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 “边界”的平衡

“我去外地实习,我妈坚持要跟我一起去。”“怎么才能让亲戚别再打电话问了?”“不想让朋友翻自己手机,该怎么办?”……某网站一个名为“日常注重边界感”的小组,成员数已超过11万。

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集体意识,“熟人多了好办事”“大家庭的承欢膝下”都在告诉我们:要与周围的人保持紧密联系。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个体分工更加明确,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断提升,也越来越在意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感”,即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建立的保持个人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价值感的自我保护机制。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提出四种社交距离的概念:

亲密接触,0~45厘米,适用于最密切的关系,如夫妻及情侣之间;

私人距离,45 ~120厘米,指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的距离;

礼貌距离,120~360厘米,适用于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

一般距离,360~750厘米,适用于非正式聚会,如在公共场所看演出等。

上面所提到的社交距离是指物理距离,边界感更加强调“心理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内在秩序和内心平和。自我边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但任何关系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首先,伴侣间需要边界。很多人不能理解,伴侣或夫妻间应该是最亲密无间的关系,为什么还需要边界感呢?“我需要时刻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我可以随时查看对方的手机”“他(她)需要随时响应我的情感需求”……可是,过度依赖对方会失去自我,也会让双方感觉个人空间被极度压榨,进而引发矛盾。亲密与边界并不冲突,为彼此适当地留有空间,是相互尊重和欣赏的“亲密而独立”的关系。

其次,亲子关系需要边界。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中,最常出现的误区是以爱和关心的名义窥探孩子的隐私,控制孩子的行为。过度控制和溺爱都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形成,阻碍能力发展,更会促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相信孩子有独立性和自主性,适时退出和放手,是智慧家长必学课程。

最后,朋友、同事之间,更需要边界。与他人交往时,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如果朋友或同事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应该尊重他们的观点,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既要保护自己的边界,更要尊重他人的边界,这是令人舒服的交往模式。

如何捍卫自己的边界呢?要做到“讲出来、说清楚”,也就是在感觉自己的边界被侵犯时,及时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有关爱,但也有界限;有扶持,但又不相互束缚:这是一种长久和健康的交往模式。

(赵雪) fov/7PQrWa/alQPJ7gwZ6vKUva8NZPIhe8QSUoCRQoch96eyKA6DGYlMOefs9d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