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江世亮秘书长的推荐和杨虚杰编辑的邀请,让我为梁进教授的新作《生活是堂数学课》写一篇序言,使我有机会先读为快,读到这本数学科普佳作。
说来惭愧,我虽然在大学里学的也是数学,毕业后改行从事生物控制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过从2004年退休后一直从事脑科学的科普工作,不再接触数学。在搞科普时也回避高等数学,原因是不知道怎样避开那些看起来莫测高深的术语、符号和抽象的概念,怕这些内容会吓跑了读者。读了梁教授的这本书,我明白了问题主要不在于这些内容,而在于作者的表达技巧,在于这样的科普读物的定位和目标。
虽然讲起来我们都希望科普读物能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但其实任何科普读物在作者心中都有对应的读者群体,就像我们很难给小学生讲高等数学和相对论,反过来,要让大学生对儿童科普读物感兴趣也很难。我猜梁教授心目中的读者群体可能是对高等数学有点儿概念且对怎样应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感兴趣的公众,这样的读者群体虽然做不到覆盖全社会(实际上也没有一本科普读物能做到这样),但是其覆盖面已经够广的了。
我在大学时代读的是纯数学或者说是如梁教授所称的“理论数学”,不过毕业以后在工作中涉及数学时,却只是应用数学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听上去似乎简单,但实际上往往会发现在大学里学过的东西不够用。工作时间越长,这种感觉越深。我常常希望数学家们能编写一本像苏联数学家们合作编写的《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样的科普读物的现代版,告诉读者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的众多近代数学分支的思想、能解决的问题和应用方法。对于应用者来说,他们不太在乎如何去证明,他们相信数学家。他们希望数学家告诉他们的是有哪些数学思想和理论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只有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他们才有动力去阅读这方面的教科书或者专著,寻求解决之道。毕竟要啃这样的书,决不像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样轻松愉快。我曾经和在数学系任职的老同学讲起这个愿望,希望他能组织一些数学家来做这件事,不过老同学摇了摇头,表示这件事工程量太大也太难。我也就把这个想法埋藏在内心深处。
如果说我的这一想法是一种纵向的学科导向性的愿望,那么梁教授的这本书就是横向的问题导向性的实现。梁教授从生活中随处能碰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出发,剥茧抽丝式地向读者介绍如何把问题简化和量化之后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要解决同类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工具——变分法、泛函分析、随机过程、线性规划、运筹学,不一而足,而且举出了解决问题要用到的具体数学定理。当然在科普读物中并不需要对定理加以严格的证明,这往往也不是科普读物的读者想知道的。梁教授把定理中的数学表达“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代入所要解决的问题中,使读者明白为什么可以用这些定理来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是同一类型的其他问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读者不会一开头就被那些高深的学科名词所吓倒,而是趣味盎然地跟着梁教授看怎么样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读者自己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就知道应该进一步去找哪些数学分支的文献来读了。这对于希望用数学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茫无头绪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前沿性,在有可能时还要兼备应用性(我自己的书就没能做到最后这一点)。梁教授的这本书无疑是少数能同时具备这“四性”的上乘之作。前文已分析了本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令我喜出望外的是,这样一本普及高等数学的、在一般人想来枯燥乏味的书中,主题既有哲学思辨、历史轶闻,也有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难事,最后甚至以整整一章介绍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的“网红”主题。我虽然对这些问题也很好奇,可惜的是通常看到的文章都语焉不详,读后依然一头雾水。像梁教授这样做系统的通俗介绍,至少可以令读者知道这些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望解决哪些问题。而在行文上,梁教授更是妙语连珠,既有高雅的文学语言,也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市井俚语,如“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样的广告语,使读者在紧张思考的同时,也不时为梁教授的幽默展颜一笑。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本书不仅是授读者以鱼(有关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授读者以渔(数学思想以及怎样把具体问题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而梁教授的授渔之法又是在授鱼的同时进行的,因此能更有效地让读者知道怎样具体地去“渔”,而不是在连“鱼”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拿了一本《捕鱼大全》去读!这或许就像金庸笔下的风清扬和张三丰所提倡的,重要的是学会“剑意”,而不是哪一个具体的“剑招”,不过要想体会剑意,也绝离不开观察具体的剑招!
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已经通读了一遍,受益良多,但是这不是一遍就能读透的书,我还将反复阅读,尤其是选读那些特别感兴趣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