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吉宁隆”草原说沧桑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出发向西行进,翻过日月山,青海湖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青海湖畔并列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环湖四乡,它们是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当地牧民称它们为“吉宁隆”,即环湖南岸族。这个部族很早以前就生活在这里,他们脚下的这片草原平坦无垠,土肥草美,是青海牧区的一块宝地。“吉宁隆”人每当沉浸在喜悦之中,总爱自豪地向人们讲述这片草原的变迁。

665 年,吐蕃人来到环湖草原,击败了当地的吐谷浑,使“吉宁隆”人的先民们开始进驻环湖广大地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游牧狩猎、繁衍生息。到了清朝顺治二年,蒙古族顾实汗统一唐古特,建立了大部落联盟,将环湖草原分别给他的十个儿子作为各自的领地,并且归顺了清王朝。后来,顾实汗的孙子罗卜藏丹津起兵反清,被清军击败,环湖地区归清政府统一管理。原来居住在环湖四周的藏族部落大多迁移到黄河以南。“吉宁隆”人从此开始了漂泊流落的苦难生活。

牦牛帐篷

(照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1822 年,黄河南岸的“吉宁隆”人不堪忍受极端贫困的生活,乘黄河结冰之机纷纷北移,遭到清政府的阻止。当时,牧区正值大雪封山,清廷钦差大臣那彦成下令断绝对各藏族部落的各种供应,并在日月山等路口设了关卡,不让藏族过往,藏族各部落不得不派出专人偷渡日月山卡子,到湟源附近寻找必需的生活用品。一次,他们联合环湖草原上的蒙古族、汉族来到湟源附近的窝卜兔卡,清军发现后追杀,这群逃散的藏族、蒙古族、汉族人民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但寡不敌众,许多人战死,骆驼骡马被抢走。这是流落黄河南岸的“吉宁隆”人为返回环湖草原做的第一次努力。以后他们陆续向这里迁移,虽然遭到清政府的不断阻挠,但始终顽强不屈,于 1865 年,陕甘总督堂乐斌,西宁办事大臣福济被迫奏请清政府撤兵,招安黄河南岸的八旗藏民,“吉宁隆”人才回到了环湖草原。

到了民国时期,环湖地区由头人、王爷等部落首领统治,牧民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吉宁隆”牧民真正成为环湖草原上的主人。

“吉宁隆”草原,按现在的行政区域来说就是环湖四乡,即环青海湖南岸的石乃亥乡、黑马河乡、江西沟乡、倒淌河镇的四大部落。

石乃亥部落位于青海湖西岸,藏语意为“黑小麦”,北以布哈河与刚察县吉尔孟乡为界,南与切吉乡、黑马河乡和乌兰县茶卡乡接壤,西与天峻县天棚乡毗邻。东西宽 53 公里,南北长 575 公里,总面积 30475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 4614 米。辖 6个牧委会、19 个自然村。截至 2014 年底共有 1943 户 6982 人,各类牲畜 20.6 万头(只),人均纯收入 8748.58 元。1929 年,共和建县时石乃亥属千卜录区,新中国成立后仍为千卜录区,1958 年划归大喇嘛河乡,分设石乃亥乡、铁卜加乡,1959 年撤区改为黑马河公社,辖香料、赛什曲 2 个生产大队,1960 年复设石乃亥乡,1968 年改为石乃亥公社。

黑马河部落:“黑马河”系藏语“达纳麻”的直译,意为黑色马的河。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沿用藏语音译“大喇嘛河”的乡镇名。黑马河发源于青海南山亚勒岗,流经直合去乎夏季牧场注入青海湖。全长约 18 公里,河床宽 10 米左右,平均年流量 0.5立方米/秒,冬季枯水期为 0.002 立方米/秒。总流域面积 107 平方公里。每年 11 月结冰,次年 5 月解冻。

关于黑马河的来历,当地流传着几则传说,耐人寻味:

青海湖的西边有个城堡。这个城堡的山神爷骑的马是匹黑马,这马不喝青海湖里的水,常跑到城堡西边的这条河来喝水。由此,人们把这条河叫黑马河。

黑马河乡位于青海湖南岸,青海南山北麓,平均海拔 3310 ~ 3400 米。最高点恰合山海拔 4660 米。黑马河地区为都秀千户部落牧地。1929 年共和建县时属都秀区。新中国成立后仍为都秀区,置居什科乡。1956 年改称都秀四乡,1958 年改为大喇嘛河居什科乡,1958 年撤区称大喇嘛河乡。1959 年改为黑马河公社,1984 年改公社为乡。

