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享受“读书”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读书识字”已不再是我们的目标,需要加倍努力的,是如何营造“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激动人心的口号,逐渐失去了效应;不要说“黄金屋”“颜如玉”显得虚妄,就连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也都只是“而已”而已。这个时候,以平常心面对,读书的魅力方才真正呈现出来。

读书本是平常事,若刻意拔高,说得神乎其神,效果反而不好。我曾写文章辨析大英博物馆中“马克思的足迹”纯属子虚乌有,乃中国人编出来的励志故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文革”中广泛流传的鲁迅的“秘密读书室”。此类神话不宜多传,因一旦被拆穿,很容易让人产生幻灭感。

其实,对于识字颇多且略有空闲的人来说,读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唯一不同的是,有人习惯“正襟危坐”,有人喜欢“随便翻翻”。至于古人所说的读书“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你把“马上”理解为旅途,就古今皆然了。但有一点,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自得其乐就行了,没必要挥舞着旗帜到处炫耀。就像呼吸一样,你如果身体没病,是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的。

每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总有记者追问:最近读什么书?最喜欢哪一本书?哪本书影响你一辈子?一听问话,你就知道,这是外行。真读书的人,手不释卷,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你要我回答,是哪一口饭让我长得这么健壮或苗条,实在难为人。

只要别暴饮暴食,且食物不变质,也没人投毒,正常状态下,你我就这样“茁壮成长”起来了。让人怀念不已的,是那“不知不觉”中的成长。在我看来,无论是运动员为了特定目标而催肥,还是时尚界流行的减肥,都不是理想状态。

你问我有什么读书体会,回答很简单:暂时忘记卡路里(calorie),保护味蕾,享受美食。

这么说,是因为在我看来,为什么有人痴迷、有人勉强对付、有人则打死也不愿意读书,除了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空闲时间等的影响,关键在于是否感觉到“阅读的乐趣”。过去常说“开卷有益”,这没错,可“开卷”除了“有益”,还必须“有趣”,才可能“可持续”。

我成长在思想封闭的年代,相对容易养成对于书籍的兴趣;现在年轻一辈所面对的诱惑,比我当年多得多。那么多“有趣的玩意儿”在等着,为何选择相对比较辛苦的读书呢?这个时候,能否真切体会到“读书之乐”,就成了关键。

“阅读”是很个人的事情,所谓的“趣味”,因人而异。审美眼光确有高低雅俗之分,但就“阅读”而言,关键还在找到属于自己的“趣味”。人人说好的,不见得适合你;十年后才能读懂的,不妨暂时束之高阁。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偏食”是正常的,因为有“趣味”就意味着有个性、有边界、有局限。第一次面对人人说好而你很不喜欢的书籍时,心里很惶惑,也很茫然。久而久之,明白自己的“阅读趣味”,你就坦然了。

近日读《北京晚报》2013年11月26日的《天堂多了一位爱书人——追忆王晓东台长》,很是感动。文中提及王晓东台长如何关心、鼓励、指导北京电视台开设《书香北京》这档读书节目,病榻之上仍心系书香并“推荐今年《读书》第九期159页文章”。作为《书香北京》的制片人,吴玮称:“我买到了您推荐的第九期《读书》,忽然觉得这本薄薄的小书沉甸甸的,翻开第159页,是陈平原写的文章《读书是件好玩的事》:‘我主张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赏,一点也不奇怪。’”吴文的结语是:“我想,这应也是您想说的话:‘读书是件好玩的事,不着急,用一生,慢慢欣赏吧。’”

2014年2月18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初刊《人民教育》2014年第8期) KxChbBdB37Ch43pr/kfWcHgOV3LySEFhbipTPmbDzon72MS3WXGGWpEFUslB9t1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