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自私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也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犯错是常见的平凡,宽恕却是一种超凡。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此时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死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不会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有什么负担,反倒是你自己的内心,因为有“恨”而一刻也不得宁静,痛苦不已。因此,我们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唯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乞讨还要痛苦。

宽恕是一种能力,一种控制伤害继续扩大的能力。

宽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修养。

生活中,宽恕可以产生奇迹,宽恕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宽恕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黑暗道路。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天真烂漫的16岁少女爱伦的故事。她的生母遗弃了她,这让她非常气愤,她常常问自己为什么生母不抚养她呢?后来,她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发现他们很年轻,十分贫穷,而且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在一起而已。

这时,爱伦的一个女友怀孕了,后来又因为害怕把婴儿打掉了。爱伦帮助她的女友渡过了难关。渐渐地,她懂得了,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是对的。她开始理解自己生母当时的处境了——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只得送给别人,否则就会饿死。爱伦的同情心使她的愤怒情绪渐渐平息,她原谅了自己的生母,并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的价值。

爱伦的做法是可爱的、明智的,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人类固有的非凡的创造行为得以实现的时候,我们既治愈了创伤,又创造了一个摆脱过去痛苦的新起点。

悠悠岁月,茫茫人海,谁能保证不犯一点点的错误呢?抛弃怨恨,选择宽恕吧,宽恕别人,也是给自己一片新天地。

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创造,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于敏感。因为这种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乎、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因此,快乐要先学习从宽恕别人而来,宽恕是升华自己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若能如实地运用在生活当中,那么,便能心宽如海,远离痛苦了。

李某年轻时在北大荒当过知青,吃过苦,受过穷,所以回城后,对什么都很在乎。买菜时,因为一分两分钱和卖主争半天,买菜恨不得多抓两把走。单位的经济效益还不错,分了二室一厅的房子,妻子、女儿都不错,可他心理却总不平衡。看看单位那些小青年位子比他高,他心里很窝火,暗自怪文化水平没有别人高。

另外,看到以前那些学习成绩都不如他的老同学,现在成了个体户,银行存折一大叠,一顿饭的酒钱也比他一月的工资高几倍,心里直冒火,难受,恨不得这些人哪天遇上车祸,或者是火灾。他现在有一手绝活。但是他不想轻易将技术授予他人,怕“授予徒弟,饿死师傅”。他决定终身不授后人,将技术带入坟墓后来他爱人认为他自私,与他离婚。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李某属于异常心理中的自私心理。由于社会分配不平均,心理不平衡,觉得委屈,导致自私心理的产生。首先表现在不讲公德,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紧,看得重,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买小菜的举动就表现出斤斤计较,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买完菜还要多抓两把走,才心安理得”。其次,就是嫉妒心理,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老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另外,在技术方面的垄断和拒绝传授任何人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们的生活总是与他人紧密相连,自私自利最终影响的是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多一分宽容和爱心,少一分狭隘和自私。

心理学的诡计

内心的平静,是通过改变你自己而获得的,而绝不是通过报复获得的。为了你自己、为了快乐、为了内心的平静、为了光明的未来,请你改变自己。你宽恕了伤害你的人,你将获得更多,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wmAL05SzJ12LVaB0WsIHa6+2eJbkVYXCcnQY+TrrXbKAt8ifuK5h78nQMfoTWD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