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章
真理

原始真理可用且可信——但前提是你已经做好了改善它的准备。

真理对人类发展如此重要,以至于每一种信仰和哲学都不得不首先思考真理。这并不奇怪,正如航海家需要航海图,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也需要一张地图。与航海家一样,我们希望自己的地图尽可能地真实准确。使用错误航海图的航海家永远到不了自己选择的目的地;他可能会误入歧途,甚至触礁。我们希望自己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现象解释正确,从而可用。科学家就在不懈地探索真理。我们正是由于真正理解了细菌致病的本质,才能够战胜这些疾病。如果有真理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建设;但没有真理,任何建设都会塌方。

对绝对真理的需求

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虚假、谎言和错误,所以我们认为真理不存在这些缺陷。我们一旦理解了真理,就可以予以改善,直至触及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完美且不容改变,我们需要它作为宗教和哲学的基础。

我们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符合绝对真理。真理是我们信仰的依据,而我们的信仰又赋予真理力量。信仰较可能创造真理,而非相反。

我们需要绝对真理来提供行动的决断力。在科学领域,我们倾向于相信真理是绝对的,当事实证明真理并非绝对时,我们可能也只好耸耸肩,然后继续相信自己再次认为是绝对正确的新真理。使用形容词“绝对”几乎没有意义,因为我们相信真理就是绝对正确的。

绝对真理的类型

绝对真理有很多种,下面罗列了其中的一部分。

数学真理 。对古希腊哲学家而言,真理因数学而完美。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平方和始终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这个结论永远成立,而且永远不会矛盾。柏拉图强调持续探索这种真理,他认为这是表象的基础;他掀起了探索真理的浪潮,为西方世界的哲学和科学奠定了基础。然而我们往往忘记了,数学真理只在预先定义的一组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成立。当我们陈述2加2等于4的事实时,我们知道这仅在我们预先构建的“宇宙”中成立。如果3等于1加2,4等于1加3,那么2加2等于4。数学是我们构建出来的“宇宙”,其中的真理 隐含于 并支撑着 我们构建 或定义的“宇宙”。

逻辑真理。 直至近年,哲学家们还会投入大量时间来研究逻辑真理。总的来说,这些逻辑真理组成了得出新真理的关联词。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逻辑游戏实际上是文字游戏,并且尚无任何证据证明这不符合所用词的 最初定义 。逻辑论证只是为了说明何为理所当然。经典的三段论由亚里士多德编创,由圣托马斯·阿奎纳(St.Thomas Aquinas)改编。三段论的一个典型示例如下:约翰(John)是人;所有人终有一死;因此,约翰终有一死。由此可见,逻辑真理类似于数学真理——我们建立一个“宇宙”,然后探索此举的含义。

科学真理 。科学真理旨在不断地探寻正确的自然规律。与数学真理或逻辑真理不同,科学真理不在我们构建的“宇宙”中运作,而是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科学是描述与解释的艺术。解释越正确,就越能帮助人类掌控凡世。如果描述符合现有事实,并且通过实验产生了新的事实并得出了新的真理,那么这个描述看起来就正确。科学已经习惯于不断修改其真理,尽管这些真理在当时看似绝对。科学真理很像法庭上使用的真理:其解释似乎最符合事实,但如果出现新的证据,我们则可能不得不寻找更贴切的解释。

神秘真理。 神秘真理几乎是纯粹在体验真理之感。个体的心智处于某种状态,以至于他体验到某些看似纯粹真理的事物。这种状态可以通过沉思或饥饿等来达到。神秘真理不需要与现实相关。几乎就像是刺激大脑的真理中枢那样,用电刺激部分大脑,我们就会产生纯粹的愉悦感——尽管我们没有去体验任何愉悦之事。

明示真理。 圣托马斯·阿奎纳划分了人类理性得出的真理和上帝直接启示的真理。如果我们已经认定某个来源具有权威性,那么我们就必须相信该来源所提供的真理。

教条真理。 教条真理由我们创造。我们首先决定它,然后确立它。为了使它能够作为真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达成普遍的共识,将其视为真理,而非去探索其依据。教条真理可能曾经以经验为依据,但它现在已经获得信仰作为驱动力,不再需要依赖经验。教条真理设定了自己的感知“宇宙”,与逻辑真理和数学真理并无大异。教条真理要求我们以某种方式看待世界,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世界时,我们的观点就会反过来支持教条真理。正是这一循环赋予了教条真理力量。

