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无序中的秩序

图1展示了一组大小各异的点,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斑点。

你可以单独观察每个斑点,也可以对这些斑点进行分组。把邻近的斑点分到一组,或者你可能已经想好了每组有几个斑点,然后想办法把它们按三个或四个一组划分。

图1

你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观察这些斑点,这是个人的感知和选择问题。感知总是与选择有关,当然这种选择也是由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或当下情绪决定的。伟大的诡辩家(古希腊时期,诡辩家收取费用教授哲学、修辞学和说服的艺术)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高度推崇感知的重要性。他坚持认为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由他选择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的。他的那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这种相当个人化的真理观。所有的感知都同等正确。

显然,这种高度个人化的真理观是混乱无序的,它可以被娴熟的修辞学家操纵使用,这些人通过提供收费课程来教授说服他人和改变人们世界观的技能。

随后出现了苏格拉底,接着是柏拉图, 他们通过使真理绝对化,在无序中创造了秩序。

现在来看看图2。叠加网格线之后,每个斑点都有了固定的位置和名称。我们可以说某个斑点是A2或C4。即使我们每次会选择按不同的规则进行分组,这里也有了一种潜在的“真理”。

图2

我们暂时不需要纠结秩序是发源于无序还是被强加在无序之上。重要的是现在有了秩序。 udxuE7O8I8O+KnZI0q5+A9OXEUwiq4Cj33/M1nvEUhDTjWNpktgiw6D0deSzww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