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原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无论是受到宠幸还是受到屈辱都不为之心动,就好象悠闲地观看庭前的花朵,花开花落都与自己无关;无论是官居其位还是辞官引退都不在意,就好像身随远天飘动的云彩,舒卷自如。

[智慧启迪]人生在世,什么才是最难舍弃的?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荣誉还是耻辱,是花前月下,还是落日西风?也许我们都会选择前者,因为我们只留恋美好的事物。但是,当我们选择一些东西的同时,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也注定会在失去的同时获得一些东西。其实有时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只是舍不得放手。只有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待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破红尘,杂念全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超然于物外。这世上有很多美丽的诱惑在吸引着我们,特别是今天,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就像漫天星斗。其实,人在旅途,能为他人,为社会,为自我尽了心,尽了力,就已经体现了生命的意义,不必苛求。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须要“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达到了这个境界,那自然会真正的“坦荡荡”。生活在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家庭政治地位属于中下层。当时的社会官宦擅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因两河兵乱,白居易十一二岁就避乱江南,漂泊于苏杭、越中一带。青少年时代刻苦攻读,以期振兴家道。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崭露头角,得到老前辈顾况的赏识。在长安呆了一些日子,逐渐感到周围的冷漠与污浊。他知道长安不可能有自己的进身之阶,最后便失望地离去。二十九岁那年,白居易考取进士。他因直言敢谏,为执政者所忌。元和十年,藩镇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到长安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执政者所恶,以莫须有的罪名贬江州司马。自此沦落天涯,悲愤悒郁。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迁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转机。他吸取过去的教训,采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并从此心向佛道。长庆元年(821 年),任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又转上柱国,可谓官运亨通。为避免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他请求外迁,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筑堤蓄水,以利灌溉。离任之时,他还将治水要领写成《钱唐湖石记》,刊于石上,使继任者知晓。据说离开杭州时,他把官俸留在州库,作为公家缓急之需。他为官认真,深得百姓爱戴,任满离苏时,父老泣别,相送十里。大和元年(827 年),改任秘书监,又回到了长安。大和二年,授刑部侍郎。次年,白居易五十八岁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险,便决意引退。春天,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自此长别帝京。在东都洛阳,他过着“中隐”的生活,既可保富贵,又能远祸全身。会昌六年(846 年)逝于洛阳。回顾白居易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自古仕途多坎坷,为官之道,历来艰辛,如果真能做到去留无意,荣辱不惊,已经是年过半百,经历颇多了。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老子,他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还有陶渊明,他的《饮酒》20 首以“醉人”的语言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其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寄予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无动于衷的情怀。唐朝女皇武则天,可谓是站在历史最高点的女人,死后只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无字碑,碑上不着一字,占尽千古风流,千秋功过,是非成败,留与后人评说。这也是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似乎所有的故事都不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或得或失,或喜或悲。海誓山盟有时尽,缱绻缠绵有时散,得到了不必欢喜,失去了不必悲伤,挨打也不必发怒,挨骂也不必嗔怪。《菜根谭》有云:“羡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意思是说:羡慕隐居山林乐趣的人,未必能真正领会到隐居山林的情趣;讨厌谈论功名利禄的人,未必都忘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看来,我们应该随时保持心静,坦坦荡荡,气定神闲,这样就能处万变而不惊。还是对过去挥挥手,对无奈摇摇头,潇洒走一回吧。 S4em48ycSecvzdhGuCvraVyi79/YhfqzFkDolRBJp015BZYtKqLWOuChe06xqf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