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写作备考技能提升

1写作的常见错误

考生在专四写作上常犯的错误主要有:跑题、论证不充分、词语搭配不地道、语法错误、连贯性差等。

跑题

由于专四作文的题目选材都是考生熟悉的内容,或者材料会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所以考生完全跑题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但是部分跑题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观点不清晰

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要求。

② 例证不恰当

考生所举的例子应该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考生应当明确说明例证和观点间的关系。反之,如果例证和自己提出的观点无关,或者考生未能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想当然地认为阅卷人会明白,这都会造成由于例证不恰当而引起的跑题现象。

论证不充分

论证不充分也是考生容易犯的错误,主要表现为:

① 论据不具体

例如在证明“智慧越高,孤独感越低”这一观点时,如果只是空泛地说“有智慧的人很少感到孤独,这种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而不给出具体的例子,那就会犯由于论据不具体而导致论证不充分的错误。此外,使用个人感受作论据或者空喊口号也属于论据不具体。

② 例证不足

例证不足是指所引用的例子太少或者例证没有说服力。考生应该给出足量通俗易懂、为众人所熟知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词语搭配不地道

在词语搭配上,考生有时会受汉语的影响而写出不地道的英文甚至犯错。例如,同样是“提高”,“提高嗓门儿”可表示为raise one's voice,而“提高英语水平”则要说improve one's English skills或improve one's English。因此,考生平时一定要养成积累各类词语搭配的良好习惯。

语法错误

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包括句法错误,即在从句的连接词、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等方面犯语法错误,以及词法错误,比如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误用,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用,词类混淆等。考生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避免在大小写、拼写、标点等方面犯“低级”的语法错误。

连贯性差

连贯性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段落间连贯性差

主要表现为一个段落中,用于支持论点的诸多细节安排得没有条理,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不自然。

② 句子间连贯性差

汉语重“意合”,即通过语义的关系体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英语重“形合”,即通过非语义关系(如连接词等)体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往往受汉语的影响而写出连贯性差的英语句子。

2材料阅读及概述

专四写作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对材料全面、准确的把握是写作的基础。不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或者不能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就会导致后面的写作出现严重问题。本节会详细介绍如何快速阅读材料以及如何对材料进行概述。

如何快读阅读材料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由于写作部分的考试时间较为紧张,所以考生要学会快速阅读材料。快速阅读可以综合运用略读和扫读的方法。

① 略读

略读,即选择性地阅读。正常的阅读要求看到每一个词,每次注目看1~2个词;而略读,不需要看到每一个词,眼睛跳动的频率和幅度都有较大的提高,有时甚至从上一行跳到下一行。因此,略读不可能使你全部了解所读内容,但是能大大地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也能使你获得大量的信息。

略读的主要作用是: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② 扫读

扫读,是以最快的速度扫视所读材料,有针对性地从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在找到所需信息时才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例如:写作的话题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wisdom(孤独与智慧的关系),阅读材料时可着重找lonely/loneliness、wisdom、relationship等相关词所在句。

扫读的主要作用是:寻找特定信息,明确具体事实。

如何概述材料

概述不是原文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要在理解内容和逻辑脉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总结所读内容,全面准确抓住材料要点,并准确表述材料主旨。

下面是概述/总结材料的几点技巧:

► 抓住中心观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不能照抄原文。对原句可以用同义词替换或词性转换的方法进行改写。

► 删除无关细节(长人名、头衔、地名等),只保留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 避免重复。为了强调某个主题,原文可能会重复论证说明,概述时不要有重述内容。

► 压缩比较长的句子。把长段的描述变成短小且简单的句子。

3篇章的连贯和衔接

本节将详细介绍如何让作文具有连贯性,以及通过哪些衔接手段使句子间、段落间行文连贯,帮助考生提高篇章组织能力,以使作文的要点顺序合理,段落间、句子间逻辑合理,过渡自然。

作文的连贯性

一篇连贯性好的文章,段落结构应该布局完美。为了让考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以2021年专四写作真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Read carefully the following excerpt and then write your response in NO LESS THAN 200 WORDS, in which you should:

1) summarize the study results, and then

2) com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wisdom.

You can support yourself with information from the excerpt.

