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十五日。王文诰《苏诗总案》卷十:“熙宁六年癸丑,八月十五日观潮,题诗安济亭上,复作《瑞鹧鸪》词。”并案云:“是日似与陈襄同游,故落句及之耳。”
观潮: 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口每逢海潮袭来,波涛腾涌,吞天沃日,大声如雷霆,势极雄豪,每年尤以阴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为最盛。
碧山: 指高高涌起的潮头。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诗:“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小红旗: 参与弄潮游戏者所持之红旗。
侬: 我,吴地口语。南朝乐府民歌《吴声歌曲·子夜歌》:“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踏浪儿: 即参加弄潮的少年。唐·孟郊《送淡公》诗:“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山简: 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性嗜酒。《晋书》卷四三《山涛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浪婆词: 吴地水乡曲调。浪婆,波浪之神。
西兴: 渡口名,在浙江萧山县西十二里,为吴越通津。
渔浦: 渡口名,在浙江萧山西二十里,对岸为龙山。
送潮: 曲名。傅注:“唐陆龟蒙有迎潮、送潮诗。”
底: 犹言“何”,什么。
使君: 汉代表太守的称呼,这里指杭州知州陈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