江西沟部落:关于江西沟地名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江西沟”系藏语音译,意为通人性的骏马或千里马,历史上著名的青海骢就是产在环湖地区的龙驹;二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有冠顶珠的山沟”。江西沟乡政府前面的青海南山确实有一座酷似冠帽顶珠的山头,意为冠帽顶珠山。江西沟乡位于青海湖南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36°28′~ 36°40′,东经 100°03′~ 100°34′。平均海拔3200 ~ 4049 米,最高 4049 米。

江西沟地区为千卜录部落牧地,1929 年共和建县后属千卜录区。新中国成立后,仍按原建制置千卜录区莫胡里乡。1958 年划归廿地乡,1959 年析置江西沟公社,1984 年改社为乡,面积 665.79 平方公里,人口 6801 人。2019 年改为镇。牲畜存栏41083 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5812 元。

倒淌河部落:倒淌河镇因境内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一条河流而得名,发源于阿妈梭日岣(野牛山)西麓,从东向西而流,全长 42 公里。河床宽 4 米左右,流经柔莫涌、黑科、东卫、蒙古、哈乙亥、黄科、甲乙等冬季草场,注入耳海。总流域面积 220 平方公里,平均年流量 0.224 立方米/秒。每年 11 月底结冰,次年 5 月解冻。建在倒淌河流域的倒淌河镇是共和县的东大门,也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倒淌河地区是一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湖滨平原,东西走向的有青海南山,西北至东南走向有日月山和野牛山。青海省南山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分界山,藏语称为“赛什钦山”。

倒淌河,藏语叫“柔莫曲”,意为见者向往的天堂仙境。因当地水草丰美,宜于放牧而得名。1929 年共和县建县后,该地区置千卜录区,1958 年改为倒淌河区,设倒淌河乡,1959 年撤区改为倒淌河公社,1960 年复称倒淌河乡,1968 年又复称倒淌河公社,1984 年改社为乡,2001 年撤乡建镇。

“吉宁隆”部落按现行政区划分是以上环湖 4 个乡镇,历史上的划分是两个部落为中心,它们是“莫日”“达仓”和“甲乙”3 个部落为主。莫日部落。“莫日”系藏语音译,意为莫姓人氏或从南方莫日部落迁来的牧帐。“莫日”现为行政村名,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周边地区属于该村地界。青海湖南岸的莫日部落是藏族四大姓氏之董氏后裔,董氏在藏族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分化,其中莫日部落的始祖“阿泡董”是首次分化出来的姓氏之一。仅青海而言,今同德县之莫噶日村、天峻县的莫钦、莫琼和共和县的莫日部落等皆为“莫擦”后裔。相传在 1700 年前后,“莫擦”部落一位名叫吉太先的牧民不知何故携家带口地投奔到千卜录千户帐下。吉太先家族继承并袭用了部落姓氏“莫”,称“莫热”,意为莫姓人家。后来逐渐变异为“莫日”。莫日部落首任百户叫娘吾先,他机智勇猛,能言善辩,善于沟通,受群众拥戴,并经千卜录千户从中斡旋获得西宁办事大臣的认可。曾赴拉萨拜见七世达赖喇嘛,禀告部落的处境及困难,祈求赐福加持。达赖喇嘛以慈悲为怀,详细听完娘吾先的叙述后不但以吉祥甘露般的言语安慰他,而且赐予七个宝瓶,要娘吾先带回家乡后伏藏到一个地相殊胜、见者心喜的地方,如此便能使整个部落人丁兴旺、牛羊倍增,娘吾先本人也能心想事成。回来后按照达赖喇嘛的法旨伏藏好七个宝瓶,莫日部落从此发展迅速,成为千卜录千户部落所属最大的部落之一。在千卜录千户李本加的亲切关怀和全部落牧民的坦诚相待下,吉太先及其子孙后代亦逐渐繁衍发展,成为拥有近 400 户、2300 多人的氏族部落,今辖属于“江西沟镇”。

达仓部落:达仓部落最初的发祥地是今尖扎县境内的萨姆纳地区,属于元者术隆(阴面的山沟)七族和宁隆(阳面的山沟)六族中的宁隆部落,宁隆或千卜录是一个部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称谓。

1800 年左右,千卜录部落几次偷渡黄河,移居环湖一带,均被清政府武力驱回。此时,达仓部落和千卜录部落才取得联系,续接了祖辈亲情,从而也欲随千卜录北渡黄河,到水草肥美的环湖地区游牧,但因清政府的阻挠一时未能如愿。随后便上演了近一个世纪的偷渡、武力驱逐、清剿和再偷渡的循环悲剧。

1859 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终于默认了既成的事实,在重新划定草山、安排环湖八族之时,达仓部落随千卜录部落被安置在青海湖以南,最初居住在更尕湖一带,后来又移牧倒淌河。当下的行政区划便是现在的江西沟乡达仓村,至 2013 年,达仓村 243 户 1087 人,拥有 29 万亩草场及 8 万头(只)牲畜。