► 题目解读

本题讨论的是“孤独与智慧的关系”。要求考生简要概括材料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 行文分析

第一段:简要概括材料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主体部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综上,为了使写出的作文更具连贯性,要合理安排缩写部分(概括材料)和讨论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的顺序,写作前可以参照上述格式列出写作提纲。

作文中的衔接手段

一篇高分作文必然是衔接手段运用合理、行文连贯的。衔接手段通常指连接词的使用,如secondly、for example、in conclusion等。连接词有助于整合观点,并阐明段落/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同的连接词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是专四考试常用的几种连接词:

如何在“篇章组织能力”方面获得高分

一篇行文连贯、衔接准确的高分作文,要做到下面几点:

① 划分段落

阅卷老师对文章结构最直观的感受来自段落的划分,段落作为文章的重要标识,有助于阶段性地阐释文章论点。因此在每一个段落,考生需要阐述一个观点或一组观点。

② 段落要有主题句

开始新段落时,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提出本段的主要观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旨句”。然后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进行解释,列举证据、例子或个人经历来支持该段主旨,并拓展本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③ 用连接词连接句子&段落

使用恰当、丰富的连接词或短语来连接句子和段落,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

Many teachers assign homework to students every day.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not necessary. To begin with , if the teacher doesn't have classes today, there is no need for him/her to assign homework. Because if the teacher still does, perhaps the students will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review other lessons learnt the same day. In addition , every student has his/her right to own leisure time. It will be good for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f teachers allow students to have some spare time. Lastly , assigning homework every day is not a scientific way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It can make students lose interest in studying.

许多老师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没有必要。首先,如果老师今天没有课,就没必要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如果老师仍然这样做,学生可能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当天上的其他课。此外,每个学生都有权拥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如果老师允许学生有一些业余时间,这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每天布置作业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通过一系列连接词To begin with、In addition、Lastly连接句子,增强了文章的连贯性。

④ 用代词或同义替换连接上下文

除了恰当使用连词,还有两种方法能够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那就是使用代词,以及进行同义词替换。

► 使用代词

例:

Large companies provide you with a sense of stability. They often offer better benefit packages such as health insurance and housing funding than small companies do.

大公司给人一种稳定感。它们通常提供比小公司更好的福利,如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文中为避免用词重复,第二句用They代替第一句的Large companies。

► 同义词替换

例:

Famous people deserve a private life, but celebrities also sell (促进……的销售) newspapers.

名人需要私生活,但(报道)名人也能促进报纸的销售。

文中为避免用词重复,用celebrities代替Famous people。

4灵活、准确用词

灵活用词是指文章中的用词多样化,让文章读起来不那么单调。用词准确是指在词语选择及搭配上确保正确无误。本节将从灵活用词和准确用词两个方面为考生详细讲解专四写作中的词汇使用。

灵活用词

实现词汇变化的方式主要有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上、下义词等。

① 同义词

英语中有丰富的同义词,在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避免行文单一。

例:

Retirement often brings peopl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question “What shall I do today?”.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withdrawal from work, quite aside from exerting financial pressures , brings enormous psychological troubles .

退休常常给人们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我今天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据观察,除了带来经济压力外,退休还会带来巨大的心理问题。

本段在表示“问题,困难”时用了四个不同的单词:problem、question、pressure和trouble,在该段语境下它们互为同义词。

② 近义词

在英语写作中,由于上下文的关系,还可以使用单词(短语)的近义词作为词汇变化的手段。所谓近义词,是指在特定上下文中和原词含义相近的单词(短语)。

例:

It is quite common these days for young people in many countries to have a one-year break from studying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 In my view, there are pros and cons of taking a year off at the turning point of secondary to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如今,在许多国家,年轻人高中毕业后休息一下是很常见的。在我看来,在中学到本科教育的转折点休息一年有利有弊。

前后两个句子中的有色字体部分都表示“在高中毕业后暂缓学习一年”的意思。

③ 上、下义词

上义词指某单词的上一级概念性单词,下义词则指其下一级概念性单词,如animal是tiger、lion、monkey等的上义词,而tiger、lion、monkey则是animal的下义词。在写作时,也可以充分运用上、下义词来实现词汇的变化。

例: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arth . If our environment deteriorates rapidly, we cannot survive on this planet .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地球。如果我们的环境迅速恶化,我们将无法在这个星球上生存。

