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元系统

对于尚不存在于当前情况中的事物,元系统提供了行事依据。

元系统是存在于当前系统之外的更高级系统,某个人则恰巧在其中运作。

抑郁症患者会认为事情似乎不可能改变或改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似乎不存在值得享受的事物。无论抑郁症患者可能经历多少次情绪波动,在每一次消极情绪下,他们都无法相信事情会好转。抑郁状态可能随时存在。抑郁症患者缺乏一个元系统来寄托信仰、来摆脱自身当前的困境。图2展示了元系统为抑郁症患者持续提供希望的过程。

元系统是一种“手段”,用来应对当前状况之外的事物。无人看管的孩子可能会乱吃毒浆果,因为它们外表鲜红诱人。如果没有父母的元系统提供超越当下满足的指导,孩子可能会难以生存。由于孩子们能够自由行动,因此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外部元系统来遵照。然而鸟类却很少去吃毒浆果,因为其本能决定了它们会排斥这类食物。本能是一个内置的元系统,因此鸟类很可能根本就不会被毒浆果吸引,除非其本能包含这种吸引力概念,否则鸟类就不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诱惑。

图2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令哲学家和数学家都感到欣慰的是,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表明:没有任何系统可以验证自己所依据的公理。例如,欧几里得就不得不断定,平行线的公理说明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因为他永远无法证明这一点。公理必须来自外部系统或元系统。

由于系统无法证明自己所立足的公理,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系列公理,然后对其作出反应,仿佛这些公理就是元系统。使元系统发挥作用的,正是人们所投入的信念。

后文将讨论自组织系统的性质。可以说,自组织系统产生于偶然,其组织规律遵循进化规律。如果系统同时组织和进化,那么它就会受到元系统发展的巨大影响;元系统一旦建立,就会成为进化过程的一部分。自组织系统除了“存在”和“漂泊”,再无其他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遵从或建立元系统如此必要。

元系统的使用

元系统一旦形成或其框架一经建立,那么人类就能够以多种方式使用它。元系统通常不是专门为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而设计的,它诞生于信仰、深化、传说或启示。元系统一旦凝聚成形,就可以用于以下目的:

解释。 元系统为凡世与天堂提供了解释框架,它是关联万事万物的一种可用哲学。例如,父母如何将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与自身经历关联起来?解释就提供了完整答案。

起源与命运。 人类有兴趣研究自己从何而来,主要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自己会抵达何处。大多数远古部落习俗都相信祖先肉体死亡后精神会弥留,因为他们认为像人类这样重要的生物因肉体死亡而停止精神运作的说法似乎很荒谬。同时也相信,“祖先”会监督人类的所作所为,并且要求他们敬畏和献祭,否则就可能伤害人类。这有助于确保人类长期对长者保持应有的尊重。人类的起源通常笼罩着一层神话传说的色彩,而生命的奥秘又反过来为构建神学系统夯实了理论基础。

目的。 人类的能量过剩,无法像牛吃草那样顺其自然地满足,因此需要一个目的。人类进化如此成功,以至于只用花很少的时间进食,因此人类把剩余的大量时间花在思考自己存在的目的上。元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人类提供目的,即便这只是对存在主义产生的些许反叛心理。

价值。 元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价值参照体系。动物本能往往包含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从而决定了这个物种喜欢什么、排斥什么、对抗什么,以及如何与彼此交互。人类则不存在这种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但其代价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境作出决定。因此,人类需要一个元系统来参照,以便影响其日常生活的价值观。这样,人类既能保持自由,又能继续使用为其判断价值的体系。

决定。 决定将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上。有强大的元系统提供价值观时,作出决定很容易。在简化决定上,元系统往往很强大。赋予元系统吸引力的,则是实际行动的效应。人类往往拥有某个信仰或元系统,因为这样方便他们作出决定,从而减少生活中的困惑。

判断。 如果决定是将价值落到行动上,那么判断就是将价值落实到反应上。事情发生后,人类必须作出反应或判断。当然,人类可能倾向于作出判断,即使他们无须这么做。社会群体通过某种统一的赞同或反对来维持凝聚力,这在绅士文化中表现最突出。这种统一的判断通常用作谴责,源自该群体的元系统。由这个元系统来判断,是排斥群体外的人还是驱赶(或威胁)群体内的人。

