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肆与文人
——读《琉璃厂小志》

文人藏书是雅事,可买书呢?不买书哪来的藏书?历代歌咏书斋、藏书楼的大有人在,记载书肆的却寥寥无几。叶德辉引《后汉书·王充传》,证明后汉时中国已有书肆。其后历代诗文也曾屡屡述及文人游书肆,但着眼点多在文人之“游”,而不是“书肆”自身(最多作为风俗画面略加点染)。书肆当然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地方,讲究钱财赚赔在高雅的文人看来未免俗气,故难得入诗文。可书肆并非单纯的商业活动场所,客观上还是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渠道,文人没了它还真不行。而对这一跟中国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必要的研究。

原琉璃厂通学斋书店主人孙殿起先生编辑的《琉璃厂小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收集诸家诗文笔记中有关琉璃厂及北京书市的资料甚丰,于中可见北京数百年来旧书业之概貌。书分概述、时代风尚、书肆变迁记、贩书传薪记、文昌馆及火神庙、学人遗事六章,另有若干附录。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是其中所记录的文人心态、书肆变迁以及书籍行情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潮的转换。

孔尚任《燕台杂兴》以及王士禛《香祖笔记》歌咏赞叹慈仁寺书肆,早为读书人所熟悉,可那是清初的事。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开馆之日起,琉璃厂书肆日趋兴盛,终于发展成为近二百年来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书籍集散地。因而文人游京华,不免于此流连忘返乃至舞文弄墨,其中不乏饶有情趣者。樊增祥诗云:“怪他童稚亲风雅,每阅书摊不忆乡。”童稚尚且如此,学士可想而知,虽是记实,却也写意。潘际云诗更“写意”,不过似乎有点过火,略显造作:“细雨无尘架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私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买书自是雅事,典春衣来买书则雅上加雅。可雅极了很容易一转而为“俗”,也就是时人说的“雅得俗气”,因为我有点怀疑在诗中炫耀典衣买书也只是一种“姿态”,一种舞台加强效果的“亮相”。若如是,则不大可爱。在我看来,读书人买书,也只是一种个人嗜好,谈不上“雅”或“俗”。倘若诗人之典春衣是为了买花鸟或日用百货,我想大概是入不了诗的。之所以又来一句“莫典春衣又买书”,自然是明确意识到这是一种“高雅的行为”,会得到旁人的赞赏。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老羞所作的那首平淡而率直的竹枝词:“大雅于今已式微,海王村店古书稀。如何碧眼黄须客,卷尽元明板本归。”原书有注:“东西洋人,不惜重金,购厂肆名人书画载籍,国粹殆将罄尽。”此类感慨和记载,屡见于民国年间的文人笔下。古书流落异邦,自是十分可惜,可比起毁于兵火,却又值得庆幸。颇负盛名的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和缪荃孙、孙殿起、雷梦水的二、三、四记,更多着眼于书肆自身的流变,虽说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可对书籍的销售对象以及不同书籍的销路,并没有翔实的记载——而这对治文化史者无疑更有用。好在书中还收有张涵锐的《北京琉璃厂书籍逸乘》,可作为补充。“小说戏曲之书,民初值甚廉,二十年左右,经胡适大力选购,价遂大起”;“近代史资料,初不为人所重视,商贾亦等闲视之,往往陈列于店门外之摊上,索值甚廉。民国十五六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专事搜集,商贾渐重视”;此外还有日人如何搜购方志与经史考据之书的记载等等。作者着眼点主要在于这种突然膨胀的需求如何刺激书贾四出搜书并“大饱欲壑”,我则更倾向于从书籍销流这一特殊角度考察学术思潮变迁的趋势。只是此类记载过于零碎,且往往不大准确,需多方校订。这里涉及此书只谈旧书市场、只收旧文人作品的编辑体例,而正是这一点大大限制了该书的文化史意义。“五四”新文人诗文中涉及琉璃厂书肆者甚多,且记载更为详尽,文章也更可读,漏了这部分实为可惜。

近人叶德辉在《吴门书坊之盛衰》与《都门书肆之今昔》二文中,除“俯仰古今,不胜沧桑之感”外,还慨叹无好事者作“书棚之阙史”。应该说,《琉璃厂小志》之记录北京旧书市场尚差强人意。只是全国各地不乏曾经书肆林立者,听任其如过眼烟云般消逝,不能不说是读书界的一大憾事。

1989年3月30日
(初刊《瞭望周刊》1990年第11期) apm+B4BFAZP6BE7TRklrQj35CHWVHJQX1ioO3dzEdMVut9H3yVUSj477QDiyn9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