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海湖之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青海湖湖面时,青海湖呈现出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东升的旭日如火球般从地平线蓬勃而出,火红的光芒打破了青海湖的寂静。氤氲的蓝色被阳光燃烧着,一点一点地变换着色彩。随着光线的增强,碧水、蓝天在朝霞的映衬下焕发着夺目的光彩。晨曦中的青海湖恍若仙境。

蓝蓝的湖水清澈明净、广袤无垠,空中飞翔的海鸥洁白、轻盈。一眼望不到头的湖面天际线,得天独厚,浑然天成。

青海湖的湖水青碧无垠,波光潋滟,使人心旷神怡。湖对岸的远山,犹如一抹青黛,描绘在青海湖的边缘。青海湖总是会在千变万化中演绎出不同的魅力,湖对岸热情而奔放,但此岸神秘而幽静。离开喧嚣的人群,光着脚板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人与大自然的亲近油然而生。浸透着夏日的生机,浸透着湖水的滋润,清新而幽静。此时呈现在眼前的美景似乎会永远地沉淀在心中,烙印在记忆的深处。

青海湖

(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青海湖不但美丽,而且有更多的变幻。登上青海湖南山,青海湖展示出了她更加妩媚的一面,深浅变幻的蓝色让青海湖的层次愈加分明。据说,只有当水深达到 5米以上时,无色的水才能呈现出浅蓝来,水越深,蓝色就会变得越深。青海湖最深处有 32.8 米,平均水深 21 米。由于各处湖水深浅不一,或因流入河水水文特征的差异,青海湖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不同季节或因天气状况的变化,即使在同一天的早、中、晚,湖水的颜色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是青海省的象征。青海湖好似一块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它是大自然对青海省的恩赐。青海省因有青海湖而颇感自豪和荣耀!

据《青海省志·青海湖志》载:“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东部,介于东经 99°36′~ 100°46′、北纬 36°32′~ 37°15′,湖水面积 4473 平方公里,湖水容量 850 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全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 130 公里。青海湖流域有海南藏族自治州府的共和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刚察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其中共和县有环湖的倒淌河镇、江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

青海湖被世人誉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内陆咸水湖,1992 年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加入了《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我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2005 年 10 月,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

青海湖著名的日月山景区、湖东景区、南山景区、海心山景区、黑马河景区(其中有观日之程)、鸟岛景区、151 景区,就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

青海湖景区之东,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柔莫勇”(藏语)——即被称为高原第一镇的倒淌河镇、湖东种羊场;南岸是共和县的江西沟乡和“达那玛”(藏语)即黑马河乡;西南面是共和县石乃亥乡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新源即汪什代海);北面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海镇、刚察县的沙柳河、吉尔孟、哈尔盖、泉吉、伊克乌兰等乡镇,海晏县的三角城、青海湖、甘子河和托勒等乡镇,这些新兴的乡镇已成为青海湖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要地。

青海省因有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所辖的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因地理位置在青海湖之东、西、北、南所得名。这种以“青海湖”地理坐标为省、州名称的地名文化现象,凸显了青海湖对青海省具有的重要意义。

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行政隶属为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在管理权限上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统一管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为青海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厅级事业机构,挂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牌子,其职责为对青海湖景区实行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

青海湖以其独有的大美让历代诗人为之咏唱。唐代诗人如“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硕里本无春”(柳中庸《凉州曲》);元代“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马常祖《黄河书事》)。还有清代诗人吴拭写青海湖海心山的龙驹“未知龙种果龙驹,岛屿深处雷光彩。”(《青海骏马行》),等等。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昌耀、海子分别为青海湖留下了《风景:湖》《青海湖》等诗作。据有关文献记载,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在青海湖边留下了足迹。

青海湖从古至今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地方。近年来,青海省按照宣传“大美青海”的系列策划,随着建设富饶美丽和谐新青海的热潮和青海改革开放的进程,凭借青海湖这块闪光的“金牌”,以“青海湖”冠名的赛事与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得如火如荼。如亚洲顶级赛事——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沙雕与大地艺术节、青海湖冰雕艺术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因这些赛事与艺术节的举办均以“青海湖”冠名,青海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对促进青海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青海湖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汇集了当今全球旅游时尚之精华,在休闲度假、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和沙漠、登山旅游方面,适应了当下人们的多种旅游需求,已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羌海”“仙海”“鲜水海”“鲜海”“鲜零海”“卑禾羌海”。公元 5~10 世纪,这里先后有羌人、吐谷浑人、吐蕃人游牧。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称此处为青海,并认为这是民间的称呼。说卑禾羌海是“世谓之青海”。吐蕃藏人称之为“赤雪嘉姆”“措温波”。13 世纪蒙古人占据了青海湖周边地区后,将其称为“颗颗诺尔”(又作“库库诺尔”),都是青色的海的意思。清代王锡编的《小方斋舆地丛钞》收录龚柴著的《青海考略》,书中正式提出“青海取大湖以为名”“惟环青海湖一带周数十里较膏腴”,首次将青海称为青海湖。

