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川光复始末记

(1912年1月28、29日,2月4、5日)

四川自四月以来,铁路风潮,日急一日。成都先有同志会之设,蒲殿俊、罗纶、邓孝可等主之。继,重庆亦立同志协会,朱之洪、杨霖等主之。各州县亦设立分会以相应,一时全川骚动,而满清政府一再压迫,其初,伪护督王人文尚能不拂舆情,据理力争,乃不容于清廷。至六月,民贼赵尔丰接任后,横施压力,群情益愤。七月初,成都同志会见事机激迫,乃即发布传单,约各州县同时罢市罢课,而以抗捐抗粮为最后最激烈之办法。乃不数日,有激烈州县,竟实行抗纳粮捐,并发布《商榷书》倡言独立矣。声势汹汹,官吏屏息。七月十五日,赵屠遂诱捕蒲、罗等九人。蒲等本无独立思想,当风潮最急时,革命党人龙鸣剑询蒲今后办法,蒲曰:吾当借此联络英豪,组织政党。龙劝以举大事,蒲不可。龙遂归荣县故里,招集同志,外假同志会之名,内行革命之事,故荣县抗粮最早,举兵亦最速。

蒲等于罢市后,刊布光绪牌位,令人民遍贴门首,焚香致敬,以明非反抗清廷意也,有识者多羞之。而革命党人尤多不顾与闻同志会事,以其手段卑而志趣陋,不足以图大事也。中亦有少数党人,不惜贬损个人名誉,借以鼓动民心者,如龙鸣剑、李朝甫、陈孔伯、方朝桢、陈子玉、王天杰诸人,皆投身同志会,极言“国有”弊巨,政府恶劣,使人人知清廷为不可恃,非改革不为功。一面激励人民,以协力同心反抗政府;一面联络同志,各地响应。迨蒲、罗等被逮后,攻省城者有数十万,占据州县至数十城者,实党人经营联络之力也。故四川所缺者,非人非财,唯器械耳。奈交通梗阻,转运维艰,实亦无法之事。

是时,人民捧光绪牌位,赴督署泣请释放蒲、罗,被赵贼开枪击毙者有数十人之多,尤有人大声疾呼,曰我同胞宜守秩序,毋得反抗者。故其时围督署之人民,莫不手足屏戢,仍守秩序,惟痛哭哀恳而已,委婉悱恻,冀以情动。盖蒲等日以妾妇之道勉人,毋怪有此现象也。吁!其状甚愚,其情亦可悯矣!然惟得同志会之能维持秩序如此,故始终毫无仇外殃民举动,岂非幸事。

省城自督署冲突而后,即日戒严,外州县来援者,不及三日而达数十万。执干戈,携枪炮,环攻省城,人民箪食壶浆来迎,与巡防军大小数十战,虽各有胜负,而省城终未易下。于是,东南两路同志军会议,先收复各州县,然后再攻成都。八月下旬,同志军遂分巡各州县,自荣县、威远、犍为以西,皆被同志军收复。川黔巡防军数千,东迎西击,扰攘不堪。至十月初重庆独立而后,战争始息。同志军统领秦载赓、陈孔伯辈,皆力战阵亡。民团死伤者以万计,巡防军数千亦所余无几。而居民之被防军杀戮劫夺者,更不可胜计矣。

溯自七月罢市以来,全省交通断绝,凡信函过境,必严加检查,而同志军之防范,尤为周密。从资州、富顺、泸州以南,为同志军之势力,以东,则满清官府之势力也。盖东路为蜀鄂要道,赵屠遣重兵扼守,端方又率师来援。加以重庆党人机关,方与各省联合,图谋大举,知同志会势不可假,屡戒党人毋轻举,以潜养势力。故川东一路,表面虽极静冷,筹备实力甚为忙迫。故重庆一呼,而数十州县即日光复,较之川南收功尤速者,以其有统系之计划,且名正言顺,易于号召也。

缘重庆本为党人西部重镇,本年三月,广州失败以后,党人愈愤愈励,各省分途派人联络,将谋大举。川特派员至渝,适逢罢市,道路梗阻,交通断绝,省城及各州县未能联合一气。仅就渝附近力所能及者,密为布置。九月末,事已成熟,会党人夏之时率新军数百人,在龙泉驿反正,由安岳来渝,十月初二,遂宣告独立。欢迎夏军入城,官吏俯首听命,绅商学界备极欢迎,兵不血刃,垂手而克服名城,虽时势使然,亦党人惨澹经营有以致之也。

