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团队的多样性有利于高效解决问题。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凯瑟琳·W.菲利普斯(Katherine W.Phillips)和她的同事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人深省。他们发现,如果个体知晓其工作将接触多样化群体而非同质群体,一般来说,他们可能会做更多的准备工作。研究人员解释说,在多样化群体中,可选择的范围更大。他们还发现,群体多样性可以鼓励大多数人用批判性思维研究问题。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多样化群体比同质群体更有可能产生硕果。
同样,主张性别平等的人士一致认为:团队中,女性需要参与到研究和政策讨论中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经历,也许会为团队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问题是:这是事实吗?我们对性别平衡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对机会平等的渴望,还是性别失衡对公共政策产生的有害影响?如果女性对经济政策的看法与其男同事不同,我们又该如何评估这种排外和边缘化的代价?
新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受过相似培训的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的观点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一项针对在美国工作的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的广泛调查发现,尽管他们在核心理念、方法论和经济政策某些领域的观点相同,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之间的很多观点还是有着明显差异。排除不同的就业类型和学历背景后,在所研究的4个政策领域中,这些受过相似培训的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在其中的3个领域都持有不同的观点,包括市场解决方案和政府干预,政府支出、税收和再分配,性别平等和机会平等。
综观之,相较于男性经济学家,女性经济学家对市场解决方案的支持率低于政府干预。具体来说,与男性经济学家相比,女性经济学家不太可能支持使用教育券,或支持在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开采石油,也不太可能相信美国政府能过多干预经济活动。此外,美国的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在所谓的同情心问题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女性经济学家会认为,收入分配应该更加平等,雇主应该为全职员工提供医疗保险。调查显示,男性经济学家则更关注最低工资上调对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一项针对欧洲学术机构的经济学家的类似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以上研究表明,如果受过相似培训的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经验证据表明经济学研究如果没有女性参与,那么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辩论将有失偏颇,关乎两性的研究将无法提供全面有效的研究成果。一想到各种研究机构的一般经济学部门,人们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合理的疑问:为什么当男性主导经济学领域时,我们仍未解决儿童保育问题或性别工资差距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共政策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然而,很少有女性能指导论文研究、担任学术期刊编辑、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拥有权威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女性在沉闷的科学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了解这种失衡的历史根源。女性在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作用如何得到证明?一门新学科的专业化如何限制了女性的参与?早年间女性撰写专著有多积极?学术期刊的出现对女性参与知识生产和她们的职业轨迹又有何影响?机制因素在这持久的性别失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