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房间,显示屏的白光映照在小卓憔悴的脸上。与之不协调的是,小卓兴奋地睁大双眼,眼里迸发出精光,眼睛的酸胀感早已被忽视。突然,房门被推开,是小卓的母亲。她看着桌上的一片狼藉和儿子邋遢的模样,忍不住大吼。母亲看着面前这个陌生得可怕的儿子,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却被小卓不耐烦地推出门外。
谈到“成瘾”,大家立马想到的可能是“毒品”“酒精”“赌博”等令人谈之色变的成瘾问题,而一些被看作“不良习惯”的行为往往被忽视。其实,这些行为也逐渐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成瘾问题。
“行为成瘾”又称“非物质相关成瘾”,指的是那些原本正常、令人愉悦的行为活动,转变为由不可抗拒的渴望及难以自控的冲动驱使的不适当、反复出现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明显对他人或自己有害处,但仍不断出现。目前,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行为成瘾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游戏成瘾,指青少年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忽视学业、家庭和社交关系,伴随失控感、无法停止打游戏的行为、情绪波动、社交隔离和身体健康问题等症状。
二是社交媒体成瘾,指青少年对社交媒体过度依赖,经常流连且沉迷于社交媒体平台,无法控制自身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频率,回避现实交友,从而导致学业受影响、社交隔离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三是短视频成瘾,指青少年花费大量时间用在“刷”短视频上,伴随无意义感和空虚感,对此又难以自控。长时间刷短视频会使青少年进入一种痴迷状态,逐渐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遗传因素和大脑所处的发育阶段可能使某些青少年对奖赏刺激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陷入成瘾行为。不稳定的家庭、家庭冲突、缺乏家庭支持和情感联结等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寻求外界满足感和逃避现实的途径,进而滋生成瘾行为。此外,面对繁重的学业,若缺少足够的社会支持与其他缓解途径,某些青少年会通过游戏、网络交友等相关成瘾行为来宣泄负面情绪,补充社交需要。
如何解决青少年行为成瘾问题?相较于一味责骂,理解青少年,看到他们的困难,并帮助他们一起解决,更为重要且有效。
健康的生活习惯既可以增强身体和心理抵抗力,又可以分散对成瘾行为的注意与依赖。改善成瘾行为,可以从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做起,通过按时吃饭、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等,打破之前作息紊乱的恶性循环,与外界重新建立稳定的联结。
家人、亲友应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平等关心的方式,而非说教指责。日常生活中,应多陪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创造共同相处的时间,引导孩子重新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如果孩子出现持久的、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成瘾行为,父母需要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科技的进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网络的主人,不被其奴役。
(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