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当科长不好吗,鲁迅为什么要打官司呢?因为教育总长章士钊罢了鲁迅“区区佥事”职务。章士钊为什么要罢鲁迅的官呢?因为鲁迅带头参与了一场学潮。
虽然捧上了教育部的“金饭碗”,每月能拿到很多官俸,但当时公务员的日子也不好过。因国内动荡不安,政府财政吃紧,公务员工资常常不能按时发放,有时只发三分之一的月薪,鲁迅往往入不敷出,靠借贷度日。为此,鲁迅参加了教育部职员自发组织的讨薪团,带着面包和水围堵教育总长,结果只换来了一堆口头支票。心灰意冷的鲁迅不得不干起兼职,接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课。
应时任女师大校长的好友许寿裳之邀,鲁迅1923年在女师大任国文学系小说史科兼任教员,“每周一小时,月薪拾叁元伍角”。1923年10月,鲁迅正式来校讲课,初任教师,次年改聘为教授,讲授小说史和文艺理论,并经常在课余开设讲座,如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便是鲁迅在女师大内演讲的。
好景不长,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来校任教的杨荫榆鼓吹“唯女权论”,主张女师大应由女子掌校,再加上其他校内人事纠纷,许寿裳于1924年初辞职。杨荫榆随之继任校长,成为中国首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性格古板、刚烈,做事一意孤行。著名作家杨绛作为她的侄女曾回忆说,杨绛与钱锺书在苏州完婚时,杨荫榆前往道贺,身穿一套新潮白夏布衣裙,足蹬无锡人认为很不吉利的白色皮鞋,打扮得不伦不类、大煞风景,引得众人“刮目相看”。
接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后,杨荫榆要求女师大的学生只管读书,不准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并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让学生很是不满。杨荫榆曾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因此被学生讥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对于老师,她也网罗羽翼排斥异己,安插自己的人到学校领导机构评议会中,引起其他老师不满,先后有十多位教师辞职。鲁迅也曾寄还女师大聘书,但因学生的热切挽留,而继续留在女师大任教。
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部分学生由于受江浙战争影响未能按时返校,杨荫榆遂以此为由,勒令国文系三名平时对她有不满言论的学生退学。但哲学系预科也有两名学生同样未能按时返校,却未受到相同惩罚。因此,国文系学生提出抗议,女师大学潮由此爆发。该校自治会成员要求杨荫榆收回成命,未被允许反遭辱骂。1925年1月18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本日起不再承认杨荫榆为女师大校长,称这一运动为“驱杨”运动。春季开学后,学生自治会一面要求杨荫榆离校,一面请求全校教职员正常上课,并提出组织临时校务委员会。
1925年5月7日,女师大学生在校召开纪念“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不请自来,并试图以校长身份主持会场,被学生轰走。杨荫榆恼羞成怒,以破坏“国耻纪念”为名,于9日贴出布告开除学生自治会成员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人。此举如许广平当时给鲁迅信中所言“在干柴之下抛出一根洋火,自然免不了燃烧”,引起学生更大气愤。11日清晨,女师大全体学生在操场召开紧急大会,推举自治会总干事许广平为代表,拿封条封了校长办公室,不准杨荫榆擅自进出学校。当天下午,自治会散发《女师大学生自治会恳请本校教员维持校务函》,并派出学生分头拜见教员,恳请他们主持正义,许广平的同学林卓凤因此拜访了鲁迅。
此时和学潮领袖许广平保持密切通信的鲁迅对女师大学潮自然知晓,但他一直保持沉默。因为他和前任校长许寿裳的好友关系众所周知,和许广平的关系非常微妙,和杨荫榆的后台教育总长章士钊又是上下级和师叔侄关系,实在不便公开发言。
章士钊虽然和鲁迅同岁,又同在南京、东京求学,但出道出名甚早,22岁便被聘为上海《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革命言论,并因此结识章太炎、张继、邹容。四人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其中,章士钊和章太炎两人情谊最深,早年共同革命,晚年一起力保国粹,章士钊始终以兄之礼相待章太炎。此外,章太炎还是章士钊的“红娘”。章太炎当初为劝章士钊加入同盟会,请同盟会英文书记吴弱男做章士钊的思想工作。不料,劝着劝着,吴弱男非但没有说服章士钊反而成了章士钊的女友,章太炎被人调侃“赔了夫人又折兵”。而鲁迅则是章太炎的弟子,因此严格而言,章士钊确是鲁迅的“师叔”。
章士钊还是国内第一个大力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人。他将日本人宫崎寅藏著作《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出版,将孙逸仙别名“中山樵”与姓氏连在一起写成“孙中山”。国人由此书而知重孙中山,孙中山后来也默认了这一名字,并评价章士钊为“行严矫矫如云中之鹤,苍苍如山上之松,革命得此人,可谓万山皆响”。《苏报》被清廷查封后,章士钊又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创办《国民日日报》,并协助同学、同乡黄兴创建华兴会。辛亥革命胜利后,章士钊应孙中山之邀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后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曾在广东任护国军政府秘书长。袁世凯死后,章士钊作为国会议员赴京,并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4年,因章士钊负有盛名及他主张的毁旧国会、重造宪法等言论正合段祺瑞心意,段祺瑞便邀请章士钊加入了北洋政府。章士钊刚入伙,即建议段祺瑞不用大总统或大元帅的名义统治,而用“临时执政”这个洋气的叫法,被段祺瑞欣然采纳并委以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重任。