重庆党人机关,素为张培爵、杨庶堪、谢持等经理。张为中学堂监学,学识闳通,胸襟阔大,学生咸敬爱之。办理党事数年,外人无知之者。杨任中学堂监督,气宇清华,才学宏博,官绅商学各界咸尊仰之。此次官吏之毫无反对,处置得宜者,皆渠力也。谢前在省城,与张致祥谋举事,失败,游吴楚燕秦,屡有所图,多不遂欲。坚忍沉毅,恺悌多智,诚恳朴质,有儒者风。当未举发时,以三君之才,合党人多数贤豪,热心布置,故川东上自内江,下至涪、忠各州县,皆吾党人于前后数日内,宣告独立。西北一带,久为同志军占据,一闻重庆独立,均纷纷来属,以其办事者亦多系同志也。

惟泸州伪道刘朝望,合余大鸿与徐某之巡防军数千人,闻重庆独立,亦随即宣告独立,自称都督,余为参谋。后以防军溃散,余率数百人来渝投降,势不可支,遂取消都督,电请渝派人接办。当即由重庆军政府派人前往办理。万县则由巡防军统领刘汉卿反正,虽曾称副都督,今亦自愿隶属重庆,取消都督。现四川全局大势称已定,惟成渝尚未联合耳。

今再述省城事略。当重庆宣告独立时(十月初二日),赵屠据成都,端方驻资州,民贼未除,生民涂炭,拟布署略定,即日出师讨贼,光复蜀都。初八日,闻鄂军已诛端方,省垣亦于初七日宣告独立,正都督为蒲殿俊,副都督为朱庆澜,众方庆全川光复,民贼已诛,可不再兴师动众矣。过三数日,忽传来蒲、赵密约三十条,有种种可羞可恼之条件,卑鄙无状,人人愤懑。复咸请出师,申罪致讨。布置甫定,消息更急,又闻十八日省城兵变,蒲、朱逃匿。新军、巡防营全体溃散,公财私严,掳掠一空。杀人纵火,糜烂不堪。于是,重庆军政府乃急出兵赴援,叛兵遂四散,而招抚来渝者亦不少。查省城扰乱之原因,以党人前因同志会围成都,赵贼戒备甚严,不易活动,故多去省城而各归故里,谋举大事。蒲、赵订约事原极秘密,及发表后,虽人人有反对之心,而党人留省城者甚少,势微力弱,亦无如之何。乃急遣人来渝请兵,一面联络同志,谋即日推倒之。留省城之党人,有尹昌衡、董修武、王裿昌、周炯伯、方声涛诸人,连日会议。蒲知党人反对甚力,自愿以军政、财政全交党人,己惟任民政事。众以赵贼未除,密约不破,难以言合。蒲本有才之人,惟此次处事,心志紊乱,所用多利禄卑鄙之徒,事事漫无头绪。独立后,许同志会数万民团入城,与众士兵皆放假十日,于是茶房酒店,妓馆歌台,备极混杂,甚至军政府门首亦有杀劫等事。而蒲、朱皆不敢过问。十八日,于东校场点名,兵士索要恩饷,未应,遂哗变。四出抢劫,无所不至。约计此次损失,不下二千万金。幸重庆早有兵四路防堵,尚未大扰外州县。计重庆出师分三路:一由泸州取道嘉定,至邛州,以防赵贼穿入西藏;一由自流井、资州到省;一由川北路到省。至于外省援兵,十月底,黔军至重庆者约二千人,将士官兵与渝办事人极为融洽。滇军冬月初至叙府者只一梯团,闻尚有大队续来,另有一支由宁远入川,叙府各处人民,多怀疑莫释。渝军政府乃宣告人民,以滇军为援川,实无恶意,群疑始解。且派员招待滇军,感情亦甚洽。鄂军在资州诛端方后,川人极感激,欲挽留整理蜀事。彼以武汉战事方殷,急欲回鄂助战,不果,沿途极受欢迎。此客军在川情形也。

