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严岩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粉丝很多。后来,因一些生活问题,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变得具有攻击性。在一次足球比赛前,他因琐事和队友发生激烈冲突,忍不住动手打伤了队友,结果被足球队除名。在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严岩努力控制冲动,学习更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
当我们谈论青少年攻击性时,需要理解他们在经历一个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冲动行为的特殊时期,很多时候,冲动行为是由情绪波动引起的。比如:在家里,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管制感到不满,导致情绪失控;在学校,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也有可能引起冲突。这些情绪波动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如酗酒、吸烟及一些攻击性的表现形式,社会攻击包括欺凌、挑衅和激怒行为,身体攻击包括推搡、打架和暴力,言语攻击包括嘲笑、侮辱和辱骂,等等。
攻击性行为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生物学、环境、遗传和家庭因素等。生物学方面,青少年的大脑正在发育,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能力还不完全成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压力和挑战的影响,而出现攻击性反应。竞争激烈的学校环境、存在暴力行为的家庭环境、缺乏父母陪伴、不良家庭关系、管教方式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攻击性行为。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了解其内心体验,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成长为健康、自信和独立的个体。
首先,要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尤其是对那些易怒、沮丧、焦虑等情绪高度波动的孩子,要及时缓解他们的情绪。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或者在与孩子交流时,表达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以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
其次,处理冲突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激化矛盾。家长要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增加孩子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对攻击性行为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对于老师而言,应该关注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课程辅导等方式提高孩子的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