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经济的崛起期(1954—1972)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日本的经济体制基本重启,整体的人口素质非常高,物价水平又非常低,也就是说日本有一大批聪明的廉价劳动力,又赶上当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自然成了“世界工厂”。

日本先是大量出口农产品,接下来的10年是电子产品的天下:相机、电视机……一大批日本公司在此期间成长为巨头。日本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期:1954—197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超过了10%,持续的高速增长让全世界经济学家吃惊到下巴都掉到了地上,还产生了“日本经济奇迹”这个专有名词。

我们不妨将日本和美国的GDP情况做个对比。美国从1881年以来的人均GDP绝对可以说是冠绝全球了,100多年几乎在持续上涨,只有1930年大萧条时期有个明显的低谷,但紧接着二战来了,人均GDP继续增长。

相比之下,日本人均GDP走势,可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猛(图1-2),但如果放在对数坐标系下观察(图1-3),两者的变化趋势会体现得更加清楚。可以看出来日本人均GDP趋势在二战之后有一个更大的低谷,只有不到3 000美元,不到美国的1/5。可是之后的20年,日本经济奋起直追,也就是日本经济奇迹时期,1973年追到了美国的2/3,完成了神奇的举国大跃迁。

图1-2 普通坐标系下美国和日本人均GDP(1881—2018年)

注:以2011 年国际美元价格为基准,并已根据物价水平调整。

来源:Our World in Data;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2020

图1-3 对数坐标系下美国和日本人均GDP(1881—2018年)

注:以2011年国际美元价格为基准,并已根据物价水平调整。

来源:Our World in Data;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2020

接下来,就要触碰到日本经济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了。

为什么日本经济如此特殊?为什么全球经济学家都要把日本经济单独拿出来讨论?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这20来年,包括之后的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而后来又出现泡沫,最后壮烈崩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因——财团体系。

日本的财团体系

从1860年到二战之前,日本的经济基本上被一些特别大的家族控制着。它们控制着日本经济中的各大命脉产业。这些家族被称为“财阀”,日语叫“財閥”(Zaibatsu),大概意思就是经济上的一种垄断联盟。

当时日本有四大财阀:三菱财阀(Mitsubishi)、三井财阀(Mitsui)、住友财阀(Sumitomo)、安田财阀(Yasuda)。几大财阀富可敌国,强大到连日本政府需要钱都得找这几大财阀去商量,所以很多人认为20世纪日本挑起的多次战争都是这些财阀在背后推动的。

二战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把这些财阀全部拆分了,很多资产都收归国有。

可没想到,这种抱团意识在百年后已经深入日本经济的骨髓,将财阀解散,日本经济反而陷入迷茫。这些财阀被拆分后,其原来的成员像电影里的终结者一样,已经被分散到各处,但没过几年居然又开始自发聚拢,先是聚成一些小联盟,最终又几乎原封不动地回来了。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形式,美国十分无奈,但又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顺其自然。

新形成的这些集团不再叫财阀,而是叫财团(Keiretsu),主要有6个,它们将在未来半个世纪主导日本的经济:三菱财团、三井财团、芙蓉财团(Fuyo)、住友财团、第一劝银财团(DKB Group)、三和财团(Sanwa)。

这些财团都是以若干家大银行为核心,横向控制电子、汽车、石油、食品等一系列产业链。在财团内部,公司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互相持股,领导层经常一起开会甚至聚会,包括高管在内,人员都是可以流动的,形成了一个小的商业生态链。

为什么以银行为核心呢?因为银行手握大量的资金,也就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果哪个财团的流动资金吃紧,银行一笔低息贷款直接到账。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财团里三菱汽车卖不出去,在群里一吆喝:大家今年帮我们冲冲业绩,多买我们的车啊!销量一下就上去了。

当然实际上没有这么夸张,不过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财团的机制使内部形成合作关系,对于其中的公司有相当强的推动和扶持作用。

而财团包括两种类型:横向的跨领域类型,纵向的连接整条产业链的类型。大部分制造业巨头——丰田、东芝、尼桑都是原材料、生产、销售一条龙,从下游到上游,可能有多达上万家公司。这就是典型的裙带资本主义。

有人不免疑惑:这种形式的财团不是和俄罗斯的寡头经济差不多吗?美国不也有一大堆巨头吗?

日本这些财团之所以不同,在于它们不光是纵深统治一个领域,还横跨经济中的多个领域,一个财团囊括成千上万家公司,分布在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都是以银行为中心。

日本的财团或者财阀制度影响着日本的经济,在后文大家就可以看到。

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种财团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它非常有利于提高效率、整合资源、降低无谓竞争,员工基本都是终身雇用,所以人员流动性很小。因此才有了图1-3那条惊人的曲线。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日本经济有点意思了?这只是个开始,让我们慢慢深入。 +8o9f3+SwYKkj5KrFLiSFUWjjeBMq6JoI+BQV38w14kMKdCPhTcmDmpfmvqyLW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