真理的发展过程

真理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可能。

有些真理尚未被证明是谬误,很多科学真理属于这类。更多的证据、实验或探索可能表明,某个既定想法非常不正确。这些“临时”真理往往是描述性的。

有些真理永远不会被证明是谬误,我们构建和专门定义的宇宙中的真理属于这类。它们往往在本质上可循环:如果“宇宙”被接受,那么真理就肯定会被接受。例如,我构建某个特殊“宇宙”,其中“a”等于“b”,“b”等于“c”,那么在这个“宇宙”中,“a”将始终等于“c”。数学、逻辑和教条真理都属于这类,它们都是特殊“宇宙”的真理。

有些真理无法被证明对错。原因在于,一个充分的解释无法排除其他充分的解释。一个解释的充分性可能无法反驳另一个解释的准确性,只能使其丧失必要性。

证明与真理

传统上,科学试图通过要求适当地证明真理来解决多余真理(无法被证明对错的真理似乎对既定真理而言是多余的)造成的问题。试图将这一原则扩展至真理的所有方面,就忽视了人类体验的主观性,也忽视了循环真理的有效性。

绝对真理的问题

古希腊人将绝对真理作为终极目标:即使永远无法企及,也要努力追求。这正是科学家作用于真理的方式。

绝对真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完美且不容改变——因此是傲慢的。任何群体都有权将任何“临时”真理或教条真理看成是绝对的,因此这种傲慢可能会为他人带来麻烦。

原始真理

如果我们摒弃绝对真理的概念会怎样?如果我们从哲学和宗教元系统的中心把绝对真理剔除会怎样?

我们可以用暂时或偶然的真理代替绝对真理。在科学等领域,这似乎只是在承认任何科学家都知道的观点。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假设的目的不是被证明,而是被反驳,以促使人们提出更好的假设。科学真理在当时看似是绝对的,而后可能被其他真理所取代。牛顿的真理看似是完美而绝对的解释,直到爱因斯坦出现并提出了对同一种现象的另一种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因斯坦提出的解释又必然会被更新的真理所取代。

我们可以像看待任何自组织系统的进化一样看待真理的进化,其稳定状态会持续一定时间,然后在另一段时间里转变为新的稳定状态,并再次持续一段时间。真理的进化会历经多次平台期,如图3所示。真理一直在“改善”。

图3

我们可以将这些平台期或稳定状态称为“原始真理”。我们可以完全将其视为真理,除了一点:我们认为原始真理 始终 可变、永不绝对。原始真理的改变仅仅旨在作出改善。我们随时可能改变原始真理,但同时也愿意把它 用作绝对真理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反驳绝对真理并 意味着世间不存在真理,并且我们不该试图寻找真理。相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信仰和使用真理,因为我们不再害怕 受其束缚 。我们经常反驳绝对真理,是因为担心接受它们而产生不良后果。原始真理则不会造成这类担忧。

原始真理适用于我们在科技时代越发明显的困境。理论上,在科学为世界提供充分解释和行动依据之前,我们应该无从采取行动。实践中,我们确实必须采取行动,并且在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根据少量的信息和科学知识来采取行动。原始真理是我们能够继续推进的有效真理。后文将讨论原始真理和假设之间有何区别。

原始真理与绝对真理

现在应该已经明确的是,世间存在原始真理与绝对真理这两种系统。两种真理都可信仰、可使用,它们唯一的区别在于,原始真理能够改善,而绝对真理不能。绝对真理主导着特殊“宇宙”,只能随着其所在“宇宙”的改变而改变;原始真理则主导着开放“宇宙”。

本书提出的元系统依据原始真理,而非绝对真理。它意识到人类思想的感知所创造的世界完全充满了原始真理: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能够被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所取代。

实际存在的真理类型

现在,我们可以将原始真理置于实际存在的各种真理背景下:

绝对真理。 仅在特殊“宇宙”中和循环系统下成立。

原始真理。 在开放“宇宙”中成立;是一种进化型真理,完全可以被用作真理,但也可以被取代和改变。

假设。 对体验的临时设定,可被用作进一步探索该体验的框架。

实用真理。 因有用而被认为正确的事物。

原始真理与假设

这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假设本质上是一种猜测,可以用来解释事件,然后设计实验。任何假设都是科学的实验手段。例如,我可能提出假设:某些生物在感到不安时会吃掉自己的幼崽,以保持该物种在该区域的数量。我的假设表明,在过度拥挤的条件下,该物种的生物大脑会发生变化,产生令其更易焦躁的化学物质。这类生物易怒,因此较常吃掉自己的后代。我的假设会启发各种各样的实验:大脑化学物质检测、镇静剂使用、过度拥挤物种与数量稀少物种之间的激怒阈值对比、对过度拥挤物种的其他激怒情况观察等。通过彻底的研究,我可能会得出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我的假设,从而使它成为原始真理。他人也可以将原始真理用作假设,以验证该原始真理,或用更好的假设取而代之。原始真理与假设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使用:原始真理是推论,而假设是科学的实验手段。

