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身的特长而羡慕别人,这样做只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其实,人不需要什么都拥有,只要能掌握一项拿手的技能,深入挖掘它,精益求精,就能在这个领域内有所建树。如果置自己的优势不顾,认为自己能做所有的事,那你一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不可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
某外贸公司有两位年轻人,一位是日语翻译,另一位是英语翻译。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单位领导的眼里,两人都是未来外贸部经理的候选人。对此,两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较劲,你追我赶,每年的业绩完成得都十分出色。
该单位原先有日商的投资,因此单位管理层经常需要和日本人打交道,那位学日语的理所当然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一时间,他在单位里的口碑超越了那位英语翻译。英语翻译坐不住了,照此下去,他肯定会处于劣势,失去很好的晋升机会。于是。他决定凭着大学时选修过日语的基础,暗暗学习日语,准备超越对手。
几年过去了,他拥有了一张日语等级证书。他开始尝试着与日商进行对话,帮助营销员处理一些有关日文的翻译任务。同事们对他掌握两门语言十分佩服,他自己也感到一种成就感。但就在他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却因为翻译英文合同出现了关键词汇失误,给公司造成了10万美元的损失。虽然事后公司通过谈判,挽回了部分损失,但公司董事长为此十分震怒。反省再三,英语翻译醒悟过来,这些年忙于去学日语,早已疏于对英语词汇的充实和温故,错误的发生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自己专业上败下阵来,而且他的日语即使再苦学几年,也无法达到对手的水平,他悔之不及。
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需要认真对待的是要确定自己的长处。在职场上,你要成为你自己,别人能成为什么,那是别人的事,与其费尽心机地去弥补自己的短处,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总之,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就能获得成功。
古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一俗语其实也同样揭示着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只有建立在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决策,才是真正最优的决策。那么,什么是自身优势?简单说就是个人才干,就是个人本身所具有的超出别人的内在素质。最大优势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方面超越其他一切的禀赋和素质,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要把最大优势转化为最大本领,就要做到优势聚焦、优势积累、优势爆发。优势聚焦,你的优势在哪里?比如说在写作。但是写作仍然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你的优势是写童话、神话还是小说?同样是写作,金庸、古龙写武侠小说,郑渊洁写童话,二月河写帝王。这需要你慎思明辨,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能量、能力、聪明才智聚焦到一个点上,才有可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不为自身弱势所困扰的最好办法就是别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比,自己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更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和自卑。我们需要的是改变,然后告诉自己:忘记那些缺陷,这不是你的原因,不是你的目标,也不是你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长,就算你的长项不够顶尖、不够权威,但你总会有胜过竞争对手的地方,只要你善于利用,就能形成优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用于我们的工作,就会使任务完成起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