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曾提到,要对狗进行唾液反应的研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手术,但这在人类身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在意外事故的情况中)。拉施里(K.S.Lashley)博士为此开发了一台能够实现该目的的小型仪器。它由一个银制的小圆盘构成,直径大约有五分硬币那样大,厚度为其1/8,一面有槽,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互不连通的小室。每个小室均有细小的银管通向外面。中央小室放在面颊内表面唾液腺开口处。从这个小室出来的管子将唾液【34】引到口腔外边,并与一台记录器相连。从另一个小室出来的管子通向一台小型抽吸器,使这个小室处于部分真空状态。这样就使整个圆盘紧紧粘在脸颊的内表面上。整套仪器称为唾液量计(sialometer),它要比我所描述的更为舒适。装上量计后,任何人都可以正常饮食和睡眠。
与在狗身上一样,食物或酸液(无条件刺激)也可以引起人的唾液分泌反应:
同样,在人的身上也可进行刺激的替代。医用滴管这一视觉刺激在开始并不会引起唾液的分泌。但是如果被试看到你将滴管浸入酸液中,然后将这种酸液滴在他的舌头上,他以后一看到滴管就会很快引起唾液的分泌。现在,我们得到如下的公式:
于是,我们就使被试形成了条件反射。同时,我们扩大了人类身上能引起唾液反应的刺激范围。
在人的一生中,类似唾液腺这种形成条件反射的现象显然在大量发生——看到美味佳肴时儿童或成人都禁不住流口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条件反射在实验之前是无法观察的。毫无疑问,这里并不存在“观念的联想”(association of idea)的问题——被试不可能“开展关于它们的内省”;他甚至无法告诉你它【35】们是否存在。顺便提醒各位注意一个事实,唾液腺并不处于所谓“自主”(voluntary)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个体并不能“有意”地使它分泌或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