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疗愈内在小孩,别把自己丢在童年

又是一个阴天,在整理好档案资料后,我心血来潮翻出老照片,回顾童年时期青涩的自己。上午暂时没有工作安排,我烧开水泡了一壶热茶。听着外面的隆隆雷声,伴随着幽幽飘散的白色水汽,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内心的彷徨与不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自己本意并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我们总是忍气吞声地接受老板的无端指责、同事的无理指派;在感情中,我们总是患得患失,过度依恋爱人,直至对方无法承担压力,关系崩溃;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意他人的眼光,不敢发脾气或者强硬地处理问题,谨慎地藏好自己性格中不合群的一面。

为什么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同样的困境呢?

周一是阴雨天气,即使把灯全部打开,下午也像夜晚,暗沉沉的乌云似乎要把一切吞噬。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来访者走进我的办公室,她叫白梦 。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形象、气质出众,但眉宇间隐藏着淡淡的忧愁。在我为她拉开咨询室的门时,她一连说了好几次“谢谢”。是什么原因让她走进咨询室呢?

原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都被一个问题困扰——她不信任她的丈夫,总是缺乏安全感。白梦在生活中对丈夫百依百顺,却时常担心丈夫会背叛她或者抛弃她。两个人关系越亲密,白梦就越患得患失。一旦丈夫晚上迟迟不回家,她就会开启“电话轰炸”模式,要么担心他有外遇,要么担心他出了意外,把自己与丈夫都折磨得心力交瘁。

一天下午,她看到丈夫的手机上弹出了一条信息:“那就今天晚上见。”白梦立刻觉得很不安,她怀疑丈夫有了外遇。她决定跟踪丈夫,看看他到底要去哪里。

她悄悄跟随丈夫来到一家餐厅外,透过落地窗她看到丈夫和一个女人面对面坐着,聊得很开心。她十分愤怒,冲进餐厅质问丈夫为什么要和其他女人约会。丈夫很惊讶,解释说坐在对面的女人是他的同事,他们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事情见面。那个女人也证实了这一点,并表示自己已经结婚了。

看着女人手机屏幕上一家三口的合影,白梦感到很尴尬,很羞愧。她向丈夫和他的同事道歉,狼狈地跑了出去。在公园的长椅上,白梦在心里不断地谴责刚才冲动的自己。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此不信任丈夫并且敏感多疑。

深入地交谈后,我发现白梦的问题源于她的童年经历。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父亲有了外遇,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她被深深地伤害了,一度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敢再相信任何男人。也就是说,童年的创伤性记忆,使得白梦的心里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什么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我们人格中最脆弱、最柔软的部分,也是潜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拥有每个人幼年、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情感记忆,这些记忆不断影响着人成年之后的反应、决策及行为模式。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内在小孩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也就是说,假如八岁的你因为某件事受过创伤,尽管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但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因为之前的伤口还未痊愈,所以那个八岁的你又一次受到了伤害。

白梦的童年经历导致她自我价值感低、遇事容易自我批判。她的内在小孩认为她的情绪是可以被忽略的,外界需要的只是她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因此白梦在亲密关系中充满了焦虑和危机感。每当白梦看到丈夫和其他女人接触时,她童年时期的情绪和记忆就会被触发,导致她陷入一种无意识且固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

年幼的孩子经历了创伤事件后,心理层面就会产生伤口。如果家长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或减轻事件所造成的伤害,那么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孩子的伤口会迅速痊愈;反之,如果孩子没有足够可靠的家长以适当的方式帮助他渡过难关,那么伤口不仅无法愈合,还会在他成年后持续伤害内在小孩。

此后,那个曾经受伤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每每遇到挫折时,内在小孩都会跳出来哭泣、嘶吼、哀求,击溃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接纳。他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逃避或压抑情绪,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不能真正治愈他的内在小孩。

如何治愈内在小孩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童年创伤,书写全新的人生脚本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他是真实的自我,是最初的自我,代表着我们原始的情感和需要。我们的内在小孩可以是开心的、好奇的,也可以是不安的、害怕的。他可能已经被我们忽略、遗忘、压抑了很久,但他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在等待我们回头看看他,给他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一个拥抱。

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如查看家庭老照片、翻阅儿时旧日记等方式,看见我们内在小孩的样子。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子?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看见内在小孩,并不是要我们回到童年,也不是要我们否定父母,更不是要我们找借口逃避责任,只是要让自己更完整、更健康、更幸福。

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重新建立与自我的联系,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看见内在小孩,就是要给自己一个礼物,一个爱和幸福的礼物。

看见内在小孩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倾听我们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感到困扰或不适时,我们可以试着与内在小孩对话,了解他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我们可以用一种温柔和鼓励的态度去倾听他的表达,而不是批评或否定。

安慰我们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受到伤害或感到痛苦时,我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让他知道我们在乎他、理解他,想要保护他。我们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温暖他、关爱他、重新养育他。

赞美我们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做出了积极的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他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让他知道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高兴。我们可以扮演朋友的角色,给予他肯定和尊重。

满足我们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有健康、合理的需求时,我们可以尽量去满足他,让他感到安定和快乐。

陪伴我们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有空闲时间时,我们可以与内在小孩一起玩耍、学习、探索,让他品尝友谊和爱的滋味。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强化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比较理想的自我状态。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声音影响,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围困,能理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拥有成熟的应对方式。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疗愈内在小孩的意义深远,我们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应该像对待一个真实的孩子一样。他是我们情感体验的缩影,只有真正地悦纳他,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个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充满价值。

诊疗的最后,我引导白梦用最温柔的语气对自己的内在小孩说一句:“我不会把你丢在童年,谢谢你成为我。” HNv/3bpAOPYMa7W6IHInszt5UjZNPDk0W53SdzcSdy3Tvo0ea9v5EsBGeakYe76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