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的经济泡沫

但日银的降息力度太大,之后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中和降息的副作用,也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泡沫。

钱多了:经济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

降息的直接结果是——钱变多了。

低利率意味着向市场中投放了流动性,借款变得更加容易,大家就全都开始大量贷款,市场上的钱就变多了。钱多了总得有流去的地方,而钱的流向无非两个:一个是流入实体经济——导致通货膨胀;另一个是流入资本市场——导致资产泡沫。

日本降息导致的就是后者,钱开始大量流入股市和楼市。

从1985年到1991年,日本全国平均商用房价涨了3倍,像东京这种大城市的房价更是涨到了离谱的程度;1988年,东京银座区的房价达到每平方米22万美元,由此可见当时的房价涨得多离谱。

股市的表现更加直观,日本股指在这几年间涨了将近4倍(图1-10)。1989年12月达到了将近39 000点,至今也没有被超越。这也就造就了一个奇观,1990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日本公司占7家。

图1-10 日经225指数

来源:日本股票交易所

当时大部分日本公司都会用自己的钱炒股,尼桑在1989年从股市中得到的收益甚至要高于它卖车的收益。

股价一涨,日本公司就凭借着自己雄霸全球的估值开始到全世界买地、买公司,比如索尼花34亿美元买下了哥伦比亚影业,三菱地产公司花14亿美元买下了纽约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

这个时期的日本,被一股狂热、奢靡及自信心爆棚的风气所充斥,但凡有点钱就可以拿去炒股、买房,但凡买房、买股票就会一直赚钱,所以当时的日本民众体会了从来没体会过的感觉——钱原来可以来得这么容易!

日本财团:经济泡沫产生的深层原因

低利率肯定是产生泡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将它视为唯一原因,是不够全面的。

远的不说,日本这种规模的降息可不是第一次了,可以看看日本的基准利率(图1-1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了抑制通胀、控制汇率,日银两次进行大幅加息后又大幅降息,且降息幅度都不比1986年的这次小,虽然没有到2.5%这么低,但也没高出多少。更为关键的是:这几次降息的效果都很好,在后来都被认为很成功。

图1-11 日本基准利率

来源:日本银行

既然前两次降息没发生什么大事,怎么1986年降息就导致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

其实,这幕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玩家——日本财团。

银行过度放贷:经济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日本的经济核心都是这些财团,而这些财团的关键就是银行。日本的民众一直都比较保守,好不容易赚来的血汗钱,不炒股、不投资,就存银行!所以日本经济一直都遵循这一个非常简单的运行机制:民众把钱存入银行,然后银行(也就是这些财团的核心)把钱贷给各种公司。

银行是这一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而日本政府想要控制经济中货币的流通速度,除了利用利率,最主要的做法就是通知各大银行调整贷款的额度、资金的流向等,这种政策机制叫作“窗口指导”(window guidance)。一直以来,这种机制是很稳定的。但是时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市场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市场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金融市场化改革。这样做,其中一个原因是自然趋势,市场化肯定能更好地调配资源、释放更大的潜力;而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施压,美国眼见日本的金融市场包括汇率全都管制得很严,将日元汇率控制得很低,就建议日本向美国学习,把金融市场放开一些。

于是,日本开始全面放开自己的金融市场、外汇交易。

公司转向发债

放开金融市场以后,日本的债券市场也越来越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呢?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发行债券。当时,日银正好把利率降到了最低水平,很多公司衡量之后发现,在市场上发债比找银行贷款更划算,还省去了很多手续。于是,日本的大型上市公司开始把融资的方式从原来的银行贷款改为发债。

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公司开始大量借贷,而且主要来自发债,而不是银行贷款(图1-12)。

图1-12 日本公司融资构成

来源:日本银行

银行的艰难

大公司的操作使银行的日子变得艰难,本身低利率时期银行就不赚钱,现在大公司的操作导致贷款无法贷出。但日银给这些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给了各个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又需要将这些贷款放出去,于是它们就进行了一些非常规操作。

过度放贷

各个银行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给信用差一些的公司发放贷款,甚至后来直接贷给个人。只要个人能抵押房子,银行就可以向其提供低息贷款。因为当时的楼市非常好,房子升值得很快,就算有人还不上贷款,银行可以没收房子,也不会亏损。

信用过度扩张

于是,银行把大量资金贷给了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和企业,经济体中信用泛滥。不论小公司还是个人,都能轻轻松松地拿到低息贷款。在那个股价、房价飞涨的时代,拿到了贷款去干什么?当然是买房、买股票!

可以将以上原因总结成如下链条:

日本金融改革→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大公司自己去市场发债→银行日子难过→过度放贷→信用过度扩张→大家拿钱一起使泡沫越来越大……

这里面最严重的问题其实不是大家一起将泡沫吹大,而是信用过度扩张。如果民众只是用自己的钱疯狂炒股,问题或许还没这么严重,但是如果炒股的钱都是借来的,那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会计准则的调整:经济泡沫产生的间接原因

银行不仅通过放贷导致泡沫,自己也直接参与制造泡沫。日本的财团相互交叉持有大量股票,整个股市有2/3的股票都是公司之间互相持有的,光是这些财团控制的银行所持的股票就占了将近一半,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988年,日本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银行手里持有的股票如果升值,其中一部分可以记作当年的真实收益。这个准则换成通俗的表达就是:只要股价一直涨,不管公司实际上赚不赚钱,账面上都是赚钱的;账面上赚钱,股价就会接着涨。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当时的利率又那么低,财团就融资借钱相互买对方的股票,使泡沫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总的来说,在日本经济泡沫从产生到膨胀的过程中,财团体系非常关键。它一方面逼得银行过度放贷,另一方面自己左手倒右手,再叠加低利率的大环境,于是泡沫越来越大,最终使危机之火迅速烧遍了整个日本。 q3sL84bdR6TM1KjHn9uqucQFx0aIES6wqxJEjCJTXrEif/rsxS1/jSr0z9Kvbk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