,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形容词。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但是,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因为“会”字的标准是要掌握好说话的时机,如果不看时机,就等于白费口舌。
在很多时候,当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进入主题时,就容易沿着惯性思维一路走下去,从而忘却了“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的古训。这正是在许多谈话者当中出现中途吵架或者不欢而散的主要原因。
在与人相处中,说话的时机把握不好,再好的言语也是很难打动人心的,也更难做到愉快地与人交往。既然是交往,那么在语言上就应该与人为善,同时也应该学会维护彼此的尊严与权利。要想做到二者兼顾,就必须掌握好每一句话说出口的时机。
掌握说话的时机,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再精彩,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就有可能达不到效果或者起了反作用。所以,要学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当时的氛围等一切条件,考虑自己说话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