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消除不健康的报复心理

很多人都说过,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抢劫,不是杀戮,不是死刑,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憎恨的情感和仇恨心理。的确,仇恨作为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了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也吞噬了我们的健康。

一个年轻人在一家酒馆畅快地痛饮着,好像一天要把一生的酒都喝光似的。酒馆服务员有些不安,就试探着问他:“先生,您喝了这么多酒啊?”

年轻人很解气地说:“我今天要喝个痛快,一会儿我要做一件积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服务员不解地问:“什么事儿啊?”

“我天生驼背,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家伙,每次遇到我都会在我背上重重地拍一巴掌,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告诉过他很多次了,别这么做,可他就是不听。现在,我已经在自己的后背上暗藏了一个炸药包,过会儿,我就要去找他,等他再拍我的时候,肯定会把手炸个稀巴烂!”他很解气地说。

服务员吓得目瞪口呆:“啊!那您不是也被炸死了吗?”

“无所谓,只要能看到他的手炸得稀巴烂,我比什么都高兴。”

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许你会笑他愚蠢之极。不过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常常做出这种伤人又害己的事情呢?当你在受到外界或他人的伤害后或者外界满足不了自己的某种欲望时,你的心中是否也曾产生这样一种报复心理呢?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

报复心理是指以幻想或者计划攻击的方式,是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的一种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人容易产生报复心态。一种是“闷罐子”型,这类人往往心胸狭窄、嫉妒心强,遇到挫折后,对领导、同事产生敌对情绪和报复心理。另一种是“炮筒子”型,这类人遇事激动,脾气火暴,性情急躁,凡事急急匆匆,争强好胜,容易动火,遇事不能冷静下来,易产生过激的报复心理。

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正确对待时容易产生。

(2)在遭到领导、朋友、家人及亲属的善意批评时,反而会错误地认为是某人和他“过不去”,产生报复心理并实施报复手段。

(3)在婚恋生活出现问题,尤其是相恋了许多年,花了大量钱财后,恋爱对象提出分手,会感到被蒙骗、被耍弄、被抛弃,愤怒的情绪难以排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之心。

(4)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用犯罪手段发泄、报复他人。

(5)在遭遇不公正对待或遭遇突发事件时而承受不住打击。

(6)在朋友遇“难”需要“两肋插刀”,出于哥们儿义气,或亲人受辱,不靠组织解决问题,用暴力为朋友、亲人讨回“公道”。

仇恨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理死结。它就像盘踞在心灵上面的一条毒蛇,当人能控制它时,它就不会带来危害,可一旦它失去控制,就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

(1)报复心理是走向犯罪深渊的根源

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所支配的,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深思熟虑的升华所在。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常常会使人失去理智,导致犯罪。下场是极其可悲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运用违法手段报复他人,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一次是他冒犯你时,一次是你因为报复他而被惩罚时。”尽管培根所说的报复行为与我们所说的报复行为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以违法行为实施报复者必然自食其果。

(2)报复心态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根源

当一个人的心理积累了过多戾气,他就会变得身体僵硬,做事偏激,易怒,却又胆小,气息虚弱,思维混乱,精神紧张而缺乏安全感。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方面。心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充满人性的人生。所以,一个明智的人,都应该选择一条通往心理健康之路。

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或是与人发生矛盾,难免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理。但这样做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很可能触犯法律,引起悲剧。同时,报复心态对健康也是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怎样消除自己的报复心态呢?

(1)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俗话说,壶小易热,量小易怒。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会为眼前的得失而感到迷惑和愤怒,也不会为了生活中的小事而激动。把时间多花在增长见识上,就不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偏见与评价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消除了报复心理。

(2)用宽容淡化仇恨

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当仇恨充斥着你内心的时候,你应该懂得用宽容去化解一切怨恨,让大家都生存在宽容的阳光和清风下。

(3)学会换位思考

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我们在遭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之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从而摒弃报复心理。

(4)多考虑报复的危害性

当想要报复他人的时候要先想想:从报复行为中体会到一时的“解恨”和给报复对象造成危害时,自己会不会得到对方更大的反报复?会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不会触犯刑律?须知,欲加害于他人的人,最终多半是害了自己。

每个人受到伤害以后,都会想方设法减轻自己的痛苦,这是人的生存本能,无可厚非。可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倍放大,然后转嫁到别人身上去的报复心理是极端有害的,这样既无法挽回自己所受的损失,甚至还会赔上自己的健康、幸福和生命。所以,我们必须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让自己在阳光雨露下生活。

心理学的诡计

仇恨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理死结。它就像盘踞在心灵上面的一条毒蛇,当人能控制它时,它就不会带来危害,可一旦它失去控制,就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 ivhpOBgQM/7xRTLredJkveEppUoZL3g0pHuoeS9jnqPt9hC8Ol7Yd/SUL0zDY1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