而章士钊正是杨荫榆的后台。杨荫榆长兄杨荫杭是章士钊的朋友,章士钊对杨荫榆也非常欣赏,特提拔她为女师大校长。女师大学潮爆发后,章士钊也一直力挺杨荫榆,曾以教育部名义发公告斥责女师大学潮。
出于章士钊的利害关系,已成为著名意见领袖的鲁迅此前一直对女师大学潮没有公开评论。虽然早在章士钊上台时,鲁迅就在致许广平的信里指出过章士钊的为人:
但看他挽孙中山对联中之自夸,与对于完全“道不同”之段祺瑞之密切,为人亦可想而知。所闻的历来的言行,盖是一大言无实,欺善怕恶之流而已。要之,能在这昏浊的政局中,居然出为高官,清流大约无这种手段。
直到杨荫榆开除鲁迅的“广平仁兄”,许广平同学林卓凤找到鲁迅门上,鲁迅不好再当“埋头鸵鸟”,当即答复将于次日参加自治会召集的师生联席会议。他还代女师大学生草拟了一份《学生自治会上教育部呈文》,历陈杨荫榆罪行,坚决提出“迅予撤换”要求,说杨荫榆“到校一载,毫无设施,本属尸位素餐,贻害学子……其无耻之行为,为生等久所不齿,亦早不觉尚有杨荫榆其人矣……今乃倒行逆施,罚非其罪,欲乘学潮汹涌之时,施其险毒阴私之计,使世人不及注意,居心下劣,显然可知……是以全体冤愤,公决自失踪之日起,即绝对不容其再入学校之门,以御横暴,而延残喘”。
鲁迅之所以同情、支持学生,除了因为他一向站在“鸡蛋”一边反对“高墙”外,还由于他深感教育的黑暗也和自己有关。鲁迅曾深刻反省自己:“我和这种现代教育吃人制度,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做教员”“连自己也侮蔑自己起来”。为此曾“痛愤成疾”,甚至“不食不眠之外,长时间在纵酒”。
5月27日,鲁迅拟稿以周树人本名与钱玄同、周作人等七人共同签署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在《京报》发表,为许广平等被开除的六人打抱不平。《宣言》最后写道:“同人忝为教员,因知大概,义难默尔,敢布区区,惟关心教育者察焉。”鲁迅和大咖们的支援使学生如虎添翼,许广平当晚兴奋地给鲁迅写信道:“‘站出来说话的人’已有了,而且七个之多。在力竭声嘶时,可以算是添了军火,加增气力。”鲁迅随后还写了《忽然想到(七)》《“碰壁”之余》《并非闲话》《我的“籍”和“系”》等文章,声援学生运动。
随后爆发的“五卅惨案”引发北京新一轮学潮,也使女师大学潮继续蔓延。杨荫榆忍无可忍绝地反击,于7月29日派人趁学生熟睡之际,张贴解散学生自治会的布告。8月1日,杨荫榆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支持下,率军警100余人攻入女师大,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并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四个班级,要求所有住校生立即离校。而当天夜里,鲁迅同许寿裳等教员来到学校值班室值夜,力挺女师大学生,粉碎杨荫榆散布的“男女学生混杂”之流言。
随后几天,鲁迅写了《流言和谎话》一文,揭露杨荫榆“武装入校”是有预谋的行动。接着,鲁迅又写了《女校长的男女的梦》,揭穿杨荫榆的反诬:“我真不解何以一定是男生来帮女生。因为同类么?那么,请男巡警来帮的,莫非是女巡警?给女校长代笔的,莫非是男校长么?”文章最后则说:“我说她是梦话,还是忠厚之辞;否则,杨荫榆便一钱不值;更不必说一群躲在黑幕里的一班无名的蛆虫!”
那些“躲在黑幕里的一班无名的蛆虫”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8月4日,教育总长章士钊突然出现在女师大,查看了被砸碎的玻璃和校长办公室门上的封条痕迹,询问了学生,当场未做任何表态。8月6日,章士钊则在国务会议上提请停办女师大。两天后,教育部明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呈文》写道:
(闹事女学生)不受检制,竟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家族不知所出,浪士从而推波;伪托文明,肆为驰骋;请愿者尽丧所守,狡黠者毫无忌惮。学纪大紊,礼教全荒,如吾国今日女学之可悲叹者也。以此兴学,直是灭学;以此尊重女子,直是摧辱女子。……日者士钊曾偕部员,亲赴该校视察,见留校女生二十余人,起居饮食,诸感困苦。迹其行为,宜有惩罚;观其情态,亦甚可矜。当由部派员商同各该保证人妥为料理,无须警察干预。外传警察殴伤学生各节,全属讹言……
其实章士钊早年也闹过学潮,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求学时,他曾领导学校“废学救国”运动,率领三十余名学生离校出走。不知是他有感于自身当年离校弃学之危害,还是身为教育总长害怕“学纪大紊,礼教全荒”,导致他做出了停办女师大的决定,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后来在《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中为父亲此行为解释道:“父亲当时想用‘读书救国’来办教育,因此企图整顿学风,严格考核。他反对学生参与政治,主张闭门读经书,因此他禁止学生上街游行,从而激怒了爱国进步学生。”
停办女师大的命令颁布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对。代表九十八所学校的学生联合会在报上斥责章士钊“摧残教育,禁止爱国”,北京大学评议会则决定与教育部脱离关系,女师大学生更是群情激愤……鲁迅也于8月13日正式担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准备与女师大共进退。可不料第二天,在教育部兢兢业业工作了十四年的鲁迅忽然被章士钊罢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