本句中,planet和earth互为上、下义词的关系。

通过上文的举例和分析,不难看出,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同义、近义的词汇和短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准确用词

准确用词关系到表达的正确和地道,而词语搭配正确是准确用词的一项重要内容。词语搭配包括三种情况:修饰搭配(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如strong/weak coffee“浓咖啡/淡咖啡”;主谓搭配(名词+动词),如problems arise“问题出现”;动宾搭配(动词+名词),如make progress“取得进展”。

① 修饰搭配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相比较而言英语中就少得多。

例:

表示“卫生”

personal hygiene 个人卫生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环境卫生

表示“环境”

natural environment 自然环境

social circumstance 社会环境

因此,对应不同的名词要选择不同的形容词,构成恰当的“修饰搭配”。

② 主谓搭配

汉语句子的主语比较灵活,不一定非要是动作的发出者;而英语句子如果是主动语态,主语必须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否则就应该使用被动语态。

例:

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Now 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the Internet. (√)

Now people's life can't leave the Internet. (×)

此外,有些在汉语中可以带宾语的动词对应的英语单词却是不及物动词,考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也容易犯主谓搭配的错误。

例:

但是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But many new problems may occur. (√)

But it may occur many new problems. (×)

③ 动宾搭配

汉语一词多义现象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对应汉语中同一个动词,由于其后的宾语不同,英语中要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构成相应的动宾搭配。

例:

表示“学习”

acquire/obtain knowledge 获取知识

learn to speak English 学习说英语

follow the example of 学习……榜样

考生在平时要养成积累各类词语搭配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写出地道的句子。

5句式如何变化

丰富的句式变化会让文章看起来不那么呆板,增强表达效果,帮助考生在写作部分拿到高分。

五种基本句型相结合

英语句子的五种基本句型,即SV(主谓)、SVP(主系表)、SVO(主谓宾)、SVOO(主谓+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C(主谓+宾语+宾语补足语)。建议考生交替使用这五种基本句型。

例: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ads: product ads, corporate ads, political ads and public-service ads. Product ads are for any goods —from clothing to hamburgers. Corporate ads give consumers a positive idea of a company, not just a product. The writers of political ads want people to vote for someone for a political position. Some public-service ads give information about places to find help for various problems; others warn people to be careful about something dangerous.

这个段落给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广告的定义。第一句是主题句,后面各句分别介绍了一种广告,但并没有使用相同的句子结构。介绍product ads时使用了SVP结构;介绍corporate ads时使用了SVOO结构;介绍political ads时使用了SVOC结构,宾语补足语是动词不定式;在介绍public-service ads时使用了SVO结构。相反,如果每一个句子都使用SVP结构给出相应广告的定义,那么整个段落就会显得非常单调。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相结合

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相结合,除了能给文章增加句式的变化之外,还可以让句子间的衔接更为紧凑。

例:

Small companies will give you more opportunities to stand out. There are fewer people to perform needed tasks. There is a greater potential opportunity for you to work on a wider variety of tasks. The boss may easily get familiar with you. Smaller companies often have more of a“family”feeling than larger companies. They can make you feel more relaxed.

此段内全部为简单句,单调之余,其连贯性也很差。如果改成下面的段落,无疑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Small companies will give you more opportunities to stand out. Since there are fewer people to perform needed tasks, there is a greater potential opportunity for you to work on a wider variety of tasks. Thus , the boss may easily get familiar with you. Moreover , smaller companies often have more of a“family”feeling than larger companies, and therefore , they can make you feel more relaxed.

本段中把简单句变成了复合句和并列句,丰富的句式使文章充满层次感,同时使用了Since、Thus、Moreover、and、therefore等一系列连接词,使整段内容更具有连贯性。

句子开头变化

在不影响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将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副词、副词短语、动名词或者动名词短语等置于句首会使文章的句式显得更为多样化。

例:

Ideally ,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t universities is characterized by trust. The“ honor system ”demands that the student be honest in all areas of school work. Cheating on tests, presenting on others' ideas as original, and turning in homework done by someone else, therefore, are all forbidden.