藏族把青海湖作为雪域“四大神湖”之一看待。对它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说法:青海湖最早叫“雍措赤雪嘉姆”。“雍措”在藏语中是碧湖的意思,而“赤雪嘉姆”则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版本。一为“万户女王”之意。驻青海湖的龙神为女性,除湖中所有生灵外,她还统领着环湖地区的万户牧民;第二种解释是“淹没万户”之意。民间传说青海湖是由一口泉水喷涌而成,而泉水在喷涌过程中淹没了当地一万户牧民,故名。

大约在 2 亿 3 千万年之前,青海湖周边广大地区是一片浩瀚的古海,甚至和现在的太平洋连在一起。后来,在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喜马拉雅山的隆起逼走了全部海水,古海成为内陆盆地。之后,又经过漫长的岁月,一些河流、湖泊和沼泽形成了青海湖。然而,那时它还是“活”的,它的水流入黄河。到了距今 13 万年,在地质学上称为“第四级”时,又一次地壳运动一下子把青海湖的出口堵得严严实实了。而那条输出湖水的河流也来了个收尾掉头,倒流入湖了。这既是青海湖的形成情况,又是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形成的原因。

青海湖之东是巍峨壮观的日月山,南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即隆宝赛钦山),西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北是雄伟高峻的大通山(藏语称夏格尔山)。四座大山犹如四幅巍然耸立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湖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湖滨平原、冲积平原、低山、中山和高山、冰原台地和现代冰川组成。青海湖位于盆地的最低处。对青海湖的水源补给过去有 108 条河水,现在主要有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倒淌河、哈尔盖沟河等 70 多条河。

(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2017 年 2月 22 日新华社有一则关于青海湖面积的消息: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结果显示:2004 年至 2016 年,享有“中国最美湖泊”之誉的青海湖面积增加了 169.7 平方千米,相当于 26 个西湖的面积。青海湖从 2005 年开始,湖面面积逐年增加,其中 2005 年至 2009 年其面积变化均在 1.5 平方千米以内,2009年至 2016 年,青海湖面积增加幅度较大;2016 年 9 月,青海湖面积为 4429.3 平方千米。目前 4429.3 平方千米是青海湖最新的面积,也是青海湖面积的最权威的数据。

青海湖的结冰封湖一般从每年的 12 月中旬起,至次年的 1 月完全封冻,当年 4月上旬起解冻“开湖”。据青海省卫星遥感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1 年青海湖的封冻于 12 月 16 日从湖西部边缘开始封冻。最先封冻边缘位于布哈河南侧、青海湖西部边缘处,由湖岸边缘向湖面延伸。

青海湖的“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别。文开湖与武开湖形成对比,“武开”壮观,动人心魄;“文开”文雅,令人遐思。“武开湖”是指青海湖的冰面相互挤压,堆积到湖边,并形成多个“冰山”;“文开湖”即青海湖随着气温升高,冰面逐渐变薄,直至融化。环湖牧民群众把“开湖”之日视为吉祥日。每年开湖之日,牧民纷至沓来观看开湖的景象。近年来,青海湖开湖奇观也引起省外游客关注,锁定春季时段前来探奇者逐年增多。2011 年 3 月 31 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曾主办了“2011年青海湖春季观开湖奇观”活动。

鸟类资源:湖区鸟禽有 163 种,分属 14 目 35 科,总数在 16 万只以上。其中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鸿鹈等。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

鱼类资源: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的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青海裸鲤平均年产量为 5165 吨,1949~1985 年共生产裸鲤 191180 吨。裸鲤每年 6 ~ 7 月洄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国家自 20 世纪 60年代起对青海湖实施保护,并把青海裸鲤列入了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青海省自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先后 5 次封湖育鱼,为保护裸鲤资源、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雪豹、藏野驴、白唇鹿、马鹿、野牦牛、普氏原羚等11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4 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是青海湖特有的物种,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目前全球剩余的 300 余只普氏原羚均分布在环湖地区的共和、海晏、刚察、天峻 4 县的 7 个区域,分布区域比藏羚羊更为狭窄。青海湖畔植物包含的主要类别有优良牧草、不食草及毒草、药材、菌类、天然灌木丛林等。环湖周边草场辽阔,水草丰美,从古至今是饲养马、牛、羊的天然牧场。

青海湖的岛屿:湖中有鸟岛、海心山、三块石、沙岛和海西皮等岛屿。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青海湖著名的游览胜地。鸟岛是青海湖最有名的岛,坐落于青海湖西部布哈河河口附近,形如蝌蚪。鸟岛原名海西山,也称“蛋岛”,与不远处的海西皮都是鸟类栖息地。鸟岛高出湖面 76 米,面积仅 0.27 平方公里。栖鸟类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鸿鹅等,数以 10 万计。每年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来,产卵、孵化,每年 9 至 10 月再向南飞迁。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吸引着大批游人。

海心山岛面积约 0.46 平方公里,高出湖面约 30 米。岛上怪石嶙峋,林木茂盛,风光秀丽。据文献记载,吐谷浑人曾从波斯得到良马,放牧于海心山上,生下龙种,矫健异常,日行千里,称“青海聰”,对海心山也称“龙驹岛”。

青海湖周围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自然景观,有日月山、倒淌河、耳海、祭海神碑、小北湖、布哈河、月牙湖、热水温泉、错搭湖、夏格尔山、包忽图听泉、金银滩草原、昆仑文化,西王母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历史故事及传说,三角城遗址——西海郡、刻经石、祭海台、白佛寺、佛海寺、沙陀寺、刚察大寺、班禅敖包、拉姆哲寺、香木谷、格萨尔时代的辛巴石头城、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及已退役的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等。

青海湖有龙吸水的传说,在环湖地区由来已久。每到 7 ~ 8 月,遇到乌云密布的雷雨天气,有时会看到“龙吸水”的怪异天象,这时你远远望去,一根圆柱形的云柱钻进湖中“吸水”,犹如探头入湖的“龙”,表面波光粼粼,十分壮观,环湖地区的群众把这种现象叫作“龙吸水”。2003 年 9 月 9 日的“龙吸水”奇观被《深圳特区报》记者张忠亮现场拍摄。当日上午,天气晴朗,10 点 40 分,湖面上方一块巨大的乌云下垂如同漏斗状,并逐渐向下延伸,在接近距水面一半距离时,正下方湖面突然激起巨大的水柱,浪花飞溅,并形成一道黑色的雾气伸向空中。两股云雾在空中汇合,由细变粗,由淡变浓,形成一个连接湖水与乌云的巨形柱体,景象十分壮观。大约 10 分钟后,柱体逐渐消失。间隔七八分钟后,在刚刚出现过的柱体的东北侧不同位置又出现了两次相同的景象。大约 11 点 10 分,整个过程结束,天空乌云逐渐散去,此次“龙吸水”现象持续约 30 分钟。

青海湖色彩交替,除了蓝色这个主色调之外,夕阳西下,当一抹火烧云挂在天际之时,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满湖一片金色,渔舟唱晚,醉霞映湖。此时,喧嚣了一天的湖水翻滚波涛,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冲击到湖岸,被堤岸阻挡撞碎形成浪花后,又发出“哗哗”的无奈叹息声退回湖中,再重新凝聚力量前赴后继地扑向湖岸,用这种重复而又经久不息的自然轮回来迎接天幕的闭合。风中时有飞鸟掠过夕阳,划过湖水,那流动的美更是让人难以抗拒。

晨曦、傍晚、余晖、晚月,无论什么时候,青海湖都是梦幻般的湖。在晨曦里,青海湖浸透了黎明的生机,显得清新而幽静。在正午的太阳里,青海湖粗犷而质朴;在日落余晖时,青海湖闪亮而耀眼;在月上晴空时,青海湖静谧而温情。神秘的青海湖,在蓝色的湖面上微微泛动波澜,好像正在诉说着它遥远的历史。 ZPK1QYX/7aKx5knwE6NnETlNTAw2dZFxoup2O+Vbk639WHIooubGlvUe3moi4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