原始真理与实用主义

二者有明显区别。实用主义由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而他则受到另一位美国哲学家查尔斯·皮尔斯(Charles Peirce)的启发。实用主义认为,除了某个想法的“现金价值”以外,世间不存在任何真理。换言之,某个陈述只有在对生活产生 实际 影响时才正确。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某个陈述只有在发挥作用时才正确。真理通常可以围绕看似有用的行动而变得合理。原始真理未必有用,甚至未必可用。它可能对目前的生活毫无影响,只是人们公认可取代的真理。

原始真理的后果

一旦绝对真理被原始真理取代,许多可能性就会立即迸发。

捍卫。 人们无须再像捍卫绝对真理一样捍卫某人坚持的真理。原始真理不必保持完整。如果替代真理被证明更合适,那么原始真理就可能被改变或取代。人们对情况的共同 发现 会立即取代争论、冲突、辩论和辩证。双方并非都试图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而是可能探究情况及其相关的原始真理,以构建更好的原始真理。

迫害与不宽容。 迫害会丧失意义,被宽容和愿意接受替代原始真理的心态所取代。如果说绝对真理必须是唯一的,那么原始真理就不必如此。原始真理可能表明另一个体或群体处于思维进化的不同阶段或不同路径。正如世间存在不同能力的物种那样,不同作用的原始真理也可能存在。

人类思想。 新元系统主张人类掌控自己的思想。这在过去不可能实现,因为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易于出错、易于被幻想所蒙蔽。人类思想遭到反驳,是因为它得出产生令所有人皆大欢喜的绝对真理。然而,如果我们接受错误和原始真理,那么我们就会相信,人类思想可以从一种原始真理进行改善。只要我们明白原始真理始终可以被更好的真理取代,就不会再畏惧犯错。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人类思想的积极面和建设性。

原始真理的实际使用

世间可能存在个体、群体和文化的原始真理,以及通过达成共识而得出的更为普遍的原始真理。原始真理是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个人体验不同,其得出的原始真理也会不同。其中似乎存在一大危险:个体或群体可能得出某个相当奇特、对他人构成威胁的原始真理。这些个体或群体要是有权拥有自己的真理,岂不是向无政府状态开辟了通道?答案是:原始真理只是暂时的,因此不足以强大到能被人们坚持并用来破坏他人的权利。主观真理只要不客观地强加于他人,就是有效的。无论如何,就算某个个体或群体认为自己的真理是绝对的,他们也不会因为被告知其真理只是暂时的而变得更加危险。他们反而会降低其危险性及其傲慢和不容忍的程度。

就像任何其他真理一样,原始真理应该不存在刻意的错误或欺骗,它应该考虑整体情况,而非只是一小部分情况或某个特殊观点。原始真理的要求与我们目前接受的真理的要求并无大异,唯一的区别是承认改进或替换的可能性。

我们还可以对主观的原始真理和客观的原始真理进行区分。这两种原始真理都摈除了绝对真理的傲慢。

有人可能会提出,如果不存在绝对真理这样的事物,那么我们最好完全放弃对真理的幻想。这种态度会错判自组织进化系统的功能。动物是“确定的”,尽管它们可能适时进化成更好的物种。只是因为我们习惯将真理视为绝对真理,所以原始真理似乎一文不值。事实上,原始真理会进化,它比绝对真理更具价值。我们可以自信地使用原始真理,因为我们明白自己不会受其 束缚 。原始真理不是怀疑或犹豫的代名词;相反,它有助于确定和判断:我们必须使用目前拥有的原始真理,正如我们展开科研的做法。缺少原始真理的生命只能茫然无谓地随波逐流。

原始真理的精髓是:只要我们愿意改善它,或者愿意用更好的真理取代它,我们就可以使用并信仰它。

原始真理似乎像水一样无形;它如此易变,因而无法被拿起或击中。但水能载舟的事实又并非无形。正如小船能够航行于水面,我们也能够根据变幻莫测的原始真理生活。 n5lN0URP0aefVUijiEvQQhRgTYTAYsc4GnKj79r35aZToO1m7fGSmFRngDhnzY4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