理想情况下,大学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信任。“荣誉制度”要求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学习中都要诚实。因此,禁止考试作弊、抄袭作假和代写作业。

本段中,每个句子都使用了不同的开头方式,因此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第一句以副词开头,作状语;第二句以名词短语开头,作主语;第三句以三个并列的动名词短语开头,作主语。

6段落怎么展开

本节从段落特点、段落结构以及段落展开方法三方面为考生详细讲解专四写作段落如何展开。

段落特点

① 统一性

统一性指每个段落内的句子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任何脱离中心思想的句子都不可取。

② 连贯性

连贯性是指段落内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要紧密。要做到这一点,动笔之前就要确定如何构建段落。增强段落连贯性的常见方式如下:

► 段落展开顺序。常见的段落展开顺序主要有:重要性顺序(即从最重要到最次要或者相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 句间联系。增强句间联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重复关键词,使用代词,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 使用连接词,即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增强句间联系的方法。

③ 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段落在内容、人称、时态、数等方面前后是一致的。

► 内容一致。即段落的主要观点必须前后一致。

► 人称一致。即段落的前后在泛指的时候必须人称一致。

► 时态一致。时态是考生经常犯糊涂的地方。只要把握住“具体过去,一般现在”这个大原则(即具体的事情都使用过去时,一般性的观点和解释说明性的语言使用现在时)即可。但是一定要确保前后时态一致,否则就会出错。

段落结构

段落的基本结构为:主题句+扩展句。

① 主题句

段落中最重要的句子,既可表明观点,又可控制段落内容,防止写作跑题。主题句应语言简洁、概括性强。它的位置可以在段首、段中或段尾,但大部分情况下都在段首。

例:

There's been a lot of debate on the academic value of homework for children .

关于孩子做家庭作业的学术价值有很多争论。

在段首开门见山,给出本段主题。

② 扩展句

扩展句的长度根据段落的不同(开头段、主体段、结尾段)和文章词数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什么文章,扩展句必须紧扣主题,用具体的细节或者例子来论证主题句中的观点或者解释主题句中的内容,进一步展开论述主题句。

③ 主题句阐述句

一个好的段落,主题句后面还可以有主题句阐述句来进一步解释、说明主题句的内容。

例:

Homeschooling can make full use of time. When we attend traditional schools, we waste a lot of time on the way to school. However, time can be saved for more valuable things such as reading if we study at home.

在家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我们上传统学校时,上学路上会浪费很多时间。然而,如果我们在家学习,就可以节省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阅读。

有色字体部分从正面进一步解释主题句的论点(Homeschooling can make full use of time)。

④ 结尾句

段落如果出现结尾句,一般情况下是对主题句的重申,即从另一个角度对主题句进行解释。考生需要注意两点:

► 结尾句一定要和主题句相呼应,不要出现新的信息;

► 结尾句不要照抄主题句,而应是对主题句的改写。

段落展开方法

常见的段落展开方法主要有举例法、列举法、因果描述法、比较对比法等。

① 举例法

举例法是用典型、具体、生动的事例来阐述和证明主题句的观点。举例法可以使主题句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文章通俗易懂并具有说服力。但是考生在使用举例法时必须精选例子,做到恰如其分、准确地说明问题。

② 列举法

列举法是通过列举具体的细节来展开主题句所表达的主导思想。如果使用得当,列举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用列举法展开段落时,可以根据各项内容的相对重要性,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考生在使用列举法展开段落时,切忌盲目列举若干细节却不加以说明。

③ 因果描述法

因果描述法就是解释清楚为什么发生了某事,或一件事情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可以使用因果法预测未来事件。

使用因果法展开段落的主要难点在于要确定因果关系,即一件事导致了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另外一个难点是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那些最明显或者是最重要的。

因果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反证法”,即假设主题句的论点不正确,然后列举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来证明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④ 比较对比法

比较是指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地点、事物、思想、观点等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对比是指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比较对比法有两种形式:分类比较与分项比较。举例来说,有两类事物A和B,要将它们各自的三个特点(1,2,3)进行比较。如果段落的展开是A1-A2-A3-B1-B2-B3的形式,那么就是分类比较;如果段落的展开是A1-B1-A2-B2-A3-B3的形式,就是分项比较。 37sjOsSrPXXER8Iqcfwd2BMrs18cK6zJWq2TRPALkADUhFdmDshNeYc4ATUc0S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