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文中说过,进入熟年的夫妻之间会产生大概一定的体力差距。
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一般比男性长,再加上结婚时夫妻之间还有几岁的年龄差,一般是妻子比丈夫年轻。
这个事实具体会导致什么问题呢?接下来我举例说明。
假设有一位丈夫在退休后跟妻子一同去法国旅游。
他们先到达巴黎,大家乘坐旅游大巴在市内游览两天,第三天是自由活动。
此时妻子仍兴致勃勃且体力充沛,于是向丈夫建议:“喂,咱们去凡尔赛宫看看吧!”
但是,丈夫却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于是说:“不,就在周围转转吧。”他只想在附近凑合一下。
妻子虽然不太情愿地同意了,却又要求说:“那我晚上想去三星级餐馆吃饭哦!”
丈夫仍未同意,并且说:“找个地方吃碗拉面就行了。”
妻子因此大为恼怒,明白自己跟这个人一起出来旅游也没多大意思。
再加上旅途中事事都得照顾丈夫,妻子不禁慨叹自己跑到欧洲来好像就是为了照料丈夫。同时想到今后还得长期与丈夫这样生活下去,更加不胜其烦。于是,返程回国来到机场的瞬间终于向丈夫宣告:“喂,我们分手吧!”
这话对于丈夫来说简直如同晴天霹雳。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夫妻相伴同去海外旅游,却成了离婚的导火索。多么富有讽刺性!
如此看来,夫妻似乎也不能轻易同行旅游了。而且说明夫妻之间的体力差距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本来,所谓结婚就是“出身、性格、成长环境、价值观和兴趣全都不同的男女在一时的激情驱使下走到一起,住进蜗居”。
相差如此之大的男女在年轻热恋期间都会想方设法迎合对方,尽量妥协隐忍地共同生活下去。
但是,当双方都上了年纪,随着体力的下降失去了妥协隐忍的耐心时,原本存在的违和感就骤然膨胀形成了巨大的隔阂。
有句古语叫“晴耕雨读”。通俗地讲,就是栖居乡村晴天时下地耕作,雨天时则静心读书的生活。
有些上了年纪的丈夫们将此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即所谓的归隐思想,并向妻子提议:“我们从今往后住在乡下过清静日子吧。”
然而,妻子根本不会有什么归隐思想。
“你说回乡下?!”妻子深感意外,过了片刻才说,“我可不去。”
丈夫再次劝说,妻子强烈地反驳:“你那么想去就自己一个人去吧!”
“你是说你不跟我走吗?”丈夫十分惊讶。
妻子斩钉截铁地拒绝:“与其跟你去那种乡下,我还不如去看宝冢歌舞剧呢!”
由此即可清楚地看到老年男女晚年志向的巨大差异。
一般来说,丈夫的想法是,年纪大了当然要远离世俗,安静地隐居乡村亲近大自然,然而,妻子有时候却是越老越向往金碧辉煌和体面排场。于是,丈夫和妻子就这样背道而驰了。
若在年轻时倒还能克制自己,迎合对方,可到了这个年纪就很难修复裂痕了。一对老夫妻就这样缓慢却不可逆转地土崩瓦解了。
有时候妻子越老就越是意气风发地喋喋不休,食欲旺盛且积极向上地迎接未来。与此相反,有些丈夫一旦老了就迅速失去活力,既顽固又孤高,而且越来越保守。
这些现象只要去养老机构看看便一目了然。即使是在餐厅里,四位大妈围坐的席间爽朗而喧闹,可四位大叔围坐的席间却是少言寡语地各自用餐。
无论是谁都能一眼看清这些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差异如何巨大。
那么,差异如此之大的男女该用什么方法相互融合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