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7 走出“精神内耗”的泥潭

晓旭又失眠了。是留下,还是离开这座城市?他左右为难。留下吧,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好像看不到未来。家人已经在老家帮他找好了工作,虽然不能和大城市相比,但在当地也算不错了。离开吧,大城市有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有更多的机会,舍不得,也有不甘。再说,没闯出点名堂就回到家乡,别人会怎么想?肯定觉得他是混不下去了。晓旭脑子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只要闲下来就开始打架,让他备受煎熬。

之所以为这类事情感到痛苦,觉得活得很累,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很多人、很多事都能引发心理冲突:要不要做这件事?应不应该考公务员?需不需要跟领导汇报?他喜不喜欢我?就像现在流行的“想卷卷不动,想躺又躺不平的45度人生”,一边厌恶内卷,一边被迫跟进。不知不觉,我们的精力就在这些拉扯之中慢慢消耗掉了。像晓旭一样,我们会因此感到非常疲倦,这种疲倦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理,是精神内耗引发的。

什么是精神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精神内耗的人常常有以下特点:对自己极度不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内心过度敏感,过度和自己产生负面的关联;想法总是纠结在过去或未来,很少关注当下;很多事情都漂浮在想法层面,总是想得多,做得少。他们可能在处理问题时感到困难,并且在情绪和行为上可能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如犹豫不决、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是自我厌恶。

要摆脱精神内耗,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精神内耗本质上是一种焦虑状态,而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首先是增加掌控感。可以尝试将注意力从对抓不住、改变不了的未来和过去的纠结中拉回现在,把想法层面的东西落实到行动。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我可以做些什么?把未来的目标一步步拆解成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然后化为行动。从一点点不起眼的、实施起来不那么困难的目标开始,行动本身就可以增加掌控感。当一个小改变达成了,周围的变量也可能改变,就可能会催化或撬动更多的改变。所以,行动就是力量。

其次,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做不到也没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既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比完善自己缺点更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优点。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宇宙多样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也可以学习“课题分离”,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人家怎么想、怎么做那是他的“课题”;我怎么想、怎么做是我的“课题”,与他人无关。简单粗暴地说,“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能解决人生的绝大部分问题。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有人喜欢是幸运,让所有人喜欢是幻想,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曾庆枝) 2VJlz+5U4l5bMN+6Y8mPJ+mgOJvNLsvwyE0I2j1tA7nk1FuiurMtCd9Mjzdb1W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