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自由秩序的理念

霸权的巨兽往往怀有一颗虚荣之心。一旦掌权,很容易患上“中央王国”(middle kingdom)综合征,幻想自己拥有超凡的智慧,是宇宙的中心,没有问题需要求教于他人。 [1] 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远非美国所独有。从大流士一世时期的波斯、腓力二世时期的西班牙、到中国明朝、苏莱曼一世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再到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类似的自负拥有悠久的历史。霸权国家往往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独特性,并自以为是地将本国利益视同于别国利益,将一己的成功视为天命所归,将遇到的逆境视为对信念的考验。这反过来会让它们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变得好战。霸主们实行中世纪时期的中国所称的“蛮夷之治”(barbarian management),丝毫不认为自己就是好战的根源。它们自我授权,在自我构建的体系之外指手画脚,同时绝不容忍任何其他人效仿自己,通过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方式来维持制度。

随着美国的实力在世纪之交达到顶峰,美国的决策者们便以“地球领主”的身份自居。2002年,一位美国总统高级顾问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是一个帝国,当我们有所作为时,我们正在创造属于美国的现实。” [2]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从降落在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的维京式舰载机走下,宣告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打击任务完成,这向世界展示了美国将重新塑造世界的决心,并且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布什认为,自由市场民主(free-market democracy)就是人类的命运归宿,同时也是美国的神圣使命,以至于在引用《圣经》的时候,他经常会用“美国”(America)代替“上帝”(God)。 [3] 随后接踵而来的军事和经济危机从来都无法打消美国领导人对历史的自信,就连自我定位为反对帝国主义傲慢行径的奥巴马总统,也曾重蹈其覆辙,他宣称道德世界的“弧线”终将倒向正义的一边,表明他假定历史是存在发展方向的,且他早已确定历史的终点。 [4]

这并不是说所有霸权都是一模一样的“黑匣子”(black box)。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亚洲不会简单地复制“美国世纪”(American Century)。不同霸权在许多细节方面会有很大不同:干预别国人民生活和宪法体系的意愿,以及扩张地区影响力的野心。而这些细节很重要,会有数百万人认为这些差异值得为之奋斗和牺牲。无论是对于接受权力统治的一方,还是对于操纵权力的一方来说,都很重要。而且这也影响到整个体系的可持续性。有些霸权自不量力,终将加速自我灭亡。

然而,在这里我更想强调的是,大多数霸权国家具有一系列潜在的共同特征: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我认知;对规则持有选择性的态度;好战的心态;以及,对自身作为秩序建立者和光明使者的荣耀感。随之凸显出的,便是一种刻意或是无意的虚伪。随着国力的增长,这些霸主特征也会越发明显。那些自由秩序的拥护者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美国的霸权不仅在程度上,而且在实质上也有所不同,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秩序,还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秩序。这里,“秩序”(order)不仅仅是指代结构或帝国的一个新词,而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一个由自由主义界定和维护的权力组织。在赫德利·布尔描述的传统中,自由主义建立了一种共同利益感、一些行为规则以及保证这些规则行之有效的制度。然而,这听起来就是一套霸权话语。

有关自由主义的讨论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本质上是有关世界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一味推崇前特朗普时代的秩序只是对当前政治斗争的一种干预。这些赞美之词不过是紧急情况下炮制出的一种说辞,因为他们担心黑暗即将来临,而这种说辞可以肯定美国的使命感,提醒这个超级大国不要目光短浅、不要退缩、不要放弃道德导师(moral tutor)的责任。自由秩序也是在近些年才成了理论和历史研究领域的焦点话题。尽管自由国际主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由美国所主导的、以自由手段服务于自由目的、以自由为结果的秩序在人们心中达成普遍共识也就是在近几十年。用一个谱系图可以很清楚地描绘出自由秩序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谱系图这一方法,挖掘其思想根源,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自由秩序这一表述和其具有神秘色彩的历史能够吸引某些思想阶层。通过探究其历史脉络,我们能准确得知自由秩序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和问题阻碍,也能揭示自由秩序这一概念背后的沉默、矛盾和逃避。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没有真正明确其应该维护什么、反对什么。其对立面“非自由秩序”(illiberal order)是什么?自由秩序的概念通常用来将“美国世纪”区别于其他那些基于专断权力和帝国命令的霸权。然而,这种观点不仅仅在历史上受到质疑,即便在自由秩序拥护者内部也疑云重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自由秩序的梦想家对帝国和霸权也很着迷,他们也渴望成为世界的君主。自由秩序的支持者认为,世界霸权可以在“胜利后”通过建立开明的制度来主动约束自己,从而赢得合法性,保持国际社会和谐。然而,他们也屡屡违背这一点,一方面淡化大国屡屡违反规则的历史行径,另一方面公开支持超级大国特权,放弃推动霸权与基于规则的秩序达成一致。他们还一再呼吁美国可以在规则之外行使自由裁量权,为追求自由目标而使用非自由手段的行为进行辩护。因此,自由秩序的愿景忽视了美国外交政策中长期存在的一个两难问题——一个不断追求海外统治地位和扩张的共和国呈现出的帝国形象。而这反过来会威胁到国内的自由。

在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之前,重要的是首先要尽可能清晰和客观地阐明自由秩序的理念。然而,这绝非易事。正如它一再被讲述和辩护的那样,这个概念本身难以捉摸。为了表达一种雄心壮志,它又重新回到历史的阴影中。就如同它所维护的秩序一样,这个概念不断地变化,扑朔迷离,难以深入审视。它犹如一只蝴蝶在空中飘忽不定,虽然不会像蜜蜂一样蜇人。 9000q26+AR0TtBk/1hEOEpuHUrhB1P96WfQIocXIK/KGgiShNdJbY4ZYspg9yQ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