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命题特点

1 选材内容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相关

考题常以教育理论与语言学的选材为主。其中教育理论内容包括写作、文学、艺术、心理、文化和语境等相关理论,内容比较广泛,观点和态度较为新颖。

考生在备考时,除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和应试技巧外,对语言学、文化、艺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

2 较为口语化

小讲座部分都是由教授或老师为学生们讲授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像在课堂上讲课一样,因此小讲座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句式结构和用词都比较简单。

①用词简单,难词有讲解

因为小讲座是由教授或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使用的语言较为浅显易懂,即使出现一些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较难的词汇,讲座中一般也会通过简单的词语进行解释。

②用句简洁明了,大量使用祈使句

小讲座在用句上都采用比较简单的结构,不会出现非常复杂或冗长的句式。这一点在历年真题小讲座的开头就得到了体现。

如:

Good morning, everyone. In our last lecture, we discussed...(2021年)

Good morning, everyone. In today's lecture, I'd like to focus on...(2019年)

Good morning, everyone. In today's lecture, we're going to discuss...(2018年)

小讲座开头均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表达简洁明了。

另外,小讲座的句式简单还体现在祈使句的大量使用上,使用祈使句能够达到引起听众注意、使表达更清晰的目的。

如:

Let's get started.(2021年)

Let me tell you...(2021年)

③语音、语调

讲话者在讲座中会有一些语音、语调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讲话者反复重复重要的观点。

讲话者重读或采用升调来表示强调。

讲座中会使用口语中常出现的连读,如:wanna、gonna、a grea(t)change、here and连读为 [hirnd] 等。

对讲座中这些口语化特点的掌握有助于考生减少遇到难词时的恐慌,同时还有利于考生通过讲话者的语音、语调抓住听音重点。

3 结构清晰:总—分—总

小讲座的结构非常清晰,基本上都会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即在小讲座开头给出主题以及分论点,然后在主体部分对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分析和讲解,最后对本次小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

因为小讲座有“总—分—总”这种显著的结构特点,所以听懂小讲座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听懂了小讲座的开头,也就抓住了小讲座的主旨和目的,为理解下面的分论点奠定了基础。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小讲座的开头,讲话者往往还会列出分论点,这也就意味着抓住了开头,就抓住了小讲座的基本结构。 dO7iGZ+e1TFrK1UMDOse6MVF9KOYluaWTjEP7olL/G7zgTNjEh2iEuTowrh7HAO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