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保障

1.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

2.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任教师师生比不高于 1 ∶ 16。专业课教师比例为专任教师数的 50%以上;高级职称达 30%以上;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 70%;建设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

3.专业课教师应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熟悉普通加工、机械零件测绘、3D打印机维护与调试等,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能力。

4.专任教师主动到装备制造相关企业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每 5 年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5.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 1 ∶ 6。兼职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5 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理论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包含钳工实训室、零件测绘实训室、数字化设计实训室、增材制造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在重庆市内装备制造企业中选择,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建设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实现企业经营双赢的学生顶岗实习 1 个学期以上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1)类型

装备制造类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两种中选择。

(2)标准

①实训实习基地应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设施、资格许可、人员配置。

②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的岗位应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③实训、实习基地设施设备条件应有利于组织开展校外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且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

(3)数量

实训、实习基地提供岗位数量应与专业实习学生人数相匹配。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与编写: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 号)文件规定,本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规范选用统编教材,专业课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没有国家规划教材的则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以及校本教材。

2.图书资料配备: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工程手册、培训教程、专业理论等技术类和案例类图书,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和涉及业务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3.数字资源配备:配备中等职业教育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教学团队积极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养为抓手,与企业密切合作,资源开发围绕内容的前瞻性、时效性、实用性,形成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微课、ppt、动画等数字教学资源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按教育部规定要求开设,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的落实课程思政,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大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讨论中来,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1)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推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广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空间由单一的课堂变成多元的学习空间,引领学生自主地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

(2)有意、有机、有效地落实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3)注重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

的任务式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泛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建设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推进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4)突出专业教学特色,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引入多维度的学习方式。促进书证融通,紧贴生产劳动开展理实一体教学,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掌握过程性知识,完成专业知识的应用与转化与技能形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学习评价

按照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与认证方法。公共基础必修课、选修课由校内教师考核;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采用“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由校内教师考核;专业选修课程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内为主;顶岗实习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外为主。单项课程成绩考核不足 60 分者不予合格,必修课必须重修。顶岗实习毕业生实习成绩不合格必须重修。

1.公共基础课程

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进行。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依据是作业、课堂表现、考勤记录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实操、总结、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考核与评价采用“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整体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汇总得出。课程考核是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等三个方面考核,考核主要依据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和实操等。

3.专业选修课程

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校内评价为主。主要根据学生完成实训成果、平时表现、操作能力、技术报告和态度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考核成绩。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以企业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周记、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手册》,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手册》,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各占比重为 30%、70%。

(六)质量管理

学校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及时优化调整。 GwFs7eSjoG2B3qdkRExePjfkBY8yLl1XzwZucWQbjgHaKLUT7jJaxkUX5Gri0G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