省城十八日兵变后,扰乱至一昼夜,全城成无主治的状态。十九日,尹昌衡驰往凤凰山,招集新军数百人,涕泣誓师,众咸感激用命。乃复收集散亡,重整秩序,与方、董、王、周诸人组织一切,俾省垣重得光复。此又不幸中幸也。现在全川均已光复,前泸州、万县等处,虽暂时有称都督者,兹已全行取消,概归重庆军政府节制。重庆独立时称中华民国蜀军政府。时令川各地尚未宣告独立,故不得不建一军政府,以图进行,而谋统一。正都督为张培爵,副都督为夏之时。当蒲、朱宣告独立时称大汉四川军政府。及兵变后,经尹昌衡等光复,只称四川军政府,尹昌衡为正都督,罗纶副之,董修武、周炯伯、王裿昌诸人均任要职。此刻全川之统治机关,仅存重庆、成都两军政府而已。大致东南各地,暂隶重庆军政府,西北各地,暂隶成都军政府。迩来两军政府,皆函欲联络,以靖内乱,而谋北伐。现正磋商合并办法,已有头绪。重庆蜀军政府拟合滇、黔援川军队,不日逾汉出秦,与我北伐南军会于中原,以扫穴犁庭,驱逐鞑虏。至于地方匪乱,已各地派有安抚使,随带军队,想不日可数平矣。西藏事早已筹划一切,但此时兵力财力两皆不逮,故不得不稍待后日之经营。以上所述,乃数月以来四川光复之大概情形也。总言之,四川因路事致全省人民摇动起义,各团体性质又极复杂,加以未能在省城发难,故发难早而收效迟,其办事之困难,及人民所受之苦痛,皆比各省尤巨。有识者自知之。

成都初定,尚在草创,某等未至省,不能具言其详。惟以十月十九日之回复秩序,十一月初三日之诛赵尔丰,及收满城军械等事推之,其措施颇称得当。至重庆军政府办事诸人,皆能同心同德,共维大局,张、夏两都督性极平和,虚心善纳,办事亦颇灵敏。如押缴林畏生回鄂,枪毙舒伯渊等四人,及捕杀伪营务处总办田征葵,遣散巡防军等事,皆能措置得宜,可称有勇知方。

兹再将重庆军政府及各州县之大概情形报告如下:

(一)独立之初,所派各州县联合代表未能尽属得人,时或与各地稍生恶感,现复各处派有妥人任安抚使,办理周详,民情欢洽。

(一)各州县党派不一,有不得志于地方者,或以个人资格,或以众人名义,来军政府痛言地方之糜烂,求军政府委以重任。既得公文,彼遂得为所欲为,故往往有州县本无事,或事尚未就绪,实无大坏败,借因军政府派非其人,反而大起冲突者。凡事在草创时,人才缺乏,急不暇择,往往生出流弊。不独此事,又不独四川已也。但能改良则佳耳。现今各州县皆已派有公正明达之代表来渝,组织参事会,会议要政。军政府并另派调查员往各处探访一切民情,决不再妄委人,此弊庶可免矣。

(一)各州县练兵过多,多者千余,少亦数百,购枪购械,耗费殊多。地方财政各欲自专,公款多者且欲据以自豪。商务滞塞、盐政梗阻。事未发时,人人逃避;一旦揭破,人人自号党人,个个皆是志士。以主张共和之故,不得不委曲求全,多谋位置,以致人浮于事,而事不理。当起义时,人不敷用,聊以备数。此辈一旦在位,则颇不易更换。迨有才有学者至,而反不得办事,有气节者,亦多望望然去之。此一般通弊,恐不只四川为然。

重庆蜀军政府屡次筹商补救之法,今由统一军政财政下手,军政则练兵加以限制,购械亦须认可。财政则划分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复于重庆专立盐政一科,整顿盐厂,以振商务,而睿财源。自流井本乱地,今已得重庆派去之中军平定矣。并于各处清理银行,余事亦在次第举办。但内地在在需材,而才智之士,复多散处四方。甚愿吾乡热心志士,以济世救民为念,不图私利,不畏艰难,同心协力,矢遂宏愿,即速归里襄助,是则前途之幸也。 AMBySMuOKe+AIs0IyaBI2KU4gmmlSrta8XlPIRlVdITVOLP2nwRZfzYE/MIbE7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