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广播专题纪实篇《环湖千里行》清样稿放在案头,翻开一看,美丽富饶的环湖草原便跃入眼前,我作为该书的第一个读者,谈一下对环湖的一点认识,这也算对该书的序言吧。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 4573 平方公里,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沙岛及鸟岛。青海湖,在世人眼中是“中国最美湖泊”。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成为我国唯一以湖泊命名的省份。《环湖千里行》以代表青海省特征的青海环湖地区(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三州)为基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青海牧区的发展和变化、建设成就以及风土人情。其中海南州共和县有“中国藏族情歌之乡”和“中国最美县域”之称;海西州天峻县是西海之母,野牦牛的故乡;海北州刚察县是高原海滨藏城,有仙女湾美丽的景色;海北州海晏县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的地方。该书特色突出、题材新颖,是介绍青海、宣传青海的一本综合性图书。
在美丽的环湖草原,草原和大海得以相接。草原的优美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在这片神奇的水域和土地上,湖天交融、草原绮丽,她有别于地球上的任何湖泊海子,独具魅力。千百年来,在晨昏阴晴里,于时序轮回中,她演绎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样貌。举世闻名的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湖西端,面积虽不足一平方公里,却栖息着十几万只各类候鸟。它们以美丽的姿态、动听的歌喉吸引着国内外的不少游客。青海湖充满着神话一样迷人的魅力,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描写和赞美过她;从中到外,又有多少游人游览和观光过她;青海湖周围的草原连接着青海省海南、海西、海北三个州的共和县、天峻县、刚察县和海晏县,在全省七个州、市中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这里有天然的水利、渔业、盐业、种植业、工矿业等丰富的资源,也是青海省畜牧业经济的重要基地,牛、马、羊的自然生长和改良发展占全省的首位。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青海湖特有的禀赋和气质。神奇的龙吸水、春季开湖景观颇为壮美;春夏交替时候鸟栖息繁衍、湟鱼洄游产卵,形成极其生动的鱼鸟共生景观。在青海湖边,生活着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特殊的地域形成了湖畔人们特殊的生活习惯和豪迈性格,他们放牧、赛马、歌唱,保护湖边生态环境,与周边动植物和谐相处;他们乐天知命,快乐天成。在青海湖周边,日月山、倒淌河、汉代岩画、茶卡盐湖、伏俟古城、鸟岛、海心山、金银滩草原、原子城、沙岛、西海郡、三角城等远古遗存、景区景点勾勒出丰富多彩的环湖历史文化。
环湖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有游牧民族羌人居住,7 世纪初,藏王松赞干布在西藏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征服邻近部落后即向青海湖地区进兵,公元 670 年吐蕃占领了青海地区的吐谷浑牧地并统治了两百多年。9 世纪中叶,吐蕃的奴隶主政权逐渐崩溃,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土著民族羌人、吐谷浑人交错杂居,共同过着游牧生活,在长期交往中逐步交融。他们的后代就是青海现今的藏族。公元 535年,环湖地区成为沟通东西干线的“丝绸之路”,去我国的西藏自治区或跨境去往印度都要经过西宁、湟源、海晏或跨日月山,环湖南北分道行走。唐代僧人去印度取经就是途经环湖地区,文成公主进藏也是沿着这条路线走的。环湖地区是历史风云变迁的古战场,也是青海古代经济、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和游览胜地。
而今,当你沿着环湖地区绕行一周,这里的变化真叫你不胜惊喜,流连忘返。一座座草原新城绕湖建起,一座座厂矿烟囱湖岸林立,火车铁路像巨龙一样沿湖的北面向西挺进,柏油路像银河一样沿湖的南面通往拉萨。过去要行走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到达拉萨的“唐蕃古道”,如今数日就能到达,一群群牛羊如云朵洒在原野上,世代相传下来的黑牛毛帐篷变成了新式砖房或新式帐房,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风力发电机、电动发电机等各种供电照明的现代化机器送走了历代借火光取亮、望星斗过夜的生活;汽车、拖拉机和摩托车正在取代驮牛和马匹;电视机、牛奶分离器、洗衣机、组合柜等现代化用品使牧民生活日渐丰富和充实,并逐步与旧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告别。使人欣喜的是环湖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一大批具有信息头脑、商业头脑、创新头脑的环湖各族人民正在创建着美丽富饶的草原。
