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大地的琴弦

板块碰撞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重庆内部,一道道褶皱随地就势,逐渐成形。

大约1亿年前,太平洋板块开始向亚欧大陆俯冲,受到来自东南方向的强烈挤压,原本平坦的重庆地区地壳发生形变。由于岩石性质的差异,上下岩层形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下部的古老岩层深厚而坚硬,尚且可以抵抗住巨大的压力,因而变形较小;覆盖其上的沉积岩岩性较软,迫于压力纷纷发生断裂、变形,形成褶皱。

雾中的平行岭谷/摄影 王剑峰

图中的平行岭谷走向一致,起伏连绵,在云雾之中,绘成一幅大地水墨画。

岩层向上凸起、弯曲的部分为背斜,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凹陷、弯曲的部分为向斜,形成山岭间的谷地。它们就像水面上掀起的一连串波浪,从雪峰山逐渐推移至四川盆地内部的华蓥(yíng)山,在400千米范围内形成了众多平行排列的褶皱山岭和谷地——川东褶皱带。

缙云山/摄影 邹滔

缙云山系华蓥山的西南余脉,北起合川区,向南经北碚区,一直延伸至江津区罗坝一带。

在平行岭谷的最西侧,华蓥山如同一支叶脉自东北向西南伸入重庆,在重庆西部分出巴岳山、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等山脉。在重庆东北部,平行岭谷受到大巴山阻挡,逐步发生转向并与之拼合,形成封锁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道枷锁——巫山。

在华蓥山与巫山之间,铜锣山、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方斗山等山脉自西向东近乎平行排列,在地表排成类似扫帚的形状。而重庆的中心城区,就建立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这四条山脉之间。

山脉将重庆内部原本平整的大地从中隔开,让东西方向的联系变得艰难,却也为一类特殊的物种——猛禽提供了一条条南北向的迁徙通道。每年春秋季节,包括凤头蜂鹰、普通鵟(kuáng)、赤腹鹰、灰脸鵟鹰在内的数十种共十余万只猛禽,借助平行岭谷这一特殊地形生成的气流进行南北向的迁徙,构成一条“猛禽迁徙高速路”,平行岭谷中的重庆也因此得名“鹰飞之城”。

“重峦叠嶂”的大风堡风景区/摄影 陈科

大风堡风景区位于石柱县黄水镇。此地群山逶迤,峰峦叠翠,放眼望去似无边际。

高大山脉与平行岭谷,从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了禁锢重庆的双重枷锁。于外,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从各个方位对重庆呈现包夹之势,严重阻碍了重庆对外的交通;于内,相间排列的平行岭谷在重庆大地掀起“波澜”,给生活在此地的人们带来生产生活的诸多不便,仅有华蓥山以西的荣昌、璧山等重庆西部地区地势相对平坦。

民国时期,不少旅居重庆的作家曾对重庆崎岖的山川地貌印象深刻。1938年年底,张恨水初来重庆时,就在《重庆旅感录》里写下他关于重庆的初次印象:

客子过蜀者,虽走马看花,亦必有二点印象,不可磨灭。其一为山,其二为雾。再过宜昌,即如蝼蚁穿珠,终日在山缝中觅路。直抵重庆,形势依然。

他也曾感叹,渝中半岛 “无半里见方之平原,出门即须升或降”。

金佛山云瀑/摄影 陆清华

云瀑的形成和金佛山的地形、海拔、温度等因素相关。山体一侧的云海受阳光照射,蒸腾上升形成流云。流云越过山巅,随风飘移,当遇到温度较低的悬崖时,便顺势而下、飞泻如瀑,恢宏壮观的云瀑由此形成。

然而,大山仅是地理环境束缚重庆大地的第一道枷锁。

另一股看似柔弱的力量——水紧随其后,对重庆进行了新一轮的塑造。 f6duixGGgnybBCIBoqGxoY4qO+qXRiXaaijd4OsYXKh1zD63awYLjYvxhFHBsk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