行动。 让孩子们画香肠制作机器或自动剪发机器,他们会画出按钮,而非装置。这样一来,按不同的按钮就能使用不同的功能。这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观:电视机、吸尘器、汽车都是由某个按钮启动的。这与原始人类对某些神灵念咒或献祭的原理相同。根据元系统,神灵拥有操纵之权(例如让天空下雨或是让庄稼生长),遵从者根据元系统的知识来行动。知识即力量,正如人类如今的科学所示。

成就。 成就几乎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它为人类提供了自我认可并获得他人认可的有形依据。成就是人生的货币。如果没有元系统为人类提供方向、目的和价值观,人类就很难取得成就。孩子用积木堆砌房子和推倒积木房子并以这两种成就为乐,而由于两者相互冲突,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砌成房子。元系统不仅指明了成就的方向,实际上还创造了成就的机会。不仅如此,元系统为人类提供待办事项,并确保这些事项值得他们去做。人类是一个忙碌的物种,但需要感受到事情本身并不是最终追求。

简化。 如果没有元系统,人类将无法对时刻压身的众多影响作出反应。如今,人类身处于过载的巨量信息之中,来自杂志、报纸、电视、网络和同伴等的信息都在轰炸他们。他们感到,如果某些信息有用,那么100倍的这种信息将产生100倍的效用。事实上,人类会稀释和混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并最终产生一种被压抑的冷漠。元系统可以提供优先级框架,简化信息的输入。

驼峰效应。 元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应对驼峰效应。就像孩子可能会乱吃鲜红的毒浆果这个示例一样,人类往往会发现自己能够以某种行为获得短期利益,例如偷东西、撒谎等。元系统则告诉人类: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不能最大化他们的利益,或者,如果这件事不正当,那么它就不能最大化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元系统敦促人类摆脱立即满足自我的诱惑来争取更高级的奖励。为了获得长期利益,人类可能反而需要做一些违背本性的事,其中可能包括宽恕敌人、向穷人施舍,或放弃逃课玩耍的快乐而留在学校学习。人类需要一个元系统来做对当下来说毫无吸引力的事。如果我们将人类对当下吸引力的关注视为“对当下的关注”、对未来吸引力的关注视为“对未来的关注”,那么元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将人类的注意力从当下转移到未来。本书即将讲到,元系统旨在打破原有平衡,提高人类对当下的关注,尽管他们仍然会关注未来。就传统的元系统而言,平衡几乎完全有利于人类的未来。之所以称之为驼峰效应,是因为人类可能必须克服困难才能有所享受。后文将全面讲述这一效应。

社群元系统

文化和宗教往往紧密地相互交织,以至于无法拆分。与宗教一样,文化可以提供一个元系统(为进行不存在于当前情况中的某事提供理由)。传统也很难与文化拆分,但两者一样,都可以提供元系统。

政治信条也可以提供元系统,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某些部分。如果这个元系统确立了“反对”派,那么它就会开始作用于政治以外的领域。

历史上最强大的元系统来自小社群。人类期望在小社群中确立的行为、规则和角色为其提供一个强大的元系统。社群元系统的影响极大,尽管其中确实存在重大缺陷。这一重大缺陷是隐性公理:“被发现”就是最大的失败。这个问题并非关乎诚实与虚伪,而是关乎实际操作:社群只要不公开违反其规则,就可以继续存在。

内化元系统

如果人类对元系统的依从肯定具有外在的可见形式,那么虚伪就可能存在,因为元系统的外部应用可能暗示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内部应用。正如前文所述,当今需要一个内化的元系统去外化——而这,就是本书的主旨。

乒乓球

如果没有元系统,人类的生活就会像喷泉上的一颗乒乓球,被动颠簸摇摆,完全依赖并受制于当下的需求。 QD5UwhIJX43j9N48yAvwHK9LOTql25zp1EK+l4BJR82v7P/YEZY3gF1o/s1XpD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