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神庙前忆祭海

在青海湖东头,有一处神秘的旧庙遗址。这座旧庙背靠湖西,面朝湖东,传说这里的湖底有许多金银财宝、珍珠玛瑙。为此不少贪财的人对这片湖水垂涎三尺。原来这里是赫赫有名的青海湖海神庙,是历代王朝祭奠青海湖的地方。

提起海神庙的兴建,还有一段趣闻呢。传说当时的青海蒙古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起兵反清,清廷授川陕总督年羹尧到青海平叛,当双方军队汇集在湖滨草原交战时,年羹尧部被围困在湖滨,一连几天找不到淡水,兵马纷纷不战自倒,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在湖边突然涌出一口清泉水,救活了人马,年羹尧部这才反败为胜。战后,年羹尧以为这是青海湖海神显灵助力,就率全军举行祭海仪式,并决意修建海神庙。

祭海

(本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我们对旧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庙经过历史沧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屋迹依然存在,根据遗址分析当年海神庙的轮廓还能清晰分辨出来。庙建在山丘上,有庙门、正殿,总共十多间房屋,庙前有两处围墙。据湖边居住的高寿老人们介绍,当年庙宇门额上有“海神庙”三个大字,正殿前有牌坊,牌坊上刻着“青海胜意”四个字,殿内墙壁上记载着建庙情况。说此庙是清光绪三十三年由清廷钦差大臣统帅、清廷驻西宁办事大臣和宁海镇文武官员带头修建的,当时木材石料困难,总耗费三千两黄金,经过三年时间修成的。修成后,成为清廷直接管理青海湖祭奠的庙宇。

据考查,最早的祭海活动是在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清廷派遣钦差大臣到湖滨,召集青海蒙古各札萨克(部落头人)和王公到湖滨海神庙举行祭海仪式。湖滨的古稀老人们对小时候的祭海仪式还记忆犹新,说祭海时先把祭物供在临时架起的供桌上,供物主要是全羊肉、酥油和油炸饼等。随后祭海来的人们一一朝供桌跪拜献礼,礼毕各札萨克和王公们争相抢割献祭的牛羊肉,称为“抢宴”,说是能抢上祭物就会带来福气。然后到东科寺(位于现湟源县日月乡)举行宴会,称为朝廷的“赐宴”,接着在钦差大臣和西宁办事大臣监视下举行各札萨克和王公之间的合盟,合盟内容就是利用祭海之际调解各种纠纷,增进相互间的团结。

祭海就这样沿袭下来了。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都由朝廷或当时的政府派要员举行仪式。

据湖边的老人们回忆,祭海活动规模较大的除清朝时期外,就是民国十六年(1927)的祭海。那时候,青海属甘肃省管辖,冯玉祥派甘肃省教育厅长马鹤天到青海主持祭海仪式。马鹤天来到青海后,由当时的青海护军使马麒陪同前往青海湖,一同前往的还有马麒的两百名回族骑兵,这些骑兵身着紫色藏袍,足穿藏式皮靴,头戴藏式毡帽,肩荷双叉枪,腰带筒火链等,打扮和藏胞一模一样。翻过日月山,到达共和的尕海滩,由当时管辖环湖地区的千卜录千户接应。七月十四日到达海神庙时,蒙古族王公和藏族千户三十多人迎候。晚上安营扎寨,灯火辉煌,蒙古语、藏语、汉语等语言杂谈、颇为壮观。十五日正式祭海,祭时在正殿外界上,殿中立有石碑,上刻有“灵显青海之神位”。石碑正前方供有谷豆糖果,右边有全羊,左边供有全牛,正中央供有朝廷的假圣旨,由黄缎包裹,那时清朝虽已推翻,但当地蒙古族、藏族人民仍然有所畏惧。大家三鞠躬献礼,祭毕,代表人物拥上前,抢割牛羊肉。传说某年某钦差大臣主持祭典时看见这一情形大惊,经说明才理解。随后祭奠人员返回东科寺举行祭海宴会。

祭海典礼最盛大的一次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这年秋天,蒋介石指派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去祭海。马步芳通知环海八旗蒙古族各王公及刚察千户、汪什代海千户、达玉千户、千卜录千户、昂索千户等藏族千百户前来参加,并向他们摊派骏马、牛羊及贵重土特产品作为对朱绍良的献礼。摊派外还征集茯茶两千包、酒一千斤,又从刚察千户处借了崭新的花纹蒙古包式大帐房八顶,普通双层帐房一百多顶。同时湟源派出了数百名民夫,星夜整修了湟源药水峡到日月山之间的一段公路,并由民夫承担运输任务,特调两个骑兵营,担任从日月山到湖滨一带的警卫任务。

农历七月十四日,朱绍良及随从人员在马步芳及其藏文秘书的陪同下,一行五十多人分乘大小车辆从西宁出发,中午到达海神庙。蒙古族、藏族各王公和千百户身着盛装,骑着骏马,鸣放鞭炮,奏藏族乐器,仪仗迎接,刚察千户华卜藏向来宾献哈达。

十五日早晨八时,开始举行典礼,祭台上供有宰好的牛两只、绵羊八只以及糖果等物。程序是先奏乐、后鸣炮、三鞠躬、诵读祭文,接着将活羊十多只赶入湖中,祭品也全部投入湖中。随后,刚察千户华卜藏代表王公千百户举行了蒙古族、藏族民众最庄重的敬酒仪式,向朱绍良献骏马一百匹,绵羊数百只,以及鹿茸、麝香等土特产品。朱绍良一一过目,接受后给王公千户分级赠送茯茶一包和糖果、黄红绸布等物,王公千户给马步芳也送了骏马两百匹及土特产。

晚上,汽灯、矿蜡灯照得全场通亮,加上皓月当空,如同白昼。首先马步芳的士兵表演武术拳击,男女歌手表演了酒曲和歌舞。最后将全场民众分为 22 个分场,对唱民歌,直到午夜,据说这次祭海是民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祭海是民俗风情的一种形式和内容,其目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笼络各少数民族人心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是对各族人民敲诈勒索的一次机会。沧海桑田,世道变换,如今祭海习俗早被历史废除,海神庙已成为历史文化遗址。当年祭奠过的湖面现在碧波荡漾,可谁知道这湖底抛入了多少只牛羊以及其他祭物。当今不少人还在贪涎这片湖底,可这里的珍珠玛瑙、金银财宝谁也未曾捞到过,而在湖滨草原上胜似珠宝的群群牛羊在吸引着各方游人。 1SUcAKZCdNVDWe0hXSeFqu3ms4jds7Awx6smwuAmcqhyIy1ececVGi55nOVwz6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