达仓村东有高耸入云的噶当匝山,南面有都秀、千卜录等部落集体信奉的神山阿尼哈图山。阿尼哈图传说是阿尼玛卿的九个儿子之一,天气晴好时,到哈图山登高远眺,则能看见藏族的创世大神阿尼玛卿之巅峰。西面有甘丹拉日神山,该神山酷似满怀慈悲的静修僧注视着前方的芸芸众生,北面是圣湖青海湖。境内有江黑朵、玛娄、侯顿扎日、雨泽、扎干等名胜古迹,夏格巴措周让卓等高僧大德曾在此修行、加持。20 世纪 80 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曾驾临青海湖地区,在今达仓村为广大信众讲经说法、加持灌顶摸顶赐福。之后达仓部落在原址建起了高 27.6 米,占地 24 亩的纪念塔,由拉茂·夏茸尕布活佛亲自开光,成为环湖地区重要的人文景点之一。

除此之外,甲乙部落也是“吉宁隆”部落中的中心部落。“甲乙”系藏语音译,称“甲彦”,后来逐步演变为“甲乙”。1837 年,甲乙喇嘛格日追随刚察喇嘛拉夫旦等人北渡黄河至青海湖倒淌河地区游牧,成为“环湖八族”之千卜录部落成员。甲乙部落原在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兰采乡驻牧。

藏历十三饶琼之土马年(1798),甲彦西合道曼伙率十余户从兰采迁往环湖地区。这次迁移也是因为之前移至湖滨的甲乙部落兄弟托人带话“这里空旷无人,适于放牧。请甲乙部落所有兄弟移牧至此,共享美好生活”的邀请后欣然前往投靠的。藏历第十四饶琼之火鸡年(1857),甲彦喇嘛格日随刚察等部落移居青海湖,清政府被迫承认了他们的合法地位,重新划定地界,让他们安家落户。

甲乙部落有着团结友爱、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共有四次渡河北移的经历,每一次迁移都有托人带话邀请同族兄弟迁往与之相会,共享“乐土”美好生活的传统。

甲乙部落属千卜录千户管辖。1951 年,副千户利巴作为赴京国庆曲礼参观团成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把一面写有“民族团结”的旗帜亲手送给了利巴,至今仍被传为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千卜录的三位正副千户均在人民政府任职,千户切群加曾任共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海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千户阿勒亥任千卜录区区长、共和县副县长,副千户利巴任千卜录区副区长、共和县副县长。

现在的甲乙村成为“吉宁隆”的聚会中心,每年五月端午节,“吉宁隆”十二部落的群众在甲乙村聚会,祭奠“吉宁隆”的山神——隆宝赛钦山神,“吉宁隆”上万人来到甲乙村,举行歌舞表演、赛马、射箭、拔河等体育活动,同时在这一天,“吉宁隆”各部落选派代表商议部落重大活动,调解部落间的矛盾,增强部落间的友谊,以民间形式为当今社会安宁、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湖滨话沧桑,草原换新颜。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的环湖草原,犹如传说中的仙境那样美丽,夏季里绿草如茵,百花争妍,牛羊满坡满滩,这里是共和县的主要牧业基地。全县存栏牲畜达 120 多万头(只)。这里又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万亩油菜生产基地,金黄色的油菜田连着绿茵茵的草原,衬托着青海湖水形成一幅高原风景画。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像两条手臂环湖而过,每年引来大批中外旅游者,这里已开辟了甲乙、上社、石乃亥等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当年清廷阻挡藏族牧民的日月山卡如今建有漂亮的日亭月亭,当年清廷镇压藏族牧民的据点察汗城,如今是草原门户倒淌河镇,成为进入环湖草原的第一个集镇,当年藏族牧民返回环湖草原后第一次定居的江西沟乡下社村,如今建有豪华的旅游宾馆,并开辟了由湖滨至海心山的海上游艇业务,这些旅游点正在向国内外游客叙述环湖的变迁,颂扬当今牧民的美好生活。

如今,我们走到湖滨牧民的家里,生活条件十分优厚、富裕,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5812 元,百分之百的牧民住进了定居点,逐步向住、棚、水、电、网围栏五配套的方向发展,结束了长期以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倒淌河乡的甲乙村、江西沟乡的上社村是全省普及风力发电的重点村,几乎每户都有风力发电机,牧民不仅可以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还可以搞电动生产。许多牧民还买上了汽车、拖拉机,有的还买了摩托车,到西宁或自治州首府办事一天可以打个来回,这样的变化环湖草原上的祖先是连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环湖草原变了,改革的春风使她变得更加美丽;“吉宁隆”人乐了,开放搞活的政策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 Vz3RqwmWU1gRwrh/ydUqFUWomVXodBZGh1S4ykAYqUIZdp5z8U/ZVBlTMQx3fh0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