青海湖像青海高原的一面镜子,环湖草原是青海富饶的一块宝地,也是青海美丽的一幅图画。为了揭开她的面纱,让人们了解环湖,热爱青海,《环湖千里行》系列采访一一介绍了环湖地区的文化变迁等。这是藏族资深记者仁青侃卓在编辑出版《河湟藏乡行》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介绍青海的专著,并且是在退休之后老骥伏枥、笔耕不辍所完成的,凝结着作者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崇高的职业品德及社会责任,在此,也向作者表达敬佩之意。
回顾之间,环湖之行更像是与青海湖的一次相遇、一次约会。虽然事过多年,但翻开环湖节目,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新鲜感,寻找美好的事物、寻找历史的记忆、寻找未来的方向、寻找更美好的表达,环湖千里行始终在路上,始终有讲不完的故事。尤其是在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湖仙女湾,对青海湖生态保护做了重要指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努力把环湖草原建设成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中国最美的国家公园。
(作者系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22年8月6日
踏上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日月山,便进入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共和县素有“中国藏族情歌之乡”“中国最美县域”的盛誉,这里流传着美丽动人的故事。
鸟岛一角
草原骑手
新春演出
城北新区一瞰
赛箭
(本版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 2021 年 10 月,第 17 届深圳文博会发布了“2021 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国 100 个县市区上榜,其中青海省门源县、大通县和共和县榜上有名。
我们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采访了海南州政协副主席、共和县县长华旦同志。华旦说,共和县除了获得“中国最美县域”称号之外,之前还获得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中国藏族情歌之乡”等称号。
(照片由共和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共和县作为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这里,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汇集;原始信仰、苯教信仰和藏传佛教信仰有序传承;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团结互助,协手共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历史上的青海骢备受中原王朝钟爱,20 世纪的藏羚羊牵动世界目光,近几年的油菜花令四海宾朋赞叹不已。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汉藏文化的大运河——唐蕃古道,吐谷浑都府——伏俟城,立碑鉴证唐蕃和盟的赤岭——日月山,唐蕃联姻千古大媒的安魂山——隆宝赛钦等共同织就了共和县自然与人文的壮美画卷。
华旦介绍,共和地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农牧兼营、民风淳厚,特别是民族风情独特,在环湖地区乃至整个安多藏族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除了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动植物、矿产等自然资源与厚重的游牧文化传统外,共和县尚有四大文化资源可以纵深挖掘、品鉴细琢:一是共和拉伊。拉伊是最具有藏乡本土气息的文化艺术,是浪漫而美妙的情感宣泄方式,她产生于藏民族独特的生存文化中,根植于民族文化记忆的最深处,并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代表着共和地区民间文化的精髓。2012 年共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藏族情歌之乡”,2013 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共和县举办“隆豪杯”中国少数民族情歌(藏语原生态唱法)大赛,代表着国家层面的肯定与嘉奖。二是唐蕃古道。唐蕃古道是唐代以来中原地区与青海、西藏地区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往来交流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省西安市,途经甘肃省、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古称逻些),全长 3000 多公里。子承父业世代刻筑的哈乙亥唐蕃嘛呢石经城及共和县投资 300 多万元绘制《文成公主进藏的百米唐卡长卷》等充分彰显了其在共和境内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三是历史文化名人。而诞生在 300 多年前的松巴·益西班觉,佛学造诣高深,著作等身,享誉世界,当之无愧地成为共和乃至青海、藏学界的一面旗帜。四是骑射文化。共和的世居主体民族藏族是游牧民族,赛马与射箭的传统由来已久,寓教于乐、以武会友的精神得以秉承。
华旦说,自古以来,共和地处交通要冲,是进出西域的咽喉。秦汉时期,羌人开辟了途经青海湖牧地的羌中道,沟通了中西方交通。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被战火阻塞,往返于东西方的商贾、使节和僧侣,必经今西宁至青海湖西岸的“伏俟城”,再抵柴达木西去高昌,故称为“丝路辅道”。吐谷浑时期,在今共和县龙羊峡西口建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长 150 米的“河厉”大桥(“厉”就是吐谷浑语“桥”的意思),把“丝路辅道”和西域各国通往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的必经之路“河南故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沿“唐蕃古道”入藏,途经今共和境内的日月山、倒淌河、恰卜恰、切吉等地。民国时期,修筑青藏、青康公路,路况很差。1949 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0 年重新修筑青藏、青康公路,共和县境内段全长 266 公里。60 多年来,两条国道通过加宽加固,去弯降坡,加高路基,铺设沥青,路面质量标准显著提高。至2021 年,共和新建、改建碎石面公路 18 条,长 700 余公里。现在,东至西宁,西至海西,南至果洛、玉树,北至刚察、海晏,形成以恰卜恰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十一五”期间,按照“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功能,打造全省藏族聚居地区第一大镇”的奋斗目标,组织实施了恰卜恰镇区道路、桥梁、给排水、河道整治、广场建设、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形成了“四区一组团”的结构形态(河东区、河西区、工业区、新区和德吉滩组团)。“六路五桥”(东台街、人民西路、健康北路、健康南路、新建街、青年路、东风桥、人民桥、长风桥、新建桥、青年桥)工程的建成,使镇区街道“四横十纵”布局基本形成,青海湖中心广场、黄河北路休闲广场、青海湖步行街的建成,给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恰卜恰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有效促进了镇区环境改善,加快了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步伐。旧城区改造大规模实施,城北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按照“北拓、南延、西进、东扩、中优”的发展方向和“拉开骨架、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开发新区、提升老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经过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变化”的目标。随着东山路、切吉西路、同德路、滨河西路、倒淌河路、都塘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不断推进,县属所在恰卜恰镇区市政道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海南州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信用社综合住宅楼、泰和苑住宅楼、亚细亚商贸城、海南州电影公司数字影院商住综合楼、恰卜恰河东商城等标志性高层建筑的建成,填补了共和县建政以来无高层建筑的空白;正在建设或基本建成的景洲·帝王国际商城、藏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入使用,将会极大地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和形象。在城北新区建设方面,新区主要建设工程项目有海南州委州政府业务用房、海南州文化传媒中心、海南州图书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横四纵道路建设、河道治理、景观带建设等 30 个项目,总投资达 12.27 亿元。目前,城北新区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恰卜恰广场
(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华旦说,共和县还是高原旅游胜地之一。从西宁出发,沿青藏公路西行 89 公里,即到“草原门户”之称的日月山。如今,这里有仿古建筑日亭、月亭和文成公主庙。从日月山西行 10 公里,有一座以倒淌河命名的草原新镇。再西行 30 公里,便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湖滨,冬季银装素裹,夏天碧波粼粼,景色迷人。1982 年,在湖东种羊场开辟了旅游点;近年,又在距西宁 151 公里处建起藏式帐房宾馆。游客们或乘船游湖,直达海心山,或乘骑骆驼、马和牦牛,观赏湖光山色;饱尝具有民族风味的手抓羊肉、酥油炒面、酸奶及奶茶。从 151 再环湖西行 120 公里,进入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这个鸟的王国,面积虽不足 1 平方公里,却栖息着 10余万只各类候鸟,除斑头雁、鱼鸥、棕头鸥、燕鸥和鸬鹚 5 种候鸟外,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鸥、姿态优雅的黑颈鹤等。
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藏族情歌之乡”和中国最美县域的共和县将会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