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米粒原本活泼可爱,但最近不愿意去学校,即使去学校也不与同学讲话,在家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睡觉也不安稳。这些变化源于一天晚上,爸妈在米粒上床并以为她睡着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妈妈甩门离开,去了外婆家。其后好几天,米粒都没有看到妈妈,也没有妈妈的消息。
米粒的变化是因为受到了“应激事件”的影响。应激是一种受到威胁或感觉受到威胁时所出现的反应。人们通过激活全身的神经系统来对应激做出“要么战斗”“要么逃跑”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心理韧性,孩子也是。因此,绝大部分应激事件孩子都能面对,但如果应激过大,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儿童出现应激反应,有不同的诱因:有些与身体健康有关,如缺氧、低血糖、营养不良等躯体疾病,以及受伤等造成的身体损害;有些与某些生活事件有关,如自然灾害、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关系不良、亲人死亡等;有些与心理损害有关,如被父母打骂,遭受暴力、忽视或虐待等。过大的应激会对儿童神经发育和心理社会发育(如人格形成、道德发展、社会关系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应激反应各不相同。对婴幼儿而言,断奶、生病、与照护者分离等都可能成为应激源,可导致晚上睡不安稳、哭闹、注意力不集中、尿床等。学龄前儿童可表现为发脾气、尖叫、过分黏人、不愿意社交、尿床、咬手指、怕黑、多动、睡眠障碍、无助感和持续危险感,可能出现先前获得技能的丧失。学龄儿童多表现为对立行为、多动、学习成绩下降、过分退缩、不愿上学、社交问题等,可能表现出对自己或他人安全的过度担忧,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内疚和羞愧,更容易表现出躯体症状,如胃痛和头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儿童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症状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回避,患儿多以社会及家庭生活退缩为主,努力回避能唤起创伤记忆的一切活动或处境;二是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患儿会不自觉地反复回忆创伤当时的痛苦体验,或者形成梦魇,也可能重复进行与创伤事件主题内容有关的游戏;三是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有的表现为自责和对活动的兴趣下降,有的则出现易怒、破坏性行为、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惊吓反应加剧。
如何保护受到惊吓的孩子呢?首先,应了解儿童对应激的反应,营造温馨的家庭关系,改变严厉、强制性、胁迫性的管教方式。有些父母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他们,这样的方式有可能并不奏效,反而教会了孩子“以暴制暴”,甚至阻塞了亲子交流的通道。其次,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为儿童提供安全保障。比如:倾听孩子讲话,在没做好准备之前,不强迫孩子进行讨论;帮助孩子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画画、玩玩具、写一些与应激事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故事或诗句;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词语和概念诚实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做好重复解释多次的准备;多陪伴和支持孩子,承认并共情孩子的想法、情绪和